学案2多彩的消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案多彩的消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客观因素。(1)是当前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和收入水平的影响。(2)的高低影响消费。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人们对其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物价的变动引起的消费量的变动程度是依商品种类而定的。收入过去未来物价(3)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2.主观因素。消费行为受的影响。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对于个人生活和生产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众和过都是不可取的;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是不健康的;以讲究实惠、符合实际为特征的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商品消费心理盲目分标新立异攀比求实二、消费类型1.按消费对象的不同,分为消费和消费。2.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分为的消费、贷款消费和消费。3.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分成消费、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三、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的含义:各类消费支出在中所占的比重。2.恩格尔系数: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有形商品劳务钱货两清租赁生存资料发展资料消费总支出食品支出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消费。既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又反对过于节俭,抑制消费。(2)避免盲从,消费。特别要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艰苦奋斗。适度理性绿色勤俭节约五、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有:消费所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什么,怎么样。决定反作用1.信贷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矛盾信贷消费是当前扩大消费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改善人们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考虑自己的未来收入及偿还能力的基础上,适度超前的信贷消费,是符合适度消费原则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现代意义上的勤俭节约,实质是合理利用资源,而信贷消费能使人们手中有限的钱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二者都着眼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并不矛盾。2.适度消费即合理消费,它要求消费支出与自己的收入适应,这里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还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过分抑制消费,从个人角度讲,其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提高,会影响个人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要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结构,也就是在安排生活消费时,要注意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使消费合乎科学,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合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正确把握绿色消费的意义。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人的生命健康;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个人角度讲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从企业角度讲涉及到公司的经营、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从国家角度讲涉及到宏观调控等知识。易错点1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居民收入【典例1】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许多人的追求,如今,拥有电脑、汽车、商品房等对越来越多的百姓来说早已是梦想成真。新“三大件”取代旧“三大件”的根本原因是()A.居民收入的增加B.求新求异消费心理的变化C.消费类型的变化D.生产的发展D错因分析该题易误选A,新“三大件”取代旧“三大件”说明30年来我国消费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居民的收入增加是事实,但根本原因是生产的发展,故选D。纠错心得:发展生产,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就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而言,是生产决定消费,因为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易错点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已经过时【典例2】为了避免“白色污染”,节约资源,不少居民上街买菜时又重新挎起了菜篮;有的则戒奢以俭,只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戒奢以俭”是()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的体现②抑制消费的行为③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提倡的举措④我们的精神财富,应发扬光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错因分析该题易错选②,错在对题意理解有误,戒奢以俭不是抑制消费,而是一种适度的理性消费。排除②,①③④正确,故选C。纠错心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指反对铺张浪费,不是限制消费。这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支柱。易错点3恩格尔系数越低标志着收入水平越高【典例3】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错因分析本题学生易误选B,原因在于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错误。恩格尔系数越低,标志着居民生活水平越高,跟收入多少无直接关系。因为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关键是看二者的比例。答案为D。D纠错心得: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一般地说,这一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低,生活水平越低;系数越小,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高,生活水平越高,并不能直接表明收入水平的高低。此外,恩格尔系数还与物价尤其是食品价格涨跌有关。易错点4消费决定生产【典例4】(2009·浙江文综)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B错因分析该题易误选④。消费量的增加与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直接关系,故②错误,是生产决定消费而不是消费决定生产,④错误。本题答案为B。纠错心得:生产决定消费,而不是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但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以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为前提的。规律总结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国体和政体、生产和消费等,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颠倒两者的主次关系。预测:影响消费的因素与消费类型。高考中既会考查消费的类型和结构、影响消费的因素,也会结合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等考查提高消费水平的做法。【典例1】(2008·山东)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下图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春节消费体现了不同年代生活消费的主要特征。根据上图,概括改革开放以来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并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解析本题意在考查我国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方面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三个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支出项目可以看出,生存资料消费逐渐降低,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原因”首先需要回答出我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内容并答出实行这一制度和体制的经济意义。答案变化:生存资料消费逐渐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逐渐增加,消费结构改善,消费水平提高。(若答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酌情给分)原因:(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提供了保障。高考视点本题涉及的内容,第一部分考查消费结构,第二部分考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答题时,关键是抓住设问中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这两个知识点在教材上具有较大的跨度性。因此,复习时应注意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克服只注意挖掘知识的深度,忽视它们之间的联系。预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高考试题会通过材料考查不同消费心理的比较,易将绿色消费、勤俭节约与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典例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1月,我国CPI指数同比上涨1%;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在购物时更加追求“价廉物美”。这种消费属于心理引发的消费()A.求异B.求实C.从众D.攀比解析追求“价廉物美”是一种讲究实惠的行为,属于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B预测:生产与消费。高考一般会通过时政材料考查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以及这两种作用的区分。有时时政也会将大力发展生产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的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等结合起来考查。【典例3】(2009·宁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材料二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享受程度不等的让利折扣。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解析此题设问非常具体:既要分析积极影响,又要分析局限性。关于积极影响,既要从微观方面说明对于居民提高福利,对于企业增加销量的作用,又要从宏观方面说明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局限性的分析同样应注意把握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答案发行消费券会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福利,刺激消费需求。能起到扩大企业产品销量的作用。消费券在短期内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宏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局限性:“财政型”消费券会加大政府财政负担;甄别消费券的发放对象会增加政府的执行成本;单独使用消费券消费会使居民把本来用于消费的钱储存起来,消费需求不一定扩大;发放消费券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评价型试题表面上是让考生对某种行为、现象或观点进行评价,但实质仍是考查教材知识,并不是让考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评价。在解题时,首先要把评价的“问题、现象、行为、观点”等化为教材知识;其次在判断出知识的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