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第五章能源行业--环境管理对策、制度与标准[学习指南]环境管理对策是环境保护十大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是关于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保护对策的管理思想和规范化指导。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属于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范畴,也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保护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但是,环境管理制度和标准是一类程序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对策与措施,是体现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对人们环境保护行为的一种具体规定和要求。[要求掌握]1.环境管理的对策措施;2.环境管理八项制度的含义、特征、适用范围及法律责任;3.环境标准的分类和作用,实施环境审计,开展清洁生产和环境标志的意义,了解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概况,掌握ISO14000系列标准的特点。本章教学重点:中国环境管理的五项对策。着重介绍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构成、特点及推行该系列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以新带老”和“以外促内”的管理对策和措施。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现行管理制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清洁生产审核。第一节环境管理对策环境管理对策是环境保护对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强化管理的角度确定了环境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准则和一系列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环境管理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坚持“以新带老”,以项目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坚持以点带面,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以外促内,强化企业内部自主管理;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企业内部自主管理。一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微观管理中国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宏观决策失误造成的。例如,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战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等是造成中国环境问题居高不下、久拖不决的根本原因。研究数据表明,2005年我们用全球26%的粗钢、47%的水泥、40%左右的原煤、32%的稻米、37%的棉花,创造了全球4%~5%的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都出现明显反弹,环境污染居高不下,污染事故频发。如果继续依靠这种重污染型工业带动增长的经济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式,环境保护将雪上加霜,经济发展也会难以为继。为解决这此日益突出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从宏观调控入手,将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纳入政府宏观经济决定之中,实施政策“源头”控制。以宏观管理为指导,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这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管理对策,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为实施这一管理对策,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一)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是环境保护的执法主体,要发挥环境综合管理职能,抓好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和信息发布工作。经济综合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建设、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有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二)制定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优良的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从根本上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要制定区域开发和保护政策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这是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明确各类功能区的范围,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把这项措施落到实处。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各项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生态省(市、县)、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4.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有利于发展的电价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实行全额收购政策。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并停止信贷,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或者依法取缔。对通过境内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环保事业的捐赠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对污染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用地、用电、设备折旧等实行扶持政策,并给予税收优惠。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排污谁付费”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逐步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公司参与或承担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环境投入的效率和效益。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交易。5.进一步增加环境保护投入污染治理的钱迟早要花,早治理早主动,晚治理就被动。要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各级财政都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要继续向环境保护倾斜。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项目、环境公共设施建设。实施一批国家环保重点工程。对有偿还能力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银行应给予贷款扶持。要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参加环保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6.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三)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国家加强对地方环保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健全区域环境督察派出机构,协调跨省域环境保护,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监督下一级人民政府的环保工作和重点单位的环境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环保监管机制。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所辖范围及所管领域有关的环境问题。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环保机构建设,落实职能、编制和经费。进一步总结和探索设区城市环保派出机构监管模式,完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二、坚持以新带老,以项目管理促进污染治理污染防治,预防为主。做好污染预防工作要紧紧抓住建设项目管理这一关键环节,以新建项目管理带动老污染治理,即所谓的“以新带老”原则。在努力实现减少新污染产生的同时,加快老污染治理,这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对策之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凡改建、扩建和进行技术改造工程,都必须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同时进行治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是终要通过总量控制来实现,第一步是实施浓度控制,做到达标排放,这是污染控制的最基本要求。但达标排放不等于不排放,也不意味着环境中污染物总量的减少,所以最终还是要依靠总量控制来实现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新建项目而言,排污权从哪里来?唯一的途径是从老污染治理中获得,就是说,在环境容量一定的条件下,新建项目排污权的取得与老污染治理是相互统一的整体。不论是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还是要求实现增产减污的目标,都必须在污染物削减量不小于污染物排放量的前提下考虑新建设项目的管理问题,这就是“以新带老”原则的全部含义。因此,在环境管理实践中,环境保护部门要坚持这个对策,利用新建项目审批时机,“趁热打铁”提出污染限期治理的计划和要求。做到上一个新建项目、治理一个老污染、关一个老企业;上一批新建项目、治理一批老污染、关停一批老企业。将建设项目管理与污染防治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来自于政府其它部门的行政干预和部门阻力;有利于取得社会公众的支持;有利于落实“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促进企业的污染防治,实现“一控双达标”的目标。例如云南玉溪银河化工有限公司自改制以来,按照“以新带老”的治污原则,努力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使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污染物进一步得到治理,取得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以国家的环境保护行业政策、技术政策为指导,根据国务院于1998年11月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于2001年正式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运用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限制淘汰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大的污染工艺和设备,在企业中推广清洁生产,运用“生态工业链”实现污染的零排放。(二)、有效行使“环保审批权”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着项目立项预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审批三个重要环节。所谓“环保审批权”就是指不通过环境预审的建设项目不得立项;不通过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建设项目不得施工;不通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产;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