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诊断学教研室钟强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globulin,Ig)测定血清补体测定细胞免疫检测感染免疫检测自身免疫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分类Ig通常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应用免疫电泳与超速离心分析可将Ig分5类:IgG、IgA、IgM、IgD、IgE。IgG:含量最多或最主要的Ig(75%),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I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与分泌。IgA:约占10%,SIgA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由肠系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分子量最大,由5个IgM单体通过J链连接。是最早出现的Ig,是抗原刺激后最早出现的抗体,其杀菌、溶菌、溶血、促吞噬以及凝集作用比IgG高500~1000倍。测定方法:单向免疫扩散法(RID)或免疫比浊法。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参考值参考值:IgG:7.6~16.6g/L(RID法)IgA:710~3350mg/LIgM:0.48~2.12g/L.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增高多克隆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硬化、淋巴瘤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关节炎等。单克隆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隋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免疫球蛋白降低:常见于各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血清IgD测定免疫扩散法:0~62mg/L已发现有些抗核抗体、抗基底膜抗体、抗甲状腺抗体和抗“O”抗体等均属IgD,但活性甚低。血清IgE:主要由鼻咽部、支气管、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为亲细胞抗体,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FceR结合,产生I型变态反应。ELASA:0.1~0.9mg/L临床意义:1.I型变态反应2.IgE型骨髓瘤、寄生虫感染等3.慢性肝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IgG分子或片段,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参考值:蛋白电泳法,免疫电泳法:阴性意义:1.多发性骨髓瘤(MM),占35%~65%,其中IgG型占60%左右;IgA型占20%左右;轻链型占15%左右;IgD、IgE型罕见。2.巨球蛋白血症。3.重链病(HCDs)。4.半分子病。5.恶性淋巴瘤。6.良性M蛋白血症。血清M蛋白测定(Mprotein,monoclonalimmunoglobulins)血清补体测定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分3组:9种补体成分(C1~C9);B、D、P、H、I因子;补体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参考值试管法:50000~100000U/L意义:增高见于急性炎症、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及妊娠。降低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肝病、肝硬化、AIDS、严重烧伤等。血清补体测定血清C3:主要由巨噬细胞和肝脏合成,在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值:免疫比浊法0.85~1.70g/L增高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急性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抑制物排斥反应时增高。降低补体合成能力降低;合成原料不足;消耗或丢失太多;先天性补体缺乏。血清补体测定血清C4测定:由肝脏、吞噬细胞合成,参与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参考值:单向免疫扩散法:0.197+/-0.109/L。临床意义基本与C3相似,降低还见于多发性骨髓瘤、IgA肾病、遗传性C4缺乏症等。血清补体测定补体C1q测定参考值:0.179±0.04g/L临床意义:与C3相似,降低还见于活动性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度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等。B因子测定-C3激活剂前体细胞免疫检查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㈠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E玫瑰花形成试验、免疫荧光法(IFA)、荧光激活细胞分类法(FACS)、免疫金银法以及免疫酶染色法等。E玫瑰花形成试验SRBC+CD2参考值Et64.4%±6.7%免疫荧光法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意义可用于T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类以及判断T淋巴细胞的活化程度。CD3分子表达于所有成熟T淋巴细胞的表面,是总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CD3+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CD3+主要见于免疫缺陷病,如AIDS、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以及联合免疫缺陷病等。亦可见于恶性肿瘤、SLE、免疫抑制剂治疗等。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differentiation,CD)CD3代表总T淋巴细胞,CD4是辅助、诱导T细胞的标志,CD8是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标志。应用单抗和荧光标记二抗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或流式细胞仪中计数CD的百分率。参考值:免疫荧光法(IFA):CD3为63.1%±10.8%;CD4为42.8%±9.5%;CD819.6%±5.9%;CD4/CD8为(2.2±0.7)/1。流式细胞术:CD361%~85%;CD428%~58%;CD819%~48%;CD4/CD80.9~2.0/1。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临床意义CD3CD4+T细胞下降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AIDS、MCV、严重创伤、全身麻醉、大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升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CD8+T细胞下降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Sjogre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DM(II型)以及膜型肾小球肾炎等;升高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MCV以及慢性乙肝。CD4+/CD8+比值下降,常见于AIDS、瘤型麻风病、恶性肿瘤进行期和复发时。也见于部分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MCV、血吸虫病等;增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SLE、Sjogre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膜型肾小球肾炎以及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等。淋巴细胞功能检测T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法:T细胞转化率60.1%±7.6%3H-TdR掺入法:培养淋巴细胞用液体闪乐烁仪测量,记录每分钟脉冲数(cpm)。SI(刺激指数)=PHA刺激管cpm均值/对照管cpm均值SI>2为有意义,<2为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T细胞转化试验临床意义判断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水平,降低常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恶性肿瘤、淋巴瘤、重症结核、肝硬化等。增高常见于Down综合征。估计疾病的疗效与预后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表面抗原:CD19、CD20、CD21、CD22和CD40等表面受体:B细胞抗原受体(BCR)、细胞因子受体(CKR)、补体受体(CR)与Fc受体等。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BCR,S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将荧光标记的抗不同类型Ig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可将B细胞分为SmIgG、SmIgM、SmIgA、SmIgD、SmIgE。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参考值:免疫荧光法(羊抗人)(以携带该标志的细胞百分数表示)SmIg+细胞总数:均值21%(16%~28%)SmIgG+细胞:均值7.1%(4%~13%)SmIgM+细胞:均值8.9%(7%~13%)SmIgA+细胞:均值2.2%(1%~4%)SmIgD+细胞:均值6.2%(5%~8%)SmIgE+细胞:均值0.9%(0%~1.5%)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SmIg+细胞增高:常与B细胞恶性增殖有关,主要见于慢淋、毛细胞白血病以及巨球蛋白血症等。SmIg+细胞减低:主要与体液免疫缺陷有关,常见于性联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等。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B细胞分化抗原CD19、CD20、CD21、CD22测定参考值:FACS:CD19+细胞11.74%±3.73%临床意义CD19为全部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增高见于B细胞系统的恶性种瘤,减低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病。NK细胞活性测定NK细胞能直接杀伤效应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和和免疫调节等功能,亦参与移植物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超敏反应的发生。LDH释放法参考值细胞毒指数:27.5%~52.5%51Cr释放法参考值NK细胞活性(自然杀伤率):47.6%~76.8%NK细胞活性测定临床意义活性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的早期,Down综合征,接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的患者等及免疫增强剂治疗患者。活性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AIDS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等。肿瘤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免疫调节功能NK细胞可释放INF-γ、INF-β和GM-CSF等细胞因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测HBeAg,Anti-HBe或抗HbeHBeAg,Anti-HBc或抗Hbc测定方法:ELASA,RIA•HBsAg,Anti-HBs或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测HBsAg(+)表示肝中有HBV见于:乙型肝炎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HBsAg携带者。Anti-HBs或抗HBs:中和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检测HBeAg:有乙型肝炎,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指标;持续阳性易转变为慢性肝炎;HBeAg+和HBsAg+可垂直传播。Anti-HBe或抗Hbe:出现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持续时间较长。意味着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Anti-HBc或抗HBc: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主要包括IgM、IgG、IgA。抗HBcIgM阳性是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并提示病人的血液有强传染性。也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抗HBcIgG其阳性滴度高,表明患有乙型肝炎,指正在感染;低滴度为既往感染指标,体内时间长。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V-DNA定性和定量测定:目前定量测定范围为102~108拷贝/ml。与血清免疫学结果的综合评价HBsAg和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5项标志物的变化和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抗-HCV(ELISA)抗-HCVIgM阳性常见于急性HCV感染,是诊断丙肝的早期敏感指标;是HCV活动的指标,是判断HCV传染性的指标。抗-HCVIgGHCV-RNA测定测定方法逆转录巢式PCR法,荧光定量PCR法(第三代试剂抗原包括C、NS3、NS4、NS5;丙肝病毒易发生变异,抗-HCV阳转时间差异较大)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参考值:乳胶凝集法(LAT):<500U意义:增高常见于A组溶血链球菌感染相关疾病,如扁桃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等。ASO在A组溶血链球菌感染后1周开始升高,4~6周达高峰,可持续几个月或几年。假阳性与假阴性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免疫测定肥达(Widal)反应参考值O凝集价<1:80伤寒H凝集价<1:160副伤寒A、B、C凝集价<1:80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抗体IgM测定参考值ELASA法:阴性或滴度<1:20。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免疫测定临床意义O升高,H正常H正常,O升高O升高,H升高O升高,A、B、C任何一项升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能与肺炎双球菌C多糖体起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免疫调理作用。参考值:<8.2mg/L(免疫比浊法)意义组织损伤,如大手术,严重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发病后数小时迅速增高,病情好转后又迅速下降。又复升高提示继发感染或深部静脉血栓形成。风湿热活动期,可达200mg/L以上。细菌性感染常明显升高,病毒性感染升高不明显或轻度升高。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妊娠等可见明显升高可在发病后数小时迅速增高,病情好转后又迅速下降至正常。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检测参考值IFA,ELASA:阴性特异性IgM-感染后2~3天检出,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