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1教学目标一实验方法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实验内容设计二2《阿基米德原理》位于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不多,但中心突出:即要让学生知道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当于该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知识目标1.认识浮力和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2.发现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二)能力目标1.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提高自身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目标1.培养交流与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4教学目标一实验方法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实验内容设计二51、体验浮力,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体积有关的结论。2、用实验证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探究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之间存在的关系,设计探究实验,得出结论。6教学目标一实验方法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实验内容设计二7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8教学目标一实验方法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实验内容设计二9●一:复习温故知新1、求浮力的方法: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水G物F′F向下F向上设计目的:复习影响浮力的相关因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和准备。10●二:导入新课通过此环节,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1●三:体验浮力将易拉罐按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感受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易拉罐受到的浮力越大。12用这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浸入液体体积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以便在以后的描述中将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换成V排。13浮力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ρV排ρV排=m排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F浮G排14●四:实验探究F浮=G排的关系猜想与假设让学生根据上述实验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F浮与G排的关系。15●四:探究F浮=G排的关系引导设计实验主要引导学生根据桌上的实验器材讨论下列几个问题:(1)浮力大小如何测量?(2)怎样收集排开的液体?(3)怎样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4)物体浸在液体中包含哪两种情况?(5)实验步骤是什么?浸没部分浸入16G物G桶F拉G总有些同学设计这样的探究步骤,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做的后果,加深学生印象。引导设计实验17明确实验方案之后,进行分组实验,并及时记录数据,教师巡视指导。进行实验G物G桶F拉G总18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入状态物体的重力/N物体在液体中测力计示数/N浮力/N小桶的重力/N小桶和排液的总重/N排开液体的重力/N部分浸入(1)部分浸入(2)浸没(1)浸没(2)19分析数据F浮=G物-F拉G排=G总-G杯F浮=G排∵∴得出结论1、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比较F浮与G排,你发现了什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20●环节五:深化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根据重力的展开式得到:F浮=G排=ρ液·g·V排浮力的大小只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21●环节六:学以致用例1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的质量为0.49kg,浸没在水中称时,测力计示数为4.5N.求:(1)王冠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王冠体积为多大?(3)王冠的密度是多少?王冠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是17.3x103kg/m3)例2一个体积为300cm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22●环节七:课堂小结、达标检测以小组为单位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及困惑。最后进行检测,检查学习效果。23教学目标一实验方法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五实验内容设计二24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习第一节浮力时,学生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猜测具有多样性,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时,使学生的猜想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应不去限制学生的猜想,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提问应该细化而不是笼统的提问,否则学生容易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回答。25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能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但真正要把阿基米德原理应用到习题和生活中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去,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得出了实验结论时,表现出了成功的喜悦。整体来说,我认为本节课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所需的教学目标。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