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的衣食住行体会《论语》的智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从孔子的衣食住行体会《论语》的智慧——读《论语·乡党》有感经过“论语的智慧”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我认真阅读了《论语》原著及名家对论语的解读,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等。读完全文及注解,感觉受益匪浅,收获良多。遍观《论语》全书,我对其中的乡党篇的印象颇深。较之于其他篇大多所讲的抽象而深奥的道理,乡党篇虽是记录孔子的衣食住行,显得具体而详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传达了《论语》的智慧。本文即是通过对乡党篇的感悟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论语》的智慧。孔子对于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态度。对于身份比他低的人如“下大夫”,他并不会摆架子,显得高人一等,处处胜人一筹,而是“侃侃如也”,与人侃侃而谈,和气而又快乐。而对于身份比他高的“上大夫”,他也不是卑躬屈膝,百般讨好,而是“訚訚如也”,不偏不倚,说话正直又公正。而对于身份最高的“君”,孔子是“踧踖如也”,十分恭敬尊重,但又“与与如也”,显得不紧张也不松懈,恰到好处。这一点对于我们当今社会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现实中,有些官员对上面一套,对下面一套。对于上级,百般讨好谄媚,溜须拍马,无不用其所极;而对于下级则骄横跋扈,颐指气使,强人所难。他们为什么不学学孔子的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呢?孔子的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实质上是对不同人的一种尊重。虽然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不尽相同,但其人格尊严都是平等的。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这也难怪中国社会阶层矛盾为何日益突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官员上面一套,下面一套,没有相互尊重。孔子即便是日常起居,也十分细致讲究,节制自持。“席不正,不坐。”哪怕座席没有摆正,也不会就坐。“寝不尸,居不容。”孔子睡觉时不会挺直身子,居家时面容不会很严肃。就算在平日私人生活中,孔子也是十分重视自己的仪态举止,虽然不如在朝堂之上这么庄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于食物的要求之高。孔子喜欢精细的食物,而如果食材颜色不好看,味道难闻,过生或过熟,切得不方正,没有合适的酱料,不到时节都不会进食。孔子对于日常生活的行为体现了论语的智慧。我们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其实与“席不正,不坐”是想通的。这“名”,就如同那“席”,“言不顺”,就如同那“不坐”。这两句的核心是一个“正”字。正不仅仅是位置摆正,还是一种正气。这就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正气,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要“但留清气满乾坤”。然而当今社会,要保持这种正气,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外在的诱惑,人性的贪婪无时无刻不在动摇我们的内心,遮蔽心中的正气。我觉得孔子的饮食也体现了论语的智慧。有人说关于吃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与论语的智慧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也对我们有重要的现实启发。孔子如此在意饮食,实际上是重视食品安全,是一种自爱的表现。如果对于饮食不重视,那么极易吃到不卫生,不健康的食物。继而有害于身体,甚有生命危险。因此孔子在意饮食,实际上是爱自己。孔子倡导“仁”的思想,“仁者爱人”,而“爱人”的前提是自爱。自爱不仅是“爱人”的物质基础,还是“爱人”的精神基础。一个连自爱都做不到的人,怎么来爱他人?所以我认为这一点体现了论语的智慧。而这一点又对我们怎样的现实启发呢?我认为由孔子对饮食的态度可以联想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要吃饭,而有些食品的生产商竟只为了降低成本而视广大人民的健康如无物。这显然与“仁”的思想背道而驰。其实那些食品生产者难道不吃别的食物吗?如果是,那么他们这种行径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所以食品安全不能光靠政府部门的监管,还需要对于生产者进行思想认知的教育,让他们认清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周围的人,孔子的言行也完全体现出了他“仁”的思想。对于邻居,他是这样的,“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他自己的马厩着火,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马的生死,而是邻人的安危。对于朋友,他是这样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朋友困厄之时,他伸出了援手,为朋友提供归宿;朋友显达之时,他没有百般索取,只拜受了祭肉。对于乡人,他是这样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他等老者离席才离席,乡人驱除疫鬼,他穿上朝服站在东阶上,十分庄重。从这里我们可以向孔子学到许多待人接物的方法,这也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如何处理自身财产利益与他人生命安全利益冲突的问题。孔子的答案是前者让步于后者。孔子认为,人的生命高于其他。这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是一致的。只可惜今天有些企业却置顾客的安危于不顾,以为用金钱就能摆平一切问题,将人命等价于冷冰冰的预算。让人不禁感慨资本的邪恶。其次是如何对待朋友。其原则简单而言就是,朋友危难时不离去,朋友腾达时不巴结。当朋友无依无靠时,孔子为他提供了依靠;当朋友赠送昂贵礼物时,不贪图礼物的昂贵。前者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相近;而后者则与“君子之交淡若水”类似。只可惜当今社会,人们结交“朋友”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他们在你得意之时不断巴结讨好,在你失意之时却转身离你而去。所以我们结交朋友时,应真诚相待,用真心对真心。要远离那些自私自利,虚情假意的人。从孔子的行为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礼节。“入太庙,每事问。”这里虽然没有讲孔子具体问了什么,但因为是在太庙之中,我认为孔子问的最多的一定是关于礼法。在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当时诸侯割据,礼崩乐坏,许多以前的礼法都被人废弃和遗忘了。对此,孔子深感失望,因为他认为只有恢复周礼才能使天下安定太平,令国家繁荣富强,使百姓安居乐业。“如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从孔子进入公门的动作就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礼节,就算是进门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也不忘记相应的礼仪。这无疑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的“韦编三绝”的记载。“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这句同样也体现出孔子重视礼节。虽然孔子所尊崇的周礼和我们现代社会遵守的礼仪已经大不一样了,但孔子重视礼节这一点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当今社会,我们做人做事都离不开礼仪。重视礼仪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许多看似困难的事,因为遵守礼仪而得以实现;许多好像易如反掌的事,却因为不讲礼仪而无法实现。千百年来,中国是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礼仪之邦。然而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却渐渐淡忘和忽视那些本应是自然而然的礼仪。比如给老人孕妇等弱势人群让座。许多人却视而不见,为此只好专门设置“爱心专座”来为他们让座,实在是令人叹息。如果人人都知道该给弱势群体让座,那么每个座位都可以是“爱心专座”,又何必专门设置呢?又比如尊重长辈,许多年轻人对于长辈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缺失所引起的,还和我们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不重视人的全方位培养,造成了许多步入社会的“巨婴”。为此,我觉得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这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还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读完《论语》,我对于孔子有了更完整的了解,他不是别人所鼓吹的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时还有点可爱的人。而且我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论语》的智慧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会将《论语》中的智慧付诸实践,不断接近君子这个理想化的目标。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