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真题参考答案1998-200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文学理论真题参考答案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文学理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文本:“文本”也被译为“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符号或符号链。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文本的符号特性。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学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将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语言实体。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文学文本是作家创造的产物,是主体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②从文学接受角度看,文学文本又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对象;③作为文学语言活动的产物,文学文本又具有可以脱离主体的相对独立性,是一个允许释意也需要释意的对象。2.题材:是作者将素材集中提炼加工而写入作品中的材料的总称,是作品中具体表现的一定社会历史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题材指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狭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一部叙事性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3.意境: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自然景物交融而成的广阔和谐的自然生活图景,是由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思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4.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是作家对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材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想象、联想,以致虚拟、结构、组合。直至按照一定的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二、简答题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答: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对典型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上。特征如下:第一、典型形象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第二、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典型人物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和命运,显示了人生和人性与社会历史活动密切相关的某种底蕴,其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蕴涵。第三、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典型是对人生和人性的一种发现和一种敞开,提升了读者对人生和人性的感受和理解。典型人物身上蕴涵了人生或人性中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表现了我们共有的感受、情绪和思想,同时,又以强烈、集中的个性化表现,显示了隐藏在人们熟视无睹的人生表现和生活现象之下的底蕴或奥秘。2、作为文学创作原则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哪些不同?答: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按照实际生活所固有的样式来再现生活;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现实主义作品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描写那些生活中已经存在或按照生活的逻辑可能存在的事物,而不是以作家的好恶和愿望来取代客观事物。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是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的面目的一种创作方法。是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方法之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较大的包容性,它的主要的特征是艺术描写的真实,艺术形象的典型,以及思想的倾向性和感情的隐蔽性;在表现方法上利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的叙述与描写,冷静细腻的刻画人物和事件,从而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当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浪漫义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就特别强烈,爱憎异常分明;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2浪漫主义作家经常借助于热烈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用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描绘色彩斑斓的理想世界。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①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采取否定的态度。现代主义文学否定传统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在文学创作、文学观念上都注重标新立异。②在处理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现代主义文学认为俄一切真实只能是主观的真实、心理的真实。现代主义将自己的任务定为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现实,并用“心理现实主义”和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抗衡。现代主义文学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主观性、内向性是现代主义文学一个显著标志。③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现代主义文学不注重塑造个性鲜明、性格典型的人物形象,而着重表现人的全面异化,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全面异化。现代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非英雄、反英雄、是被社会扭曲了的卑微、孤独、无所作为的弱者。④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特别注重追求新奇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法。其形式是古怪的、时空是颠倒的、错乱的,情节是离奇的,结构是复杂的,语言是艰涩的。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答:非直观性使文学形象在清晰性和明确性上,永远无法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但它使文学形象摆脱了感官形象的束缚,而且有了更自由、更广阔、更深邃的表现力。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语言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不受时空限制,使文学既可表现一时一地稍纵即逝的思想感情,也可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表现深邃宏大的历史内容。(少年听雨歌楼上,中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第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的传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的心理活动。其一,文学可以通过语言塑造形象,以形象符号传情达意,使那些难以言说或不可言说的情绪、感受获得一种具象化的表现。其二,文学可直接展示思维活动过程,传达只有语言才能确切表达的思想认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三,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在语言艺术家手中,可以通过种种技巧和手法,挖掘和开拓语言表现的潜能,使语言变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一朵妖红翠欲流)2、文学语言的深层义是怎样生成的?答:深层含义是指隐含在字面意义之下的内在含义或言外之意,它往往是含蓄的、不确定的、有弹性的,甚至是不同含义并存的,因而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具体说来,文学语言的深层含义包括双关义、暗示义、反讽义、比喻义、象征义、言外义等多种。上述种种深层含义的产生,都与特定的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包括语言上下文和情景上下文。语言上下文指3语言本身的环境,亦即言辞环境,包括词语、句子、段落及篇章等内部诸关系;情景上下文又称言辞外上下文,指的是语言社会环境。在传统的理解中,语境主要指某个词、句、段与它们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而在瑞恰兹的语义学批评理论中,语境概念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即在共时性上,扩大到与我们诠释某个词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在历时性上,表示一组同时复现的事件。在瑞恰兹看来,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语境中缺失的部分”,而这缺失的、没有出现的部分,也就是隐藏在字面义之下或之外的深层含义。例如,陈毅的师作:“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从字面义来看,它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在深层含义上,我们不仅将其看作身处逆境的作者革命精神和情操的自喻,更理解为对一种正直、高洁的人格,威武不屈的精神的赞颂,这种深层含义不只来自诗作的语言上下文本身,更来自言辞外的整个社会历史环境。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大雪”和“青松”都成了具有丰富寓意的象征。“大雪压青松”的深层含义,可理解为任何邪恶势力、严酷环境对正直高洁之士或卓越特出人才的压制、诬陷和诋毁。、从接受主体来看,文学文本中缺失的、没有在字面上出现的深层含义的生成,离不开读者的细心品味和深入开掘。如瑞恰兹所说,语境中有一种“节略形式”,因为一个词往往承担几个角色的职责,即它具有多重意义,而在文本中,这些角色可以不必再现,由此造成了语境的缺失。这缺失实际上是文学语言中的艺术间空,它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思维空间,而读者理解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便可生成语言的深层含义。早有人指出《红楼梦》的人物语言特点,多用“缩句法咽住”,这其实也是一种艺术的省略,是不写之写。如黛玉临终前,只说了半句话:“宝玉!宝玉!你好……”读者于此,便可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体会黛玉此刻耿耿于心却始终未明言之意。作者不写,反而胜过写出来的千言万语。这里,语言的艺术间空提供了一个蕴涵着多种理解潜能的深层框架,而真正使深层含义现实化的动因,则是读者的积极参与。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文学理论试题一、术语解释1.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的一种观点。康德认为艺术活动是人类想象力的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席勒和斯宾塞发展了康德这一思想,提出了“过剩精力”这一概念,认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人类除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外,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人们打发多余时间和精力的方式就是游戏,它是艺术发展的早期形式和艺术的本质。2.文学流派:所谓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主体。4.叙述角度:叙述角度又称叙述视角,是指作品中对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叙述者参与的即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观察的即第二人称叙述,叙述者全知即第三人称叙述。5.典型性:在文艺作品中,是指艺术形象所达到的概括化和个性化统一的程度。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愈鲜明、生动,揭示的社会本质愈深刻,个性与共性愈统一,典型性就愈高。典型性要高于形象性,它是衡量艺术形象成功与否的一个尺度。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才能成为典型形象。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答:这段文字出自《论语·阳货》,为孔子所说。2、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4翻译: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提高情感,可以扩大观察,可以促进人群相处,可以消除怨恨。近则可以侍奉父辈,远则可以侍奉君上,而且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3、解释“兴,观,群,怨”答: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4、这段文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文学观,并给予评价。答:“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三、回答问题1、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答:艺术想象是指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心理机能之一。在创作活动中,艺术想象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形象性。艺术想象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指向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目的是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来。是由具象到具象的过程。第二、创造性。艺术想象是创造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种审美的创造。第三、主观性。在艺术想象的初始阶段,是主体对以往种种记忆表象的重新唤起,随着想象的展开,就由对记忆表象的简单回忆向新的形象的创造跃进了,因此,在整个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主观性不会减弱,反而会逐渐强化。2、情节结构的小说和性格结构的小说有什么区别?答:(1)情节结构主要表现在故事体小说中,其特点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结构线索,遵循自然时空顺序,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安排结构。虽然其中也有插叙、倒叙,但插叙和倒叙都不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