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胜县新学初中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课时任课教师:蒋波教学内容济南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自己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自己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批注自主质疑阅读教材3—5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它的共同特征?合作学习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尽管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形态大小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生命现象。1、观察思考,看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生命现象将其对号入座:①鲸浮出水面呼吸a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都进行呼吸②松鼠摄取食物b生物不断排出体内的废物③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c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现象④黑豆幼苗不断长大d生物具有应激性⑤猫养育后代e生物都能适应环境⑥仙人掌适于生活在干旱的环境f生物能影响环境⑦含羞草受到刺激合拢叶片g生物能够繁殖后代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h生物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i生物具有遗传现象⑩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j生物具有变异现象2、选择你熟悉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这些生命现象。总结:你能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了吗?交流展示1、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都生活在水中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映D、生物能拍出体内产生的废物2、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曲中的非生物有:。3、猫和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以下是它们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2)猫生小猫属于。(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属于。关键回顾1、生物分为、和。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拓展延伸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宇航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小球藻是生物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归纳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你的困惑是.武胜县新学初中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上)第二课时任课教师:蒋波教学内容济南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物圈及生物栖息地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表达和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教学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批注自主质疑一、生物圈1.有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大气圈的、整个和的上层。2.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和稳定的等。二、栖息地1.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居住的称为栖息地。2.在不同的,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3.栖息地的或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合作学习探究问题1: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否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的生存呢?请同学们看课本P6第二段,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生物分布在哪一区域内?这一范围大体的数值是多少?2、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分布在哪一范围内?探究问题2: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不同类型的栖息地具有的特点相同吗?其中分布的生物的种类相同吗?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7页内容,完成下表中孔雀与野大豆栖息地特点的比较。名称栖息地类型阳光水分温度营养供给分布生物孔雀野大豆探究问题3:观察图1.1-6讨论1、图中四种生物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2、如果上述栖息地遭到重大破坏,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交流展示1.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沙漠缺乏()。A.空气B.水分C.阳光D.适宜的温度2.生物圈的范围是()。A.海平面以下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B.海平面以下20千米C.海平面以上20千米D.全部在岩石圈3.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分别是、、和稳定的供给等。4.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称为。关键回顾1.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决定的。A.土壤类型B.温度C.湿度D.以上三项均是2.下列各种动物不生活在我国海南省热带雨林的是()。A.云南兔B.穿山甲C.白臀叶猴D.大熊猫3.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厚的范围内。A.10千米B.1000米C.100米D.10米4.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的。5.栖息地的或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6.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及,是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7.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大气层的、和岩石圈的。8.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整个层的总称,是地球的最外一圈,厚度约为千米。拓展延伸1.电视上经常会播放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公益广告,如:我们要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如果从本节课内容的角度出发,该怎样理解?2.你饲养过小动物吗?回想一下,你是怎样来饲养你的小动物的?它们生活得好吗?如果不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归纳反思我们人类等各种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这个美丽且唯一的家园中,我们只有保护好生物圈及栖息地,才能正常的生存。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吧!本节课你有哪一些收获,请写在下面。武胜县新学初中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上)第三课时任课教师:蒋波教学内容济南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学会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培养问题意识,强化问题源于生活。重难点教学重点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批注自主质疑1.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由引起的,这些来自于。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___→___→___→___。3.通过预习巴斯德实验,请讨论回答:(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2)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和你的假设有何不同之处?你和巴斯德相比,谁的问题更有研究价值?说出理由。(3)让学生对照巴斯德的实验过程,找出自己在设计中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合作学习1.在巴斯德的实验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2.在巴斯德的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3.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几个步骤?讨论后交流,各抒己见。交流展示1.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证明的。A.达尔文B.巴斯德C.施莱登D.施旺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方法可以利用的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以上均可3.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___,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___。4.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分类法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A、运气好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C、观察时认真D、实验用具好6.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1)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法。(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法。7.我们刚入学,学校将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有无家族遗传病等),请你想一想将用到哪些研究方法?关键回顾1.科学探究的步骤:巴斯德发现肉汤变酸→为何变酸→可能是微生物引起→肉汤装瓶、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实验】→直颈中变酸、曲颈瓶中不酸→打破曲颈瓶口,肉汤接触空气,变酸→结果证明肉汤变酸是因为空气中微生物导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2.探究的常用方法:介绍控制变量法拓展延伸1.实验法、观察法的延伸自学课本“相关链接”有关的探究方法。知道什么是观察法、实验法。2.你认为科学家要得到一定量的证据,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归纳反思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武胜县新学初中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上)第四课时任课教师:蒋波教学内容济南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过程与方法能独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使用显微镜,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重难点教学重点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教学难点在认识、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批注自主质疑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一手托。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镜座起作用;遮光器的作用是;转换器的作用是;目镜越短,物镜越,放大倍数越大。3.显微镜的使用: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合作学习探究问题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3、动手探索: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可转换镜头。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4、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探究问题二: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1、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⑴如何取放显微镜?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①转动,使镜对准通光孔。三转②转动,选择一个较大光圈。③转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放→压→降→升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思考:①“上”的物像是;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探究问题三:读教材P17观察图1.1-14了解其他常用的研究工具。·交流展示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A.大光圈、凹面镜B.小光圈、凹面镜C.大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两手托镜座B.两手握镜臂C.右手提着镜臂D.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3.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A.镜筒和镜座B.目镜和物镜C.反光镜和光圈D.镜筒和载物台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A.视野变暗B.视野范围扩大C.细胞图像变小D.细胞数目增加5.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___,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放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