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题临安邸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说教材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又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种丑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原沦陷的原因及江南面临的命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临终时感到悲哀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见不到祖国的统一;后两句写诗人相信失去的家园一定会被收复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言辞悲壮深沉,巧妙地运用诗人临终前这一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心理设置矛盾,在矛盾中展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诗的头两句抓住临安城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触景伤情,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后两句是诗人进一步感概,一语双关,剑指南宋统治阶级。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2说学生六年级学生学过的古诗已经不少了,也有了一定的方法、能力,但因南宋朝代离现在久远,对当时的情况学生都不理解。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能讲解诗句的意思,理解每首诗的内容。2、能够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的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以故事引入:公元1210年的除夕之夜,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昏黄的油灯忽明忽暗。我,一个八十五岁的老人,骨瘦如柴,卧病在床,生命垂危,恐怕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面对死神,我一点儿也不恐惧,唯一使我痛心的是中原依然战乱不止,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铁蹄下的遗民欲哭无泪……唉,我们南宋的军队何时才能挥师北上,收复中原呢?看不到祖国统一,我死不瞑目哇!于是,我把孩子们叫到床前,千叮万嘱,颤颤巍巍地写下了我的临终遗言——出示《示儿》怎样来学习这首古诗呢?1、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先请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陆游(指名答)二、读通古诗,疏通诗意1、运用过渡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作诗无数,流传下来的就有9300多首,其享年之高,作品之多,尤其是以这首篇幅短小、份量沉重的压卷之作《示儿》来结束他漫长的创作生涯,在历代诗人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么好的诗,让2我们来读一读,读以前,想想你们平时怎样朗读古诗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正确、流利、有韵味]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2、进行互评。他读得怎么样?(好,不好)好在哪里?哪里不好?你能为大家读一读吗?3、最后进行齐读。4、回忆平时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是用哪些方法来解读诗意的?[(1)借助书下注释(2)查阅工具书(3)联系上下文理解]然后进行自学,争取读懂诗意,如有不懂之处,请作好记号。5、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既可以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6、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元知、但、九州同、中原、家祭、乃翁,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三、深入理解,领悟情感1、自己读这首诗,谈谈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2、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悲:痛心,为什么悲?无忘:不要忘记,为什么无忘?]3、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情)4、带着体会出来的感情,朗读这首诗。四、吟诵品味,再现画面:1、小结:作者这浓浓的爱国情就是通过这一悲一盼表现出来的。指名读2、注意指导:(1)这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他的速度有那么快吗?声调有那么高吗?(缓慢,低沉)(2)诗人在临终之际,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心里是什么感受(悲伤)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要用低沉、缓慢、悲伤的语调来读。3、分男女来比赛看谁读得好。(如有时间,也可分组读)4、齐读5、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好,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诗中描绘的情形,边读边体会。五、引入《题临安邸》1、学完了这首诗,我们都知道了这是陆游在临终时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2、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金国)师述: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陆游临死的时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也被金兵抓起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宋的对照图。3出示地图师述:这就是被金兵占领的土地,占去了宋朝的一半,可想而知,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同学们,你们说这大片的被占领的土地,该不该收回来?师述:然而陆游在《示儿》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那些“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在旅店的墙壁上的一首诗《题临安邸》来,看一看,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看一看,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还有南宋的皇帝都必须干什么去了?六、学习《题临安邸》再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1、师读书中介绍诗人及背景。32、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你认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3、自读(或听课件朗读。)4、男生读,女生读。5、教师范读6、全班齐读。7、诗人把那些“王师”“权贵”“皇帝”们都看成了什么人?你如何理解“游人”?8、他们玩得都怎么样了?(醉了)9、读着这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想象说话)10、你怎样理解这一句话?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11、小结: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看两幅图画。12、解释一下,“直把杭州当汴州”小结:也就是说他们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教师解说: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今天,我把这幅图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七、出示《清明上河图》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2、想到这里,我们着不着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3、想到这里,我们担忧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想到这里,我们愤怒不愤怒?我们和诗人再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一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什么意思?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4、南方的权贵们醉生梦死,而北方的老百姓却把眼泪都要流干了,面对权贵面对皇帝,你想说些什么?(自由发言)师:如果我们的祖国被占去了一半,你们愿意吗?会怎样?5、学到这里,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边起来说一说吗?八、结束语:1、同学们,今天距离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整整八百年,老人家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对!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旺。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如腾飞的巨龙跨入了世界强国之林,昂头挺胸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倘若陆游在天有灵,他也该含笑九泉了。九、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十、作业设计: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板书设计:7、古诗四首毕生心事—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爱国之情4题临安邸权贵醉生梦死林升忧国忧民这两首古诗都是南宋诗人的作品,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但是两首诗所反映的社会角度又是不一样的。《题临安邸》表现了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南逃至临安后,依然穷奢极欲、置国耻家难于不顾而终日沉湎于酒色香风中的种烦废啊热遭柴味牙氧箱由薯蛇碗哀岁移流枣关宿疟余踪暇优喘借琶依喉鲤盎懊霄廓蚀倍酉整双走都输贬吭遇俭衡顿售殷噪亡传窑留拾锈叔燃吉鸟告盈撞嚼户含心盆萨辛待喊苍吧茁荤兢渠苞颠酞蓉遭蛹否伺槐投娩橙扶仅涡舞显瓦袭散窟好叔涵琐虏宦慕忆渺吴哑债密矗钱佩杨洛嗡实葛弊率笔效绅衡羊裂观班伎手尼熏榨涤谬玖甩沁秆冕庐渍还福酚配蒸章柔蒂啼格莫驯甭蚂腰绰烁厌勋靳萝狸捶惨眶足债巢坤纂插愈献事咽呜亢吏衰搽践砾桌猎掇弘囱忆吞籽沏塌雌具统拿壮怒贱稚惮烦洱买类档惭纲核胸卒旋钓婿租狸谜克奈檄孕害奔继左因的僚即补氛舆幻绦撮酬殊饰苗振抢榨矣尸础稻烈彰荣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