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2.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做出猜想和预测。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实验获得证据,从而检验自己的猜测,会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3.能利用磁铁,通过重复实验的方法鉴别物体是否含有铁。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3.养成认真的实验态度,培养重复实验的意识。4.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2.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用铁做的。3.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探测物体的特征。【教学重难点】通过“磁铁能吸引哪些材料”的实验,知道磁铁能吸铁,并体验利用磁铁寻找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的特点叫磁性,磁铁有磁性。【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纸片、木片、铜片、铁片、铝片、锡环,回形针、小钢珠、玻璃球、燕尾夹、勺子、导线、剪刀、铁钉、橡皮筋,1块条形磁铁和1张记录表。教师准备:金、银制品,镍片、钴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体验“钓小鱼”的游戏,思考磁铁是怎样把小鱼钓上来的(一)游戏体验,聚焦问题21.让学生体验磁铁钓鱼游戏。2.师:我们是怎样把小鱼钓上来的?预设:鱼竿上有磁铁,磁铁吸住了小鱼。追问:仔细观察,小鱼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磁铁吸住小鱼的哪个部位?(二)磁铁到底能吸引什么(揭题)学生简单预测。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识;通过“磁铁到底能吸什么”让学生产生思考和争论,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快速聚焦。二、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明确磁铁可以吸引铁(一)出示材料,进行预测1.预测说理,引起认知冲突。师:老师帮助大家准备了纸、木、铜、铁、铝、锡六种材料,大家觉得磁铁能吸引它们吗?为什么?学生预测。2.指导记录方法。师: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表格中“我来猜一猜”中,你觉得它能被磁铁吸引,就画“√”,你觉得它不能被吸引,就画“×”。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稍后要跟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哦!3.学生进行预测并填表。4.交流统计。师:现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每个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预测进行汇报。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老师特别欣赏具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同学。交流汇总全班同学的预测。(二)讨论方法,明确要求1.师: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大家的预测是不是正确呢?预设:用磁铁试一试。追问:还有补充吗?我们要观察什么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要观察的现象及如何判断结果。32.师:我们一边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到表格中。这里有三个格子,为什么要有三个格子呢?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我们每种材料要重复检测3次。(PPT)每一个同学手里都有磁铁,但是材料要轮流使用,相互配合。(PPT)(三)开展实验,检验预测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人人实验,及时记录。实验完成后,提醒学生把材料放回原来的地方。(四)交流小结,理性思考1.师:看一看我们的预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呢?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不能吸引什么材料?哪个同学来跟大家交流一下?预设:磁铁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纸、木、铜、铝、锡。2.追问:大家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五)演示实验,强化结果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银手镯,磁铁能吸吗?老师还特别戴了一个金的首饰,磁铁能吸吗?这条金项链,磁铁能吸吗?下面我们就检验一下。(教师用磁铁实验)这些现象告诉了我们什么?2.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够吸引铁,不能吸金和银。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预测、交流,引起认知冲突,帮助明确实验探究中进行检验的目的。重复三次检验,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重复验证的科学方法。利用演示实验展示磁铁不能吸金、银等他们较熟悉的其他金属,进一步巩固“磁铁能吸铁”这一概念。三、通过“寻找铁”的游戏,强化概念(一)个人体验,运用提升1.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尝试,经过认真分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真的很了不起!接下来有两个挑战任务,我们一起来尝试完成吧!2.挑战一:老师准备了这些物体,磁铁能吸引它们吗?(PPT)4我们把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放一堆,不能吸引的物体放一堆,边实验边做好记录。3.挑战二:完成挑战一的同学,还可以尝试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物体,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是用铁做的。师:对于能被吸引的物体,可以在小组的资料库中找到它们的“小名片”,了解一下这个物体的成分。思考: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4.提示学生:(1)完成挑战一,再尝试挑战二。(2)电视机、电脑、磁卡、手表、手机等不能用磁铁吸。5.学生分组完成挑战。师:跟刚才一样,我们还是要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每种物体至少试3次!(现场找的物体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二)科学论证,形成概念1.师: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能把你们的实验结果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吗?教师选择一名学生进行分享。2.师:大家同意这个同学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观点或是补充的观点呢?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三)补充小结,完善概念1.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预设:都是铁或者是用铁做的。2.师(拿出钴片、镍片):老师这里还有两块不知道名字的金属,但确定它们都不是铁。你们觉得,磁铁能吸引它们吗?为什么?预设:不能,因为磁铁只能吸铁。师:那我们来试试吧!演示:两块金属片能够被磁铁吸引。5介绍:这两种金属分别是钴和镍。这是除了铁之外,也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因为这两种金属在我们生活中很少见,所以科学家们也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研究才发现的。3.小结:我们把磁铁能吸铁、钴、镍的特点叫磁性,磁铁有磁性(PPT)。四、解决问题,拓展延伸(一)问题呈现,运用解决师:老师不小心把小钢珠(或回形针)掉到了这堆纸屑中,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帮老师找出来吗?哪一种最快速?学生上台演示。研讨: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二)讨论小结,存疑延伸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磁铁有磁性。对于磁铁的研究,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师:能提出这么多问题,你们真的很棒!这些问题,在本学期和以后的学习中会被一一解决!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磁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还想研究哪些关于磁铁的问题”,这一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新的研究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板书设计】磁铁能吸引什么磁性:磁铁能吸引铁(含有铁)一类物质的特性钴和镍6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2.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动起来。2.在教师指导下,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和推测。2.能够根据观察获得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2.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于方法的不断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磁力的存在。难点:感受和描述磁力的特点。【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厚木板、铁片、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同学们玩过玩具车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车(出示实验用小车图片),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吗?两位同学一组试一试。设计意图:通过玩小车,探索归纳使小车动起来的各种方法。二、探索(一)认识拉力和推力71.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让小车动起来的?2.拉动小车使它动起来,推动小车使它动起来。你能给这力取个名字吗?(板书:拉力推力)设计意图:用线拉动使小车动起来,用手指推使小车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拉力和推力。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出力的名称。(二)不接触小车,让小车动起来1.如果我们不接触小车,你能让它动起来吗?小组内试一试。(用嘴吹、用扇子扇风等方法)2.(出示磁铁并演示)如果有了磁铁,不接触小车就可以让小车动起来。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小车动起来的,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这种力量。(在活动手册上画出)3.全班交流,请学生介绍这种力量。4.教师总结:磁铁与小车之间产生的这种力量,我们叫磁力。(板书:磁力)设计意图:不直接接触就让小车动起来,学生会想到用嘴吹、用扇子扇,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也会有学生很快会想到磁铁。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就能吸引小车。学生通过试一试、画一画,感受磁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三)磁铁能隔物体吸引小车吗?1.不接触小车,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让小车动起来。如果在磁铁和小车中间隔着一些物体,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2.出示并介绍物体(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塑料袋),学生先预测,在活动手册“磁铁能隔物吸引小车吗”的“预测”一列内,用“√”或“×”记下预测的结果。3.实验操作要求:(1)两位同学为一组,先预测后实测;(2)隔着不同的物体尝试时至少重复做3次;(3)随时记录;(4)完成并记录,结束时整理材料。4.学生进行实验,合作完成,做好记录。5.全班汇报交流结果。设计意图:通过隔着一些物体,让学生感受,就算隔着一些物体,磁铁仍会对铁产生力的作用。注意,这里的“一些物体”是指非铁的、较薄的物体。8三、研讨1.磁铁隔着纸片、薄木片、布片、塑料片等都能吸小车,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呢?2.小结:虽然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吸铁,也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是我们只是测试了有限的这些物体,没有测试更多材料的物体,因此还不能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3.引导学生把薄木片换成厚木板,把单张纸片换成一沓纸片……再试试。4.让学生思考,如果隔的物体是铁片,那么会怎样?然后把铁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试一试。5.小结:磁铁只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引导,把学生可能形成的“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更正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四、拓展1.老师这里有一只纸蝴蝶,它真的可以飞起来,你们看一看。(播放视频)2.学生两人一组玩“蝴蝶飞”游戏。3.讨论:纸蝴蝶为什么能悬在空中,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设计意图:磁铁能够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回形针,回形针带着纸片就悬在空中,就像“飞”起来了。指导学生尝试有效的方法,游戏成功的小组给其他小组分享技巧。【板书设计】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拉力推力磁力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93、《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了解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大,中间小。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观察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2.在教师指导下,能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推测。3.能运用多种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4.能初步对探究的证据进行描述。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2.知道研究同一个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法。3.体会到多个证据对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认识事物。4.当发现事实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尊重事实,逐步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2.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难点:设计多种方法来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条形磁铁、回形针、塑料尺、铁粉盒子、蹄形磁铁、小钢珠,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演示:回形针尽量均匀密集地平铺在桌面上,将条形磁铁轻轻地放上去,再轻轻拿起条形磁铁。10提问:是不是与你想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