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学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典论·论文》(魏·曹丕)2.《文选序》(梁·萧统)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诗品序》(梁·钟嵘)8.《文心雕龙》(梁·刘勰)9.《沧浪诗话》(宋·严羽)10.《闲情偶记》(清·李渔)11.《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12.《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3.《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14.《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15.《文选序》(梁·萧统)16.《典论·论文》(魏·曹丕)17.《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18.《楚辞章句序》(汉·王逸)19.《文赋》(晋·陆机)20.《诗品序》(梁·钟嵘)21.《文选序》(梁·萧统)2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23.《答李翊书》(唐·韩愈)24.《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二.名词解释1.诗言志:“诗言志”理论出自《尚书·尧典》,《尧典》中描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理论原则。从音乐说起,涉及到了诗歌、艺术、以及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诗言志”理论。这段的主要说明,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歌声是延长了的诗的语言,突出了诗要表达的意义,声音的高低与曲律相配合,各种乐器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能相互干扰,要形成整饬的秩序,不能相互扰乱。这样就可以使得天神和世人达到交流和统一,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贵族子弟,使之收到教育和引导。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从诗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认为“志”有三方面的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志就是“心之所之也”。也就是藏在心中的思想。从总体的方面来观察,先秦人对“诗言志”中的“志”的理解,主要是思想、志向、抱负,同时也含有情感因素。在先秦诸子中,这是比较广泛的共识。诗言志是先秦诗歌批评理论的基本命题,是当时诸子百家共同的诗学观念。2.非乐:墨子的非乐,并非完全不考虑和否认音乐的功能和美感,而是在人民的直接需求面前反对大力提倡音乐,反对统治者对于音乐的奢侈享受。他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强调“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在这一点上,与孔子的“文质彬彬”观相对立。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文学言辞在实际功能方面的次要性,一方面这是墨子思想与儒家思想较量的产物,另一方面这也是在春秋时代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实际性的思想。3.缘情说:《文选》李善注云:“诗以言志,故曰‘缘情’。”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表达固然根植于传统的理论表达,但他用“情”代替“志”,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表达。“诗言志”作为早期诗学的经典定义,其中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非常明显,经过汉代经学的阐释,“诗言志”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的理论表达。在陆机那里,通过以“情”代“志”,扩展了“诗”的源初意义,以便更精确的说明诗歌的真正范围。“绮”本来意义指丝织品上的花纹,在陆机那里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风格。这种风格是纤细、“轻浮”的美,描述色彩鲜亮,复杂而诱人的特点。陆机在曹丕“辞赋欲丽”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绮靡”的主张,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到了一种整体改造的时代,对于早期的儒家礼教教条进行了自主的理论改造。同时,陆机和曹丕一样,将每一文体与某一特征联系在一起。各种文体之间彼此区别的原因是方式或者样态。而在这里又有一种更深刻的理论结果:把作家的特征和文学效果的特征杂糅在一起,体现出了今后在古代文论中重要的理论倾向,文学就是要把作家的内心状态充分传达给读者。4.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在黄庭坚《答黄驹夫书》中提到了这条作为江西诗派重要理论宗旨的表达。所谓“点铁成金”是指把古人现有的名言警句加以点化,使之变成新鲜的词语,主要是从语言的角度对诗歌语言进行改革。《中学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第2页共7页所谓“夺胎换骨”是指取用前人的诗意,改换角度和方法去表现它。从江西诗派的观点来看,作诗就是对于古人诗作的语言和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在改造古人现成作品的基础上表现出一种学养和个人性情。江西诗派特别注重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和继承,其“无一字无来处”的理论表达也是在这个层面上展开和得到表达的。虽然江西诗派的诗学主张被后世视为局限于模仿和剽窃,可从整个文论史的角度来看,这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宋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方向。5.兴观群怨:“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所谓“兴”,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语是“引譬取类”,朱熹《集注》谓:“感发志意”。所谓“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社会的功能。所谓“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指《诗》的团结教育功能。所谓“怨”,孔安国注为“刺上政”,朱熹注“怨而不怒”。“兴观群怨”中,“兴”与“怨”侧重个体心灵的抒发。“观”与“群”侧重《诗》的社会教化功能。6.六义:《诗》的所谓“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这些具体名称,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到《诗大序》中明确的将“六诗”改为“六义”。第一,关于风雅颂。《诗大序》指出风雅的性质比较接近,不同的是风“以一国之事,系之一人之本”,所谓“一人”是作诗之人。第二,赋比兴的定义,。第三,变风变雅的界定。《诗大序》和《诗谱序》都认为变风、变雅是西周中衰以后的作品。所谓正风正雅就是“治世之音”,所谓变风变雅就是“衰世之音”和“亡国之音”。7.思无邪:“思无邪”:“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邪”,《广韵》云:“不正也。”《正韵》云:“邪思也,佞也。”在《诗·鲁颂·駉》中有“思无邪,思马思伹。”的话。孔子借以讨论《诗》的整体立场。朱熹《集注》云:“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其中又引用程子语曰:“思无邪,诚也。”何晏《集解》称:“归于正”。这些都说明“思无邪”的主旨。要求一要合乎礼教,思想纯正;二要中正平和,“文质彬彬”。8.不平则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到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主张,“大凡物不得平则鸣”。韩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认为文学创作和思想实践大多都是“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非常丰富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个人的遭际来自于时代环境,来自于各种历史条件,诗人和思想家的作用就是把个人的遭际变成文字的表达,变成传之久远的作品。后来在《荆潭唱和诗序》中又提到了这个观点:“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9.知人论世说:孟子的“知人论世”说认为,要比较正确得理解作品意义,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环境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不能孤立的从诗的字面意义来机械的解释。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与“以意逆志”说之间有紧密的关系。要“以意逆志”必须“知人论世”,否则就会流于穿凿附会。清代顾镇《以意逆志说》云:“正惟有世可论,有人可求,故吾之意有所措,而彼之志有可通。……不论其世,欲知其人,不得也;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可得也。”王国维《玉溪生年谱会笺序》:“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10.神与物游:神思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论概念,它指的是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刘勰在《神思》篇中首先指出了“神思”作为艺术思维活动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活动的具体情形:“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思”的活动无所不到,可以不受到具体环境的限制,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无比广阔的活动范围,而且在整个“神思”活动的过程中,文学家的思维活动始终都是和客观物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这种活动又是和作家的感情之波澜起伏联系在一起。当“神思方运”之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对艺术想象活动的特点作了非常形象的描绘和《中学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第3页共7页相当深刻的概括,即“神与物游”,作为创作主体的心灵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11.“寓言”、“重言”与“卮言”:“寓言”主要说的是《庄子》作品中的虚构特征。明代陆西星《读南华经杂说》:“寓言者,意在于此,寄言于彼也。”清代林云铭《庄子杂说》:“寓言者,本无此人此事,从空摹撰出来。”“重言”是引用圣贤格言为论据,挟古人以自重,示其可信。“卮言”,郭象注:“夫卮,满则倾,空则仰,非持故也。况之于言,因物随变,唯彼之从,故曰日出。日出,谓日新也,日新则尽其自然之分,自然之分尽则和也。”成玄英疏:“无心之言,即卮言也。”大体说来,这应当是指情意满腔的自然流露,汪洋恣肆随性而成12.发愤著书说:司马迁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结合西汉今文经学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所谓的“愤”,有时就是“怨”,如在《鲁仲连邹阳列传》中说:“去感愤之怨,立终身之名。”《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儒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同时,司马迁也将“发愤”的范围限定在“公正”的范围内。《伯夷列传》:“非公正不发愤”。《季布栾布列传》:“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采取的是儒家正统的道德观点。“发愤著书说”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诗穷而后工”的思路。13.以意逆志:对于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一般的注释家都将“意”理解为说诗者的心意。赵岐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意矣。”朱熹注:“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意”是作品中本来所蕴含的意义。赵岐《孟子题辞》:“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其言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为得之矣。’斯言殆欲使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于说诗也。”清代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汉宋诸儒以一‘志’字属古人,而‘意’为自己之意。夫我非古人,而以己意说之,其贤于蒙之见也几何矣!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以人治人也。即以此诗论之:‘不得养父母’,其志也;‘普天’云云,文辞也;‘莫非王事,我独贤劳’,其意也。其辞有害,其意无害,故用此意以逆之,而得其志在养亲而已。”14.直寻:在钟嵘《诗品序》中提出了“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的“直寻”理论。钟嵘认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于“用事”无关。他提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只要能够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就可以了。钟嵘所说的“直寻”是指用直接可感的形象来描绘诗人有感于外界事物所激起的感情,它并不排斥创作中的理性的参与,但必须以直接可感的形象为主体,使之作用于接受者的感官,进而感染、震撼其心灵。三.简答题1.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结构。《文心雕龙》素有“体大思周”之名,全书是研究写作指导,但立论从文章写作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出发,广泛涉及各种问题,结构严谨,论述周详,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第一著作。它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在古代文论中独树一帜。全书五十篇,分为几个部分。开始《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为第一部分,讲“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纲。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为第二部分,分述各种问题的源流、特点和写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又有“文”“笔”之分。自《明诗》至《谐隐》十篇为有韵之文,自《史传》至《书记》十篇为无韵之笔。从《神思》到《总术》为第三部分,统论文章写作中的各种问题。第二部分以文体为单位,第三部分则打破文体之分,讨论文学创作、文学构思以及鉴赏等等文学理论文体,相互联系形成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