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参考时限35分钟)请开始答题: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减轻农民负担,就是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如果不注意保护农民利益,随意向农民乱收费、乱罚款和进行各类集资摊派,必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就要增加农民负担B.发展经济与减轻农民负担两者并不矛盾,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C.不减轻农民负担,将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D.今后,国家将不从农民手中收钱了2.当旧的艺术种类如小说、戏剧等渐离世人的关注中心而让位于影视等艺术新贵时,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面对强大的“工业文化”,文化批评也差不多变成“促销广告”了。在这段话中,“一种文化贫困正笼罩在各种批评之上”,意思是说:A.文化的贫困使批评无法进行B.各种文化批评的品位在降低C.文化贫困现象受到了种种批评D.批评家们都受到了贫困的威胁3.按照价格理论,成本是产品价值的基础组成部分,它决定着产品价格的最低界限,如果价格低于成本,企业便无利可图;市场需求影响顾客对产品价值的认识,进而决定着产品价格的上限;而市场竞争状况则调节着价格在上限和下限之间不断波动,并最终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A.产品价格可以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变动B.产品价格究竟多少,应由市场竞争状况来决定C.产品价格受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D.不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状况如何,企业产品定价必然高于成本4.我国实行的开放政策使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内地与沿海之间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吸引外资的竞争,导致了一些省份原先获得的区域倾斜政策优势(如减税、退税、低税、优惠贷款等)减弱,从而增加了国内利用外资的竞争。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A.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外资B.利用外资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C.国内为利用外资的竞争正在增加D.减税、退税、低税等政策使国家税收受损5.时间怀有一种公平的道义,对它所拿去的,它会给我们别的补偿。它夺去了我们肢体和精神的灵活,却给予我们宁静和安详。对这段话正确理解的一项是:A.无所谓浪费时间B.耽误的时间可以得到补偿C.不具有灵活肢体和精神的人能获得安宁D.晚年的宁静可以使青春活力的消失得到补偿6.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各种产业培养劳动力。学生接受完职业技术教育后就直接进入劳动队伍,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有较直接的关系,它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调剂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和培养方式等。当然,也有诸如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规划和发展。对这段话正确理解的一项是:A.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B.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应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C.师范、卫生、艺术、体育等个别专业,与市场经济没有联系D.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多数专业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发展7.当一个高压峰遭遇一个低压峰时,通常会发生降水。气象学家通过测量两个相向移动的峰的速度,可确定它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相遇,借此来预测降水。据此可知:A.气象学家的职责是预测降水B.低压峰总是向着高压峰方向移动C.降水不一定需要低压峰的出现D.某些降水的预测是基于高、低压峰的一般反应8.令人奇怪的是,洛可可风格竟然首先出现于法兰西。路易十四的统治持续时间太长,对老王朝过分虔诚的时代终于结束,雄伟高贵的凡尔赛不再迫使人们参加令人生厌的庆典,从此人们聚集于巴黎各公馆的精美沙龙之中。起初,洛可可是—种新型装饰,是为热爱冒险、异国情调、奇思遐想和大自然的高雅、智慧的社会服务的。这种轻盈、精美的风格最适合于现代公寓,房间不大,但均有珍贵的用途。洛可可进人巴洛克风格出尽风头的国家时,是十分谨慎小心的。从这段话可以得到的正确推论是:A.路易十四时期法国流行轻盈、精美的巴洛克式室内装演风格B.洛可可风格首先在法国出现是因为法国人热爱冒险和奇思遐想C.现代公寓都是洛可可式的,因而它们房间不大,但均有珍贵的用途D.与巴洛克风格相比,洛可可风格并不追求雄伟和高贵9.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将委托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国女足发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A.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B.广泛开展交往合作,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C.中国女足的活动,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D.中国女足发展基金,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10.如果我们只把过去的一些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_____,更谈不到正确地解决什么问题。那样即使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也只能是违反毛泽东思想。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A.那就连一般问题也解决不了B.那就不能解决什么问题C.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D.那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11.研究“基本”粒子,须借助极高的能量。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氢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子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两者都反映微观物质的结构,即微观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B.前者指原子结构(含原子核),后者指质子、中子等小粒子C.前者指小粒子内部的组合模式,后者指构成物质的各种小粒子D.两者都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小粒子12.所有市场经济搞得好的国家,都是因为法律秩序比较好。其实建立市场并不难,一旦放开,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市场很快就能形成,但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市场一旦形成,再来整治就非常困难了。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B.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市场自发地处于稳定、均衡的状态C.市场经济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人们受利益驱使,因而能调动人的积极性D.市场只有依靠法制才能形成13.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它一般包括四个层次或方面,即常识、经验概括、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所谓常识,主要包括格言、谚语等一般人普遍熟知的知识,它往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科学知识是一种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系统性。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科学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B.与科学知识相比,常识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即其中包含着许多错误C.常识都不可信D.科学知识中包含着常识14.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从上到下依然缺乏强有力的机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各种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往往是一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下发一个文件,作出一些新规定,或成立新机构,而较少关心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由于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的落实缺乏监督保证体系,执行不执行都是一个样,时间一久,令不行,禁不止之风就会自然盛行。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必须做到令行禁止B.必须加强政策执行的力度C.必须加强政策执行机构建设D.必须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工作15.科技工作者因尽到了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个别科技工作者出于私利支配,背离真善美的良知,作出危害社会的科技行为选择,如为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他们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就要受到社会的制裁。还有一类不正当的科技行为,如非法占有他人成果,这也应受到谴责和制裁。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科技人员的良知作用非常大。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人要处以重罚B.科技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比普通人高C.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道德素质的提高D.要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16.香港“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强力肃贪,共调查2200多件贪污、行贿案件,检控涉案不法政府官员1355人。以香港弹丸之地,调查案件如此之多,涉及人员如此之众,但并未阻碍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繁荣。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建设B.反腐败斗争本身是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C.香港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D.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有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17.人离开了文化,离开了文化的创造与积累,离开了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自然丧失了现实文化价值的意义,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反之,文化若离开了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文化与人的本质实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B.人如没有文化,则其就没有做人资格C.文化只能反映人的活动D.没有文化,人也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人的本质18.为了解某校大学生对住校内宿舍的态度变化,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对半数学生事前进行说服宣传,希望住校内宿舍,然后问卷调查。而对另一半学生不作任何说明,直接调查。调查前,大学生中的少数人强烈反对住校内宿舍的主张。调查的结果是,事前进行说服宣传的一半学生中,持反对意见的人数反而增加了。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住校内宿舍是不好的B.有一半学生支持住校内宿舍的观点,有一半的学生反对C.调查前的说服宣传引起了大学生们的逆反心理D.校内宿舍的条件比校外宿舍的条件差19.一个民族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这个民族才能够自立于世界。如果丧失了这些,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希望,而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的凝聚力又是基于对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所认识和了解才开始萌生的。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一个民族只要继承自己的传统,自然就会有凝聚力B.一个民族要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首先要加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C.一个民族要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首先要发展经济,“财大才能气粗”D.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扎根于民族成员之中,不需要外界的努力也能为其成员所认识20.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句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A.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并发展B.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C.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1—25题。知识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缩短工业化阶段的进程,即发挥后发优势),但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挑战。挑战首先来自“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本身。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指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而正是在这两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时使得他们与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因位势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关系,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随着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而形成新的“中心——依附”关系,加大贫富差距。例如,有迹象表明,近30年来,在全球的收入分配方面,情况逐渐恶化。从1960年到1980年代末,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44%到1989年的55%。又据统计,世界最富的20%的人口的收人与最穷的20%的人口的收入比从1960年的11.1:l增加到1989年的17.1:1。可见,全球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扩散到所有国家,贫富差距还在加大。正如托夫勒所说:“知识的分配比武器和财富的分配更不平等。因此知识(尤其是关于知识的知识)的重新分配更加重要。它能改变其他主要权力资源的分配。”挑战更来自自身准备的不足,因为知识经济对于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顺理成章;对于首先要通过工业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要不甘落后、抓住机遇,就必须将工业化与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即如果说在上一个百年,后发国家还有可能通过加速工业化过程追赶发达国家,那么在当今新的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