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机关招考公务员统一笔试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机关招考公务员统一笔试试卷《申论》时限:18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综合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15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给定资料:(1)新华社业网讯,2008年3月26日上午,家住威海市环翠区新联巷的李建华外出回家,刚打开4楼的家门进屋时,在楼道里伺机作案的歹徒丁某跟了进来,持刀从背后搂住李建华。出于本能,李建华大呼救命,受到惊吓的歹徒将李建华摁趴在地,朝她的头部、颈部连捅几刀。面对死亡的威胁,多年坚持冬泳、身体素质不错的李建华开始与歹徒殊死搏斗。相持过程中,李建华对右手被划伤的歹徒说:“你只要不杀我,要什么东西都可以。”歹徒同意了,但李建华从家中只找出100元现金,歹徒见只有这么点钱,一时恼羞成怒,从餐桌上抄起一把水果刀,朝李建华的胸部全力刺去。幸好李建华穿的棉衣较厚,水果刀的刀柄被折断了。这时,精神紧张、体力耗尽的歹徒崩溃了,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央求李建华杀了他。见此情形,李建华平息了心中的恐惧,对歹徒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你干吗要干这种事?现在你走吧,我不报警,要么咱们去医院。”受到触动的丁某喊了声“妈”。李建华随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由于歹徒双腿无力,李建华搀扶着他下了楼。街上的人看到这两个血淋淋的人吓了一跳,问是怎么回事,李建华只是说“家里出了点事”。到了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她的干儿子,使歹徒得到及时救治,直到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民警接到群众报案赶到手术室,李建华才说出了实情。记者4月2日在威海市立医院采访了李建华。她说:“我没有告诉别人他是歹徒,是怕他走不到医院就被人打死。他犯了错误,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我不希望用一种暴力方式去对待他,就算把他打残废了有什么用呢。我当了很多年的幼儿园老师,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行为去感化他。”办理此案的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区分局刑警唐萌告诉记者:“李老师的善举非常感人,但这是一起严重的刑事案件,她应该告知群众或主动报案,将歹徒在第一时间抓获。”(2)综合媒体报道,李建华的行为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争论。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法制社会讲求违法必究,对犯罪分子绝不能袒护和宽容,这是大是大非、善恶分明的问题。山东省社科院儒学研究所所长涂可国分析指出,在法制社会,道德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和智慧,道德教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若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宽容、同情、怜悯和良知,将有助于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网上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想一想吧,把这孩子送到监狱,待一段时间出来,很有可能他以后还是继续去偷去抢去杀人;而李老师的宽容对他心灵的刺激,也许会把他感化为一个好孩子,我们为什么要批语李老师呢?她的举动太令人感动了。这个世界就是太冷漠才让那么多人去偷去抢。以恶制恶,最后还是大家都自尝恶果。向李老师致敬!精神可嘉,勇气可嘉!”也有人说,“以德报怨,不是一般人的心胸了!不过我觉得为那歹徒不值得。当李老师第一次答应他不报警并拿钱出来,歹徒还嫌钱少,用刀直插李老师胸部,这明显是动杀机了,如果这一刀捅进去了,结果会是怎么样?一个好人就死了!”还有人说,“李建华善恶不分,她的行为很迂腐,”更有直接抨击李建华的行为“现在的社会已经沦落到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境地,宽容犯罪就是最大的犯罪,东郭先生有时比狼更可恶。”(3)以下是搜狐博客发表的四篇文章的内容摘录。【一】从不畏强暴敢于与歹徒搏斗,到歹徒精神崩溃受伤倒地需要救治,李建华老师已经从一个正当防卫的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和悲悯意识的公民,本着人道主义和以德报怨的人文精神,拨打120对歹徒实施救治,值得赞赏和肯定。然而,无法回避的是,李建华老师的道德感化却意欲以放弃坚守法律为代价―――“现在你走吧,我不报警,要么咱们去医院”,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原本充满温情色彩和人性光辉的道德感化趋向了“异化”―――在法治社会中,讲究违法必究。对犯罪分子的生命救援是一回事,让其接受法律的惩处则是另一回事,不能混淆而论。也就是说,李建华老师应在拨打120的同时报警,而不是有意放任其逃脱而去。……这种“无原则”的“以德报怨”,也应引起我们反思。对危害社会的歹徒而言,法律的救赎永远是道德感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突发性的暴力犯罪案件中,道德感化所产生的力量其实是极其有限的,要想完全将之从犯罪的泥潭中彻底拯救出来,还需要法律的矫治。【二】这则颇有争议的报道也深深打动了我,与此同时我想起去年4月份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一个枪击案。在停课一周里,学校举办了多场悼念活动。令人意外的是,凶手的是,凶手赵承熙和三十二名遇难者一起被列为悼念的对象。两则报税再次带给我一种感动,一种温暖的冲击,让人警醒更让人深思。大学为何将凶手列为悼念对象?李建华老师为何要救治歹徒?这种常人年不能为的“怪举”是善恶不分还是一种大德大义的体现?……李建华救歹徒与美国将凶手赵承熙列为悼念对象已不是一个“行为怪圈”,它体现出人们最朴素的生命伦理与最洞彻人性的价值观。宽恕不是姑息,也不是通过原谅别人来获取阿Q式的精神胜利,更不是强者对分阶段施舍怜悯时所具有的倨傲姿态。宽恕是一种善意与善行,有善意者能自我肯定与超越,有善举者能改变社会,使社会进步。救治19岁歹徒的生命并不表示诋毁法律与制裁,原谅赵承熙并不表示默许暴力的存在。愿我们在“行为怪圈”的背后都能感受到宽容和爱的博大,让世界的每一角落都洒满博爱的感动与温暖。【三】受害者救加害者的案例实为少见,在人们眼里歹徒、小偷就应该有恶报,甚至丢掉身家性命。与李建华截然相反的是,部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酿成过不少悲剧,2007年5月25日,浙江湖州3位抓小偷的市民,将年仅17岁的小偷周某逼入河中溺水而亡;2008年2月29日上午,福建永泰县城关镇一青年男子在超市调包香烟时被检票员识破,在“抓小偷”的喊打声中慌不择路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然而,面对他的大声呼救,百余人旁观其挣扎浮沉达10分钟之久,竟无一人肯对其施民援手,最后眼睁睁看着该青年溺亡。小偷的生命可以被随便删除?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有生命权,对任何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有色的冷漠与谋杀只是一念之差。李建华的宽恕与救助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表现,她的胸怀让她能够平等的对待任何人。道德是法律的延伸,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在道德面前,她表现出母爱和教师的本能,保护一个刚成年的孩子,在法律面前,她既没有防卫过当,也让歹徒有了应有惩罚,更重要的是她维护了人权。李建华的大仁大义,给人权意识尚为欠缺的中国人上了堂好课,一视同仁不止是停留在等级制度、阶级观念上,还应当杀向道德的潜意识。【四】快意恩仇的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漠视,一种比生理伤害更严重的心理暴力和精神冷血,更能杀人于无形。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国人特别是当今某些愤青,就有这种暴力血腥心理,对于所谓的“敌人”,充满的是仇恨,第一想到的不是拯救而是除之而后快,缺乏一种人性,一种宽容,更谈不上博爱。这种思潮蔓延开来,就会导致一种社会暴力情结……。这是一种典型的灵魂和精神短视,当一个社会的心灵变得只有冷血和血腥时,剩下的必然是精神沙漠和人文废墟,这个社会还怎样走向文明?这比看得见的生理暴力力可怕得多。我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有着恻隐之心的李建华,正是深深理解了这种博爱精神的重要意义,其仁其义,恰是当今浮躁社会所欠缺的。……这种问题,还会引发“该不该”的争论。正好反映了我们某些灵魂的狭隘和偏执。要说“指责”,我们倒是要提醒李老师此前的搏斗不一定对头-----因为你若力所不逮,则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本来对方只“谋财”,结果演变成“害命”,这样的悲剧之例已有不少。至于说在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干儿子”,没有主动去报警,这应该看作是为了方便救治的姑妄言之,“大仁似愚”,对此,我们应该理解。(4)“健康863心理网”著名心理学专家筱丹女士认为:公众对李建华事件的争议源于对道德难题的不同判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此事引发的是公众在个体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上的深层思考。随着社会形态在更迭中渐次演变,人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由于个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自然表现为对道德抉择的不同判断。以李建华为例,在这一事件中,她从一个以暴制暴的正当防卫者,转变成一个具有悲悯意识的救助者,自身的客观原因不可或缺。从事了30年幼教工作的李建华,对孩子有着特别的感情。正是浓浓的母性情怀让她在歹徒陷入绝望时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希望用爱心挽救与感化迷失的人。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报怨”的道德境界。申论要求: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搜狐博客发表的四篇文章,分别说明这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德”在这四篇文章中的具体含义。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总字数300字。(30字)二、请参考给定资料,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对李建华“以德报怨”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表达简洁顺畅,总字数300字左右。(30分)三、结合给定资料内容,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书写工整。总字数1000字左右。(90分)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机关招考公务员统一笔试试卷《申论》参考答案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搜狐博客发表的四篇文章,分别说明这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德”在这四篇文章中的具体含义。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总字数300字。(30字)【参考答案】一:第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法律的救赎是道德感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突发性的暴力犯罪案件中,道德感化所产生的力量是极其有限的,要想完全将其从犯罪的泥潭中彻底拯救出来,还需要法律的矫治。“德”的含义是无原则的以德报怨。第二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宽恕不是姑息,也不是精神胜利,更不是强者施舍怜悯时所具有的倨傲姿态。有善意者能自我肯定与超越,有善举者能改变社会,使社会进步。“德”的含义是宽恕,善意与善行。第三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有生命权,冷漠与谋杀只是一念之差。一视同仁应当杀向道德的潜意识。“德”的含义是道德是法律的延伸,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第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目前国人缺乏一种人性,一种宽容,更谈不上博爱。公众的争议源于对道德难题的不同判断。此事引发的是公众在个体、社会、文化价值观上的深层思考。“德”的含义是一种人性和宽容。二、请参考给定资料,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对李建华“以德报怨”的行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表达简洁顺畅,总字数300字左右。(30分)【参考答案】李建华身上体现出的宽容精神很有现实意义,应该得到大力弘扬。法制社会讲求违法必究,对犯罪分子绝不能袒护和宽容,这是大是大非、善恶分明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在法制社会,道德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和智慧,道德教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若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宽容、同情、怜悯和良知,将有助于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善。以德报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超高境界,具有精神价值;做人宽容、宽厚,能替他人着想,这些行为对建设和谐社会很有意义。对罪犯不仅需要惩戒,也需要文明改造,帮助这些人提升守法意识、文化水平和生存技能,使其出狱时能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对社会有用的人。法制时代也需要李建华的宽容精神。三、结合给定资料内容,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深入,条理清晰,语言顺畅,书写工整。总字数1000字左右。(90分)【参考例文】是拯救生命更是拯救灵魂李建华在生死关头用一种母爱和教师的爱心去眷顾一个扭曲的灵魂,这超出了普通人的思想境界。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宪问》有言:“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如此,何况芸芸众生?但李建华超越了圣人,她以一颗无边的仁爱之心创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