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基础巩固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使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2、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为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3、________功与________功的总和叫总功,用W总表示,写成公式W总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跟_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表达式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总小于________,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测定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5、(2016•当涂县一模)某人用斜面装置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部拉到顶部,已知斜面长为5m,高是2m,拉力F=60N,则此人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额外功为________。6、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很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36kg的物体提升50cm,则需要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J(g取10N/kg)。7、(2015•南充中考)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二、选择题8、(2016春•广饶县期末)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9、(2015•衡阳中考)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1、s2,图中左、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A.s1>s2,η1=η2B.s1>s2,η1>η2C.s1<s2,η1=η2D.s1<s2,η1>η210、用同一滑轮组分别把100N和2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如果两种情况下的额外功相等,则()A.所做的总功相等B.所做的有用功不相等C.两次的机械效率相等D.用于拉绳子的力两次相等11、功率为10kW的起重机在一分钟内,将重的物体升高2m,水平移动4m,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A.总功为B.有用功为C.总功为D.机械效率为30%12、图中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三、实验与计算题13、(2015•盘锦中考)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物/N动滑轮重G动/N钩码上升的高度h/m动力F/N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10.50.10.70.347.6220.50.11.10.360.6340.50.120.34410.10.550.0(1)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在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3)由表中第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4)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J。14、如图所示,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一块重10N的木块匀速拉上一个长为2m,高为0.5m的斜面,已知F大小等于3N,求在这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拉力F做了多少功?机械效率是多大?15、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0N的物体,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大小为625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摩擦与绳重,求:(1)重物上升的速度;(2本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悬挂动滑轮?【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答案】有用功W有用2、【答案】额外功W额外3、【答案】有用额外W有用W额外4、【答案】有用功总功WW有用总有用功总功WW有用总5、【答案】240J;60J【解析】此人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20N×2m=240J;此人做的总功:W总=Fs=60N×5m=300J;则额外功:W额=W总-W有用=300J-240J=60J;故答案为:240J;60J。6、【答案】180200【解析】36kg10N/kg0.5m180JWGh有用,180J200J90%WW有用总。7、【答案】62.50.675【解析】有用功:W有用=Gh=4.5N×0.3m=1.35J;总功:W总=2.16J,斜面的效率:1.35J100%=100%62.5%2.16JWW有用总;额外功:W额=W总-W有用=2.16J-1.35J=0.81J,因为W额=fs,所以摩擦力大小:0.81J==0.675N1.2mWfs额。二、选择题8、【答案】D【解析】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乙机器的机械效率只能说明乙机器中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并不能说明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故选D。9、【答案】C【解析】忽略绳重及摩擦,使用滑轮组时的拉力F=(G物+G轮),左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右图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而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相同,据此判断拉力大小关系;两图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由s=nh可知,右图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由题知,忽略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做的功,由W额=G轮h可知,额外功相同,又因为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所以总功相同,所以可以得出两图的机械效率相同。10、【答案】B【解析】匀速提高物体时,有用功WGh有用,因为物重不同,所以两次用于拉绳子的力以及有用功必然不相等。在额外功一定的情况下,有用功越多,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也越大,所以机械效率也不相同。11、【答案】A【解析】由起重机功率与时间相乘得到的功W,这是外界输入起重机的功,是总功:;由力与距离相乘得到的功,是起重机提升重物时对重物所做的功,提升重物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想完成的功,此功是有用功,而水平移动过程时,起重机对重物并没有做功。所以。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弄清楚了有用功与总功的问题,判断出D选项是正确的。12、【答案】D【解析】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所以剪纸做的功是有用功。由机械效率为80%知,如果动力做功1J,有0.8J是用于剪纸。三、实验与计算题13、【答案】(1)如下图所示;(2)竖直;1.6;66.7%;(3)1、2、3;(4)动滑轮重;0.15【解析】(1)由前4组实验数据知,s=3h,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应从动滑轮绕起。(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1.6N;η=×100%=×100%=×100%≈66.7%。(3)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4)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由此可得;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动滑轮重有关;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知,有用功:W有=Gh=4N×0.1m=0.4J;克服动滑轮做的功:W动=G动h=0.5N×0.1m=0.05J;总功:W总=Fs=2N×0.3m=0.6J;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W额=W总﹣W有﹣W动=0.6J﹣0.4J﹣0.05J=0.15J。14、【答案】5J6J83.3%【解析】本题是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题目,解决这一类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分有用功、总功,即什么是人做事的目的,什么是人实际做的功。第一问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W=FS=Gh=10N×0.5m=5J,而人的目的是把重物提升,这个数值是有用功的大小。第二问求拉力所做功,拉力F的大小已知,在拉力方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m,所以W=FS=3N×2m=6J,拉力F所做的功是总功。则。15、【答案】(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0.5m/s。(2)n=4。【解析】本题是初中阶段机械效率和功率以及做功相结合的很难的题目,本题使用了公式变形推导,还使用了设未知物理量的解题方法。不论多难的题目,只要涉及到机械效率,就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总功,(1):总功W总是拉力F所做的功,即可以用FS求出,也可以由拉力做功的功率求出,在t时间内,则。而有用功则是克服物重所做的功,;而v为重物上升的速度,即我们要解答的问题,,比较两个总功表达式,结合机械效率的公式;得到如下解题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则:重物上升的速度为0.5m/s。第2问的突破口是:如何确定悬挂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本来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图,数数有几根绳悬挂动滑轮即可,而本题连图都没有,显然不行。我们不要忘记在滑轮组题目中永远隐含的条件是物体升高的距离h与拉力F移动距离S之间满足S=nh,再考虑绳子自由端的移动和重物上升所用时间相同,就可以得到绳端,即拉力运动的速度拉力做功的功率:,绳端即拉力运动的速度:=2m/s。绳端前进的速度是重物上升速度v的4倍,说明重物是被4根绳拉住。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