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辅导李玉明目录•一、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二、创新的基本知识•三、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四、教育创新•五、创新案例感悟感受一下---创新在你身边•上世纪创新产品对人类的影响•1901年:手动式刀片剃须刀,拯救了世界男人•1903年:飞机,改变人类的空间距离,节省路途中的时间•1921年:夏奈尔5号香水,将女性的高贵气质推到最高峰,引出“女人化妆桌上的不可缺少的珍品”•1927年:汉堡包:•1931年:干电池;随身带方便•1938年:速溶咖啡:它对人类的改变不在于它的味道,而在于它的方便,在于随时随地都能喝•1943年:计算机•1944年:电冰箱•1950:复印机•1952:家用洗衣机•1953:电视机•1958:信用卡1961:纸尿布,用完扔•1971:碗面:三分钟即得食用•1976:录象机•1986:微波炉•1989;移动电话•1993:微软视窗,使电脑操作界面复杂化变为更加简单•1995;DVD•1996:互联网•2000:数字电视测试一下1笔画出4条直线过如图的9个点,不允许倒退、重复、重叠和中断·········如左图16根火柴构成了5个正方形,如何移动2根火柴使16根火柴构成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每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中国9.3人英国30人美国46.5人法国32.6日本64.2人论文引用影响率(RCI)中国0.58英国1.36美国1.47德国1.21日本0.91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远不是人才强国1、“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案例”课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的,旨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2、创新是党的十六大伟大号召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的第二部分用了25分钟全面讲述了创新意义和作用,并指出:理论创新要带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创新”一词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里,出现了343次,是他使用最多的概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一个大英帝国,那么,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则导致德意志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德国仅用了30、40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100多年的事业,快速实现了工业化。1860年德国工业化开始起步,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从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落后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教育的中心,到1900年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化国家。这是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1783年独立,1865年真正南北统一。美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巨人,在100年的工夫内超英赶德,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二战后,日本在废墟上崛起,创造了经济奇迹,创造了“日本第一”的神话3、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伟大呼唤知识经济:指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动力,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劳动者,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资产,以电脑信息网络和知识库为主要工具,以知识产业为主要产业,以知识的创造、传播、交流、学习、应用为主要生产流程,具有全球化、名牌化、加速化等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4、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之首,具有内核的作用人的能力分三个层次:(1)职业特有能力;(2)行业通用能力;(3)核心能力。中国独特的八大核心能力体系,即: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提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创新创造能力。5、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创新是专业技术工作的本质属性。6、通过创新能力培训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欲望、训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随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经济、政治、军事等竞争越演越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不再是“地大、物博”而是蕴藏在人们身上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那么,什么是创造、创新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吗?(一)创新1、定义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包括经济、社会、学术和艺术等。附:新华词典中说抛弃旧的,创立新的。附:创新(innovation)英语的意思是革新、创新、改革,新方法,新奇事物等。二、创新基本知识正确理解“创新”(1)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发现、发明、创造的等活动的总称发现:认知领域:未认识→认识→深化认识发明:技术领域:无→有→完善创造:新颖、独特、有价值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一种新的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JosephAloisSchumpeter“创新主义经济学之父”(2)在经济领域运用(3)在社会发展领域运用1984年写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实际上,在美国以及整个发达社会,在教育、保健、政府和政治等领域进行创新的余地比在商业和经济领域大”他认为创新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4)共产党人的创新观创新是人类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对传统观念、理论、体制、技术进行扬弃的过程,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过程。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2、创新类别•小级别创新•突破性创新•里程碑式创新小级别里程碑10%90%(二)创新能力1、定义: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强调的是:1)创新活动是在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2)通过自己的努力3)创造性地提出有经济效益的改进、革新方案2、创新能力的特征1)综合性2)深度结合性3、创新能力的构成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①智力包括◆观察力智力的门户、源泉◆想象力智力的翅膀◆记忆力智力的仓库、基础◆注意力智力的警卫组织、维持者◆思维力智力的核心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②培养创新能力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编知识经济时代把知识划分为以下四种码第一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关于事实发现的知识)型(knowwhat)知第二类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关于原理规律的知识识(knowwhy)意第三类知道怎么做的知识(关于操作、控制(包括会技能、诀窍、技法、方法、能力)的知识)性(knowhow)知第四类知道是谁的知识(关于谁知道和谁知道怎样识做某些事情的信息,是指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knowwho)③非智力因素一般地说,除智力因素外的心理过程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也有的学者把它列为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个短语);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心);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三性)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活动得到保证的动力系统。◆需要与创新马斯洛需要理论◆动机与创新●动机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内部动力。●动机的机能始发、选择、强化机能●个体活动成效与动机的关系活动成效=能力×动机龟兔赛跑的例子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动机的产生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等诱因效果动机与创新课题的关系困难课题一般课题容易课题动机强度兴趣探索好奇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征1、好奇心2、挑战与冒险精神3、审美力4、苦心孤诣,如醉如痴5、想象丰富,驰骋天地6、抽象深刻,洞若观火7、坚韧不拔,碶而不舍8、情感丰富,激情似火9、弃旧图新,永不满足10、兴趣广泛,兼收并蓄11、珍视自由,独辟蹊径12、胸怀博大,不拘小节(三)创新系统•通过广义的产—官—学的合作,即国家范围内的技术创新(企业主体)、制度创新(政府主体)和知识创新(学术界,即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主体)为内核的互动和整合,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开放式网络系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学习、知识流国家创新系统结构图(四)创新的困难•创新的观念阻力•创新的制度阻力•创新的行动阻力1、创新的观念阻力•中华民族并不是特别一个鼓励创新的民族–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循规蹈矩、遵循袓制–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自我满足(中央之国,唯我为大)2、创新的行动阻力•创新是一个过程,需要大量时间•创新需要资源的投入,资金短缺•创新产生的新观念、新方法对传统引起挑战,导致矛盾产生•创新是有风险的,如何对待风险的态度,往往成为阻碍创新的阻力3、创新的制度阻力•制度一但被确定,往往具有刚性特点创造力、记忆力与年龄的关系记忆力创造力年龄年龄(五)创新环境的营造•培养创新意识•制度与机制的规范与保障•尊重原创,鼓励改善,模仿提高•宽容失败,扭转造势•激励政策,超越期望三、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一)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但是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如:经验型、权威型、从众型、书本型、自我中心型等。突破思维定势是在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要有意识地抛开头脑中思考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思维程序和模式敢于开发新思路。请1笔画出4条直线过如图的9个点,不允许倒退、重复、重叠和中断·········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定义: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突破原有的圈,充分发挥想象力,经不同途径视角去探索,重组眼前的和记忆中的信息,产生新信息,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特征1)流畅性发散思维“量”的指标2)变通性发散思维“质”的指标3)独创性发散思维的本质流畅性---发散思维“量”的指标•一次,一位女主持人走上舞台时,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观众长上立即传出一阵哄笑。怎么办?这位女主持人的头脑中立即闪出一连串应急方法:躺着不动,假装晕倒;爬起来,退到后台,请求换一位主持人;退到后台,定一定神再说;站起来,向观众道歉;站起来,向观众解释摔倒的原因;站起来,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按原定方案继续主持节目;站起来,想个应急的办法,变坏事为好事,然后继续主持节目……最后,这位主持人采用的应急办法是:站起来,面对观众,大声说道:“我刚才是为热心的观众而倾倒!”变通性--发散思维“质”的指标•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瘾,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但他这样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神父回答:“当然可以。”独创性---发散思维的本质•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说有一段时间销售不畅,他便在报刊上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本人年轻英俊,家有百万资产,希望获得和毛姆小说中主人公一样的爱情。结果毛姆的这一独特举动使他的小说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案例:有个贪婪的地主雇了很多长工为他干活,可又不想给工钱,就想了个主意,规定每年年底领工钱时每个长工必须说一句不真不假的话,如果说的是真话不给工钱,还得再白干两年。说假话同样不给工钱,还得再白干一年。这样不管长工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拿不到工钱。大家虽然很生气,可谁也没有好办法。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决心要为村里的乡亲们出一口气,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句不真不假的话,并悄悄地告诉长工们。年底结算时,当长工们说出年轻人教的那句话后,地主立刻目瞪口呆,傻眼了。请你想一想长工说了什么不真不假的话?发散思维形式举例1)立体思维: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2)平面思维:以构思二维平面图形为特点的发散思维形式。3)逆向思维: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反向思维4)侧向思维(旁通思维):从与问题相距很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5)横向思维相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