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教学反思我执教的《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一课,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第二单元的第四个主题教学内容。教学中我探索的是社会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体验来提高认识,培养能力。本课主要想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缩小课程目标。在本课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我经历了教学目标由多到少;教学设计由繁到简;教学实施由忙累到轻松的过程。最后确定本课分三课时教学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民主选举”;第二课时完成“民主对话”;第三课时完成“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民主对话”的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社会生活中民主对话的形式;体验民主对话的情景与氛围;初步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我从最初的一节课讲三个话题,到现在确定一节课讲一个话题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感受到合理的定位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活动和体验生活的时间;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轻松,学生的学习更愉快、更有效。二、力图构建体验型的品德课教学课堂。体验是学生认知提升的途径。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整节课贯穿三次社会生活体验:我预计了三个体验活动,一是“新闻发布会”,二是“听证会”,三是开展“民意调查”。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民主生活,我有目的的创设模拟社会生活的教学情景,让学生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在亲历中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对话形式。体验既是活动的结果,也是活动过程。所以每次活动后都要组织学生围绕目标交流活动中的感受,提供一个信息分享和交换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学生对这样的社会生活情景再现既陌生又好奇,在这种社会生活的模拟体验中获得了快乐,提升了认知水平。三、尊重儿童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本课是一节社会性较强的课,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联系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开课时联系儿童身边的社会生活,将今年4月,“重庆市调整公交车票价”情景再现课堂。通过这一事件,引出“民主对话”这一基本概念,再结合具体事例体验民主对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既贴近真实生活,又让学生容易理解“民主对话”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情景再现“通报‘重庆市调整公交车票价相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和模拟“‘五、一长假是否恢复’这一社会热门话题的听证会”。学生在两次社会情景体验活动中了解到社会生活中民主对话的形式;体验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氛围。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经过前面的认知、体验做铺垫,我再将学生引入到校园生活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一次“民主对话”开展学校服务工作满意率的“民意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民主能力,树立民主意识。这三个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设计,遵循了儿童认知的逻辑,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