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第二单元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动物乐园教学目的:1、通过“动物乐园”这一情境,使学生体验比较多少的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并学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2、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数数。教学过程:1、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数才不容易数漏呢?2、比一比(1)一样多(用教具摆一摆,一定要一一对应)表达同样多。=读作等号,两数相等就可以用等号连接。学写等号:正确地书写等号。完成田字格的等号书写(2)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摆一摆)学生反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桌之间说一遍)(3)认识大于、小于号(跟读)比较:观察大于、小于号有什么不同?书写:先板演,说明写法,再完成田字格的书写。(4)比一比,说一说(任意选出两种动物进行比较)3、指导看书。帮学生读题(学生独立完成)4、课堂巩固练习5、总结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目的:1、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多少。2、进一步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比较1、比较大小、多少。(课桌、笔盒、篮球)2、观察身边的东西,找出两种物体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3、男女同学数量比较、铅笔的多少,4、小结:比较大小时,可以用眼睛看出来,比较多少时要数一数再比较。二、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小。1、三个球,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几个不同大小的物体进行比较,最大和最小的都只有一个。)2、比较哪杯水最多?哪杯水最少?(一样大的杯子,水位最高的水最多)三、练一练1题:帮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第二幅和第四幅关注个别学生。第3幅引导学生正确数出正方体的个数。2题、3题:明白题意,分别找出大于3、小于6的数,反馈。4题把方糖放入杯子后,哪杯最甜?引导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反馈。四、数学故事1、指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语言编个短短的故事(同桌交流)同学反馈时在故事情节中突出两杯水的不同变化。2、小组讨论:爸爸妈妈谁喝得多?3、反馈。五、实践活动:找一找说一说六、总结第三课时:高矮与练习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体会高矮、长短、厚薄的相对性,建立比较的意识。教学过程:◆感受高矮的存在1、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2)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简要介绍“9·11”事件。(3)提问:看看这幢大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设想一下,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比较:你平时站在我们教学楼或家里的3楼4楼往下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为什么?课题:世贸大厦比我们教学楼高,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楼比世贸大厦怎么样?(生:矮)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与高矮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高矮)2、认识生活中的例子师:平时你们见过像这样比高矮的例子吗?3、学生自由活动。举例子。如:新教学大楼比旧教学楼高,红绿灯比汽车高,草地比山峰矮……找一找比自己高的同学,比自己矮的同学。◆比较人高矮的方法1、引入(1)估计:刚才有同学发现人的身材有高有矮。下面请两个同学—××和××站起来,大家估计一下,他们谁比谁长得高一些?(2)提问:他们估计得对不对?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他们谁高谁矮呢?(3)验证××比××长得高,××比××长得矮。2、出示课本第16页图例(1)谈话:(出示左图)小强和小丽也在比身高。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谁高谁矮?(2)提问:小强是踮起脚跟才比小丽高,你们认为怎么比,才知道谁长得高呢?(4)反馈:像左图那样比,我们能不能说小强比小丽长得高呢?(比身高的时候,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平面上。)3、小组活动(1)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长得最高?谁长得最矮?(2)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一比。(3)学生活动约3分钟。(4)反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边演示边说方法。◆巩固练习1.出示第17页的四幅图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用数一数的方法进行判断。2.第18~19页上的练习(1)汽车图、大象图、钉子图、绳子图请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理由。(2)兔子图,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虽然只有三只兔子,但由于三只兔子的起点不同,差别也细小,不易看出,所以要通过背景的描线作参照物来比较。(3)笔图,小组合作完成,先比较,再排序。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蚂蚁三兄弟要回家,他们走了3条不同的路,看看谁走的路最长?谁走的路最短?你是怎样想的?◆总结第四课时:轻重教学目的:1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4、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重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小实验、体验重量请一个学生上讲台,平伸双臂(放两个不同轻重的书包同时放上)你发现了什么?两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二、新课探讨。1、说一说: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较的结果。(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掂一掂、比一比自己动手掂一掂(笔盒、书本),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设疑——讨论——操作——深化。(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2)猜一猜:谁轻谁重?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1.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3.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4.第4题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四、小结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