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笔记由黎林烽同学整理,特此感谢!:-D11爱琴文明(AegeanCivilization)地中海东部南欧和小亚间青铜文明的总称。因围绕爱琴海区域而得名。约开始于公元前第3千纪中叶,持续至前第2千纪末,在希腊文明之前,是最早的欧洲文明。主要包括米诺斯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两大阶段,前后相继。有兴旺的农业和海上贸易,宫室建筑及绘画艺术均很发达,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代表。第一章古代希腊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一、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1、早期的希腊社会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明始于爱琴文明,它又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2、荷马时代以相传盲诗人荷马的《荷马史诗》为代表,大约在BC11-BC9世纪。3、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二、希腊奴隶制民主政体的逐步形成1、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公共权力机关和公共职务。2、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斯巴达社会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奴隶国有制。国王、长老会议(后为元老院)、民众大会三者为国家机构。斯巴达人全民皆兵。3、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1)雅典国家的初步形成;相传公元前8世纪提修斯改革(2)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3)克里斯提尼改革(4)伯利克里改革积极影响: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雅典公民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当家作主。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存在着明显缺陷。因为享有公民权的是那些占有统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奴隶、妇女没有公民权。第二章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罗马国家的王政时代二、罗马共和时代1、平民与贵族的早期斗争及12铜表法BC494年、BC471年、BC449年的三次平民斗争。2、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继续及政治制度的发展共和国早期主要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以后是自由人与非自由人之间的矛盾。罗马国家由元老院、民众大会、高级官吏组成。三、帝国时代的罗马前三巨头:凯撒、庞培、克拉苏后三巨头:雷必达、安东尼、屋大维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正式称帝。通常把帝国分为前期帝国(前27~公元192)和后期帝国(193~476),有时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284)恺撒大帝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并制定了《儒略历》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米兰敕令是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在313年于意大利的米兰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此诏书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并且发还了已经没收的教会财产,亦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基督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而基督教也开始与帝国政府的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四、帝国的分裂与灭亡2-3世纪帝国奴隶制度出现危机矛盾重重。395年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日耳曼人的攻击下476年9月西罗马帝国亡。东罗马(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第三章西欧封建制度一、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日耳曼社会的封建化日耳曼人属于白种人,语言属于印欧语系。3世纪时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并逐步出现了王和王国。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507年)本笔记由黎林烽同学整理,特此感谢!:-D223、西欧中世纪分期及其特点(1)5-9世纪封建国家形成时期(2)9-12世纪封建国家完善和巩固时期(3)13-15世纪封建等级代表君主政体时期(4)16-17,8世纪封建君主专政时期层层分封、封建等级制度体系森严,政(国王的世俗权力)教(天主教会的教权)冲突激烈,教权甚至凌驾于王权之上,君主制与贵族民主制的结合,还有来自教会的制约。教阶制度教皇大主教(红衣主教)主教神甫全体教民均向教会交纳什一税并做礼拜教皇亦称“教宗”,译自拉丁文pope,源于希腊文πάππας,意指“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在天主教会的教阶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能制定或废除教会法规,指定人员组成教廷,创立教区,任命主教,而且“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二、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1、墨洛温王朝时期的政治农村公社、委身制、采邑制、特恩权。2、查理曼帝国的兴衰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于800年被加冕为皇帝也叫查理曼。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定都亚琛(今德国境内)。843年凡尔登和约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今德意志雏形)西法兰克(今法兰西雏形)法兰克中部(今意大利雏形)3、加洛林时代的庄园制度中世纪时封建主以经营庄园的方式在其领地上剥削依附农民(农奴)的制度。一个庄园包括一个或几个村庄.庄园的耕地分两类,一类是贵族直领地(自营地),一类是农奴份地.庄园内还有森林、牧场、水源,庄园主要劳动者是农奴,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未经领主许可不得离开采邑.庄园主要实施劳役地租。14-15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庄园已不能适应,庄园经济逐渐瓦解。第四章法兰西的封建时代一、9-11世纪的法国2、法兰西的封建等级制度王-公、伯(侯)、大主教、大修道院院长长,子、男、骑士。封主与封臣的关系依次隶从,有受封礼,上下级是直接的。农民中有自由农民还有农奴3、早期的政治制度宰相辅佐王处理国事。贵族大会“库里亚”。城市实施自治(北方为市长,南方为执政官,还有行会)。封建贵族对王权或多或少有些限制,对城市也有一定的控制。二、12-15世纪的法国(等级封建时代)2、腓力四世时等级封建制度形成1302年的三级会议(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富裕市民和自耕农)法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参加者有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市民(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第五章中世纪的德意志和意大利二、意大利在中世纪的政体1、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根据凡尔登和约罗退尔尔仍承袭帝号,并分得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以及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以西,埃斯科(斯海尔德)河、默兹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东地区,称中法兰克王国;即大致为今天的意大利。罗马等意大利北部城市是教皇国或者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境内有西西里王国,撒丁王国,还有独立的城市。还受到德意志、阿拉伯、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的侵略。2、城市兴起和城市共和国11—15世纪意大利城市发展很快,城市还开展了反对封建主的斗争。早在十一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就开始发展出独特的政治制度。从那时起,意大利北部一些市镇已经自行任命它们自己的“执政官”,并赋予其最高的司法权力。而不顾教皇的权威和帝国的宗主权。据记载,这种变化最早发生在l085年的比萨。到十三世纪中期,伦巴底和托斯坎那的许多重要市镇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的地位,它们拥有成文宪法以保护选举的和自治的政府。后来特别是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热那亚、威尼斯、佛罗伦萨本笔记由黎林烽同学整理,特此感谢!:-D33因为中国古代城市市民与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市民的区别在于更具依附性,而且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群体意识,这一意识是由儒家思想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确定了它是统治者们的主导统治思想)。再者中国也并没有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至少在那时),比如: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复杂化,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使得更多的行业脱离了乡村,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进而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他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固定于土地上的人生依附关系也随之消失。城市居民的人身自由权开始提出来。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特别是中国古代城市一般是国都或郡县后来的府县所在地,政治倾向明确。第六章中世纪的英国一、15世纪以前的英吉利王国1、早期的央格鲁-萨克森人的社会5世纪时央格-鲁萨克森人开始向不列颠入侵,并形成“七国时代”,9世纪建立统一的英吉利王国,5世纪以来央格鲁-萨克森逐步从氏族—农村公社(马尔克)--国家过渡。829年统一。2、从诺曼底王朝到金雀花王朝(2)亨利二世改革1154年进入金雀花王朝,亨利二世改革主要体现在司法上,如对法院的分类、巡回法庭制和陪审团制,还有“先例”判案等。(3)大宪章与国会英国封建专制时期宪法性文件之一。习称《大宪章》。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约翰王在兰尼米德草原签署的文件。文件共63条,用拉丁文写成。多数条款维护贵族和教士的权利,对王权有所限制。自由大宪章乃英国宪政之母,而英国宪政乃世界宪政之母。反映王权与贵族权、王权与基督教神权之间既依赖又排斥、既对抗又妥协的关系支撑起英国的“有限王权”封建制;正是在集权与封建、自由与专制、法治与人治的抗衡与妥协中,才孕育出了一种以自由为动力、以分权为基础、以民主为形式、以法治为保障的新型政治形态。大宪章的发展历程昭示了缔造现代社会制度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自由保障自由的原则。二是以分权保障自由的原则。三是以法治保障自由原则。牛津条例:英国限制王权的决议。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当时在位的英王亨利三世逼迫接受了条例。条例规定:由15名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同时,由实际掌握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来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3次,讨论重大国事。由此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第七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英国。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实行一院制议会,后来出现克伦威尔的独裁,接着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于1688年进行“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的政体,分别发布《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文献。《权利法案》(theBillofRights),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AnActDeclaringtheRightsandLibertiesoftheSubjectandSettlingtheSuccessionoftheCrown),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该法案“十三条”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如第1、2、4、6条;二、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如第8、9、13条。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三、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逐步完善1、英国议会的改革议会主权时代的议会: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在实现政治解放的过程中,根据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理论家、法学家们的设计逐步把议会推向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所谓“议会主权”理论。议会立法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议会有权监督执行权的行使。从1832年到1867年被称为英国议会制度的“黄金时代”。还有了政党政治,现代政党政治的完善有利于议会的立法权对以国王为代表的行政权的最后胜利。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