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和内容本实验通过对漓江上游在建的三座水库所在支流水体鱼类完整性及其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探讨水库的建设对上游鱼类群落组成以及鱼类资源的影响,为漓江综合利用开发、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实验拟完成一下几方面内容:1、了解漓江上游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完成鱼类标本的鉴定和拍照。2、分析各支流优势种群的组成。3、漓江上游鱼类种群结构时空分布格局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4、漓江上游水库对鱼类种群结构的影响。5、漓江上游与中下游鱼类物种组成的差异分析。二、材料与方法2.1采样时间本实验拟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完成,分四次采样,分别为7月、11月、次年2月以及次年4月完成。2.2采样区域采样区域为漓江上游(猫儿山至桂林市),采样点共设置有22个,平均分布在小溶江、川江、陆洞河、黄柏江四条支流,如下图所示。漓江上游采样点分布2.3采样工具及方法采样所用的工具有:捕鱼器、GPS、流速仪、量鱼板、相机、便携式pH计、浊度仪、溶氧仪、温度计、镊子、电子天平、电子游标卡尺等。采样时漓江干流河段借助渔船利用微波磁力捕鱼机(财富微波磁力机,DC12/6000W,郑州)进行采样,每个样点采样距离合计约500米,支流河段利用背负式捕鱼器进行采样,根据样点的生境特征,采样距离约50米,每个样点包含深潭、浅滩等栖息生境。干流河段样点的采样时间约1小时,而上游支流河段样点的采样时间约30分钟。标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并带回实验室鉴定,带回实验室后用5%的甲醛溶液保存。记录各采样点鱼类物种数及个体数,测量鱼类体长,记录鱼类健康状况,同时记录各采样点位置和测量各样点的环境因子(流速、水深、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水温、海拔、底质颗粒大小、河流宽深比等)。2.4标本鉴定根据《中国淡水鱼类检索》、《广西淡水鱼类志(第二版)》《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下卷)》、《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五)虾虎鱼亚目》等文献资料,对鱼类检索得到的中文学名。对不能确定种名的种类,进行体长体重测量后,每种选取5尾左右的新鲜完整标本,打上标签,用8%左右的福尔马林溶液保存带回实验室待进一步鉴定,较大个体的标本在固定时用10%的福尔马林溶液在胸鳍腋部作腹腔注射和在背鳍下方作肌肉注射。2.5测量与记录照片编号:对每一种类选取体型正常、完整、新鲜的样品进行拍照,拍照时一般头部朝左,包括正面、侧面、腹面的照片。全长: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距离,精确到1mm。体长:自吻端至最后一节椎体末端的距离,精确到1mm。体重:精确到0.1g。把每个样点的样本分类、鉴定后分别装在不同的瓶子里保存,并贴上标签记录采样点、时间、鱼名。三、数据处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找出其优势种以及群落结构,计算物种的丰度,相对重要性指数、种类相似性指数、种类替换率、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采用PRIMER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CorrespondAnalysis,CCA)探讨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四、结果与分析4.1鱼类群落组成4.2鱼类群落时空变化格局4.3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五、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IBI的评价过程包括:①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区域;②收集相关的历史数据;③选择合适的采样点;④设置对照点或者综合给出期望值和参考状况;⑤筛选生物指标,建立IBI指标体系;⑥IBI赋值与生物完整性评价,共计6个部分。结合历史资料和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域的鱼类区系组成特征,构建典型区域的IBI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通过监测获得鱼类群落结构和组成、营养结构(食性)和个体健康状况三个方面的数据;将监测数据带入评价系统进行分析,通过IBI进行量化比较即可快速获得研究区域的生物完整性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江段、不同时期鱼类IBI的变化情况,探讨水电梯级开发对鱼类IB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