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1.2地图(4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海二中黄晖亮考纲要求1、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2、常用图例、注记。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等。----地图是将地表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放大)后绘制成的图形。福建省旅游地图世界政区图浙江临安发现5幅日本秘密军事地图一、地图概况1、概念: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2、要素:(1)比例尺(2)方向(3)图例和注记3、种类:区域分,专题分,应用分,内容分等4、作用:具有以多种方式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功能(1)地图可以识别在某一位置上有什么东西。如,数字地球。(2)地图可以让你识别用其它方式不能体现的空间分布、关系和趋势。如,人口、流行病病因等。(3)地图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成到同一地理参考坐标系中。如,城市规划、农作物布局。(4)地图可以通过数据的合并或叠加来分析空间问题。如,商业布局等(5)地图可以用来确定两地之间的最佳路径。如,快递寻找最有效的运输路径;公共交通设计者也能设计出最优的公交路线,公安最佳出警路线等。(6)地图可以用来模拟未来的情况。公共事业、市政规划等,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二、地图三要素1、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比例尺又叫缩尺。用公式表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这个公式可变形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例1:如果某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千米,则该图比例尺为多少?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厘米:100千米=1:10000000比例尺的计算:注意单位的换算(一)比例尺(1)数字式:1:10000000或1/10000000(2)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3)线段式:1000100200(千米)数字式和线段式是常见的两种比例尺的表示方法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比例尺的大小(1).依据分母的大小来判定: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1、下列各种不同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1:4000000B、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千米C、50050千米D、1:2000000CA(2).依据相同的图上距离所隔的经纬度来判定:ABCD9°10°42°41°130°140°40°30°72°68°24°20°16°80°82°10°8°6°例2、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经纬度间隔越小,比例尺越大练习3、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A、1:5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C、050千米1:5000001:500000001:50000001、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2、1/1000000比例尺1/100000000比例尺。小大于(1).图幅大小相同时: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内容就越;精确度就越;2、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就越,内容越;精确度就越。小详细大简略低高千米4、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4、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⑵若实际范围相同:①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___,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②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___,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____;详细简略大小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国家地图等。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学校平面图、军事地图等。思考:我们学校校园的平面图宜采用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尺?为什么?大比例尺:>1:200000小比例尺:<1:1000000中比例尺介于1:200000和1:1000000之间思考:哪些地图需要用较小的比例尺?哪些地图需要用较大的比例尺?例3、绘一张龙海二中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A、1:10000B、1/300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D、040千米——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等——平面图、军事地图等A比例尺的缩放要特别注意“扩大”与“扩大到”“缩小”与“缩小到”的区别5、比例尺的缩放(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4)将原比例尺缩小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xn原比例尺x1/n原比例尺x(n+1)原比例尺x(1-1/n)例,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则新比例尺是()A.1:20000000B.1:5000000C.1:10000000D.1:2000000【解题思路】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000×2=1/5000000,比例尺变大。B例,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则新比例尺为()A.1:50000B.1:5000000C.1:66500D.1:2000000【解题思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新=原×(1-1/4)=1/50000×3/4=1/66500C思考:比例尺的缩放对图幅的大小以及所表示的范围有何影响呢?假设反映的范围不变:图幅的变化就是比例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假设图幅不变: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应为比例尺变化数的倍数平方例,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图比例尺为1:2000B、新图图幅面积是原图的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D1:5004倍(比例尺变大了)详细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二)方向1、一般方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方;指向标北方ABCD思考:(1)图中村庄A大致在村庄B的方向。(2)图中公路CD的走向大致是。正北先西南向东北,再由西向东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定方向,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经纬线南北东西··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镇洲界国界未定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地区界铁路公路长城运河河流,湖泊时令河,湖水库,渠道等高线山峰2158关隘沙漠沼泽(三)图例和注记•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普通地理图地形图专题地图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质图地貌图植被图其它人口图政区图其它一、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1)、地面高度海拔:地面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绝对高度,即海拔。相对高度:地面某点到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一)等高线地形图1、几个概念:(2)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1、几个概念:(2)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稀疏:坡缓等高线密集:坡陡山等高线的绘制HHH等高面等高距等高线(一)、等高线地形图(1)同线等高(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垂直相交(6)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7)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8)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9)特殊或规则的等高线地图,往往是梯田、火山、沙丘、大坝等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山顶缓坡陡坡鞍部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1)判读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谷等(1)常见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用等高线表达特殊地形:246247248249250梯田7080706050火山口50607080120012201240背风坡陡峭盛行风迎风坡和缓新月形沙丘50米150米250米AB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高低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上对应的地形名称知识点归纳: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1)山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2)小盆地: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3)山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4)山脊: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5)鞍部:位于山顶两山顶之间山脊的最低处山谷的最高处。(6)陡崖: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7)凹坡: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凸坡:低密高疏是凹坡视野不好。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或乙),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甲或乙)(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乙山脊山脊山谷山谷甲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A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海拔地表起伏程度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较高,超过500米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相对高度)200米-500米无一定标准,周高中低低,0米-200米内部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2)判读各种大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12345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1.高原2.山地3.丘陵4.盆地5.平原实战演练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例2、读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14题。12.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D.丘陵、山地、平原、湿地A3、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一)、等高线地形图(1)推算等高线的值:(2)计算相对高度:(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垂直相对高度tan坡度角=水平距离(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高距。知道任一条等高线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值。(1)推算等高线的值:300200400例1、如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A:150米HA100米;B:50米HB0米。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200mH1300m299mh300mHI城镇100400200300(2)计算相对高度:AB(2)陡崖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公式:(n-1)d≤H<(n+1)d(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该图中A、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AB的相对高度:300<H<500陡崖的相对高度:≥500米,<600米>200米,≤300米200≤H<400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400m,求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H1取值范围?若相对高度最大值为h,则h为多少?200mH1300m299mh300m1.2℃HI城镇100400200300H与I的温差为多少?(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500米500米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4)判断坡度陡缓:规律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02千米05千米1:1000001:500000ABCD例、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