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浅论“蟋蟀”意象[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涉及到对生命的吟咏、对秋天的悲叹,对故国故乡之思,以及对亲人友人的相思离愁之情时,常常出现蟋蟀意象。蟋蟀从物象发展为意象,有一定的原因,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蟋蟀意象的内涵也愈加丰富。[关键词]蟋蟀;意象;文学;内涵[作者简介]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有“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由此可见,蟋蟀作为一种常见昆虫这个物象,后来成为一种意象,具有不同的含义并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主要探究蟋蟀意象产生的原因、内涵以及它的影响。一、蟋蟀意象产生的原因汉初成书的《尔雅》,把蟋蟀释解为蛬,亦写作蛩,音琼。蛩,是指蝗虫一类的昆虫。蟋蟀似蝗虫但比蝗虫小,汉魏人又细分之,称蟋蟀为吟蛩,即善于吟叫的小蝗虫。魏晋时代,则常称蟋蟀为促织,亦称之为趋织。其音皆与今俗称之名蛐蛐儿相近。[1]如《诗经·豳风·七月》写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但这里的蟋蟀或是起兴或只是最为物候的象征,并不表达诗人的情感,还没有深层次的内涵。而到了南朝诗人谢朓的《秋夜》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这里的蟋蟀就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自然物象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象,用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感。蟋蟀最初只是作为一种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事物,但后来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而变成一种艺术形象,这就产生了蟋蟀意象。二、蟋蟀意象的几种分析(一)生命与秋天之悲“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第2页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文心雕龙·物色》)这在说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这些不同的景物表现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随景物而变化,文章便是这些感情的抒发。一叶飘落尚能触动情怀,几声虫鸣便可勾引心思,何况是清风明月的秋夜,丽日芳树的春晨呢?“虫声有足引心”就也包括秋天的蟋蟀了,听到虫声,人们总会有所联想,而且蟋蟀意象往往与对生命的悲叹联系在一起。“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国风·豳风·七月》)这里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笔墨工细,绘影绘声,饶有诗意。《诗集传》云:“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全诗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而这里的蟋蟀意象也就正好反映了这种“苦”即稼穑艰难与人生的辛苦。看到虫子的生死劳累或许也就让人感到自己的生命的悲痛,人生总是一年年的劳累,还要应对生活的艰苦,着实是一种苦。《诗经》中的生命审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我们对生命美学的理解,使我们认识到,生命美学不仅仅关注的是一般的生命体,而且关注的是具有活力和生命热情的生命体。最为简洁和朴素的生命美学思想,就是对旺盛、强健的生命力的歌颂和崇敬。[2]再如晋陆机的四言诗《短歌行》日:“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载阳。苹以春晖,兰以秋芳。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今我不乐,蟋蟀在房。”就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悲秋的主题从很早就有,正如林语堂《中国人》一书中所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浸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地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地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3]而蟋蟀意象成为悲秋的一种代表,究其原因是蟋蟀鸣秋,严寒将至,故被称为秋虫,它们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一般在立秋后始鸣。因其鸣声动听,且多发生在人类居住区附近,又常人室昼夜长呜,所以人们就很自然地把它当成了“秋第3页声”的代言。在感叹秋风的萧瑟之时,瑟瑟而歌的蟋蟀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便成了悲秋之虫,游入他们的笔尖纸端[4]。“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秋夜诗》)南北朝的谢朓的这首诗开头就写秋夜的蟋蟀叫声,表达了思人与悲秋之情。可见蟋蟀意象常用来表达悲秋之情。(二)去国怀乡之思“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促织》)这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秋天所作,当时杜甫还在秦州,远离家乡,夜间听闻蟋蟀哀婉的叫声从而感秋,至而牵动了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愁怀。明代著名学者王嗣爽《杜臆》:“‘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问词也。草根,床下,见其微细,客泪妻悲,见其动人;此应“何”字,疋答词也。公诗所以感激人者,正在于此,而借微物以发之;推而人之,虽《咸英》、《韶濩》所以异于俗乐者,亦在于此。”“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杜甫《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表达了思乡的情感。还有杜牧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表达了故国之思。唐代诗人戎昱写的《客堂秋夕》“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秋夜的孤独的远方,悲凉的虫鸣更衬茕茕之影,这首诗道出了游子在他乡的孤独愁苦,听到蟋蟀的叫声竟能“引乡泪”,蟋蟀也便成了寄托乡愁的一个象征。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以及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己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幸有暗虫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捱,本欲以蟋蟀为伴,却蟋蟀的鸣声更添一段愁肠。蟋蟀因此成为羁旅之愁的一个象征符号[5]。还有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陈允平的《齐天乐》:“客愁都在斜阳外,凭阑桂香吹晚。乱叶蝉衰,寒汀鹭泊,离绪并刀难剪。牙屏半掩。渐芒扑冰纨,浪收云簟。露入征衣,满襟秋思付诗卷。远思前度问酒,风第4页楼人共倚,归兴无限。雁影亭皋,蛩声院落,双阕明河光转。田园梦远。叹篱菊初黄,涧莼堪荐。拄笏西风,四山烟翠敛。”词人在秋天的斜阳下见景思故乡,亭边高处的大雁,庭院凄清的蟋蟀鸣叫,这些都让词人陷入了秋日茫茫的思乡愁苦之中。(三)相思离愁之感相思离愁是古代文人经常写的题材,最早见于《国风·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听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没有见到那君子,忧思不断真焦躁。这是妇人在丈夫远出在外时的忧念及丈夫归来时的喜悦。这首“雨绝苍苔地,月斜青草阶。蛩鸣谁不怨,况是正离怀。”(《秋蛩》雍裕之)就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其中的蟋蟀,便是勾起诗人愁绪的东西。再有“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秋夜诗》谢眺)和“相思夕上松台立,蛩思蝉声满耳秋。惆怅东亭风月好,主人今夜在鄜州。”(《题李十一东亭》白居易)听见秋天的凄凉的虫鸣,引起了诗人的相思之情,这也是蟋蟀这种虫子给人带来的感受。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对自已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南宋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梦。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夹杂着蟋蟀的哀鸣,仿佛织布机梭在来往穿行,织出了词人那如同繁星般的满头白发。上片写梦中所见,下片写离别后叹衰老而寄相思,男女二人伫立河桥,执手话别,依依难舍。三、结束语第5页夜吟的蟋蟀,吟唱出了许多文人的心声,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与文化影响甚远。在其流变过程中,它的文化内涵往往偏重为文化心理,而更趋丰富化,定型化。[6]将历代的有关蟋蟀意象的作品总结起来,可以大致归纳为对生命的吟咏、对秋天的悲叹,对故国故乡之思,以及对亲人友人的相思离愁之情。这些作品中,蟋蟀的鸣叫不可缺少,这种秋虫的略微凄凉的鸣叫,正好可以引起文人的共鸣,蟋蟀意象的产生以及发展都是从自然到精神层面的过程,从《诗经》到唐诗再到宋词,蟋蟀意象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蟋蟀这个意象,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吟唱已经具有指向性,并向读者发出信息,表情达意,引导读者向诗的深层底蕴探究。[7]参考文献[1][5][6]邵炳军郝建杰.《诗·唐风·蟋蟀》“蟋蟀”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幽[C].上海:海大学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2009.[2]陈莉.《诗经》中的生命美学意识探究[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9.[3]林语堂著,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240.[4]李璐.蟋蟀意象与悲秋母题的具体表现研究[J].武汉:武汉大学文学院,2014.[7]张轶韪.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蟋蟀意象解读[J].抚顺: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