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喧闹与安静--作文指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喧闹与安静”作文指导•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周国平)•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莫言)••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第一段:周国平的话语,意思是,在这喧嚣的社会中,他选择安静的生活方式,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不受外界的喧嚣干扰或诱惑,守得住自己的内心。•第二段:莫言在2014年南国书香节上演讲的观点摘录。意思: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生于斯,长于斯,谁都不能避免直面喧嚣。如何看待这个喧嚣的时代,如何应对这个喧嚣的社会,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关键词有两个:“安静”和“喧嚣”。“安静”可理解为“宁静”“安宁”“平静”,“喧嚣”可理解为“喧闹”“热闹”。•关于“自选角度”,学生可以在“安静”和“喧嚣”两者中任选一个作深入思考,也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思考,行文中不要只写一方面,要适时点到另一面。一.提出现象/问题1.喧嚣——时代的代名词;2.澄澈的心去哪儿了?3.过渡句——为什么?二、分析问题(为什么喧嚣?)1.经济2.科技3.社会4.过渡三、解决问题(澄澈的心)1.保持澄澈的心2.清欢/淡泊/宁静3.孤独/拼搏/信仰1.莎士比亚:里面充满了狂热和声音,却空无一、物。喧嚣,是时代的代名词,随之而来的是浮躁、功利、世俗、狂热……曾几何时,我们的楼越来越高,房越来越大,路越来越宽,灯越来越亮……可我们的心越来越闹?2、似乎近了,我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我们的心灵。难道我们在对名利疯狂追逐之外,是否可以留点时间,对失落的东西偶尔打捞,是否可以留点空间可以温情地抗拒些什么或冲淡些什么?一.提出现象/问题二、分析问题(为什么喧嚣?)•1、经济的发展,科技的猛进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挣扎,在忙碌的车轮中辗转,在喧哗的世界里彷徨。•2、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渐失美好我们有时候走的太急太快,以致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人生其实像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前推后桥。一旦走进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走各路——慢慢走,欣赏啊。(麦田守望者)•3、充满竞争的社会,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狼爸虎妈》•4、媒体电视的负面的影响《1942》•新媒体的问世,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无一不被新媒体深深影响着,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三、我们该何去何从?•1、不可盲目从众,保持澄明的心、淡泊。(杨绛、金岳霖)不忘初心,方能始终•2、宁静方可致远:坚守,不改本性倚天照海花无数,远离诱惑•3、诗意生活:优雅、从容、风骨慢慢走,欣赏•4、追求奋斗带着我所有的盼望所有的依赖,还有那生命中最早最早饱满如小白马般的快乐,还有那失落了的山峦与草原。那一夜,桐花初放,繁星满天。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花落的声音,一朵,两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3.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有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1.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周国平《人与永恒》2.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之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周国平《人与永恒》4、喧嚣打扰了事物的本质,而沉默使人回归进自己。多年后,我不仅要穿过穿过城市的喧嚣,还要人心的淡漠和孤独的矜持。5、棋局正闲敲落心中念,浮世喧嚣江湖远。外面太喧嚣当我累了再没人给我拥抱——汪苏泷《某人》•好作文的标准:•1、标题新颖(有诗意)•2、审题立意准确,有思辨性(前提)•3、材料丰富(古今中外事例论证,名言名句佐证)•4、结构严谨(段落合理、过渡自然、首尾呼应)•5、语言生动优美,有哲理性。•本在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情况下,又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当下社会“坚守宁静’的紧迫性,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深深地警示作用。(一)完整的结构•标题:有诗意,吸引眼球•开头:提出问题(凤头)•主体:分析问题(猪肚)•结尾:解决问题(豹尾)标题醒目、有诗意1、《不舍喧嚣亦可求静》2、《清净自持,淡看尘喧》3、《闭目独静,开牗同喧》4、《在喧嚣中寻求“静”土》5、《远离喧嚣寻一方“静”土》【考场优秀作文】•《在喧嚣中寻求“静”土》•1、周国平渴望过安静的日子,莫言却认为生活本应是喧闹的。而我以为,作为个体应沉静下来,社会则应在喧闹中发展。•(引用材料,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点题)•2、每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有可能作出一番成就。梅贻琦曾说:“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只有摒弃浮躁的心灵,才能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学术上的思考,从而有所作为。余秋雨在文革期间躲进僻静无人的藏书阁中,苦心经营文化典籍,最终著称了《文化苦旅》一书;季羡林请求摘掉“三顶桂冠”,潜心钻研国学,而成为一代大家。•在安静的日子中,他们与文学进行着心贴心的交流,由此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而非停留在表面。无视外界的喧闹,无论是褒是贬,静下心来,成就自己。(单例式正用)(组例式正用)然而社会往往是在一片喧闹声中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人才荟萃的稷下学宫中总能传来激烈的辩论声,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最终推动了文化的大繁荣;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人类科技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安静如桃花源般的世界虽宁静和谐,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有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在技术的革新与相互促进中,社会才能向前发展。•3、但如何在喧闹的社会中寻求安静的自我呢?陶渊明告诉我们:“心远地自偏。”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社会本无不同,只是心态上的差异罢了。有人有了一些小小的发现,便迫不及待的到处炫耀;有人对问题刨根问底,只求探寻其本质的原因。(组例式反用)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难免会造成人心浮躁的情况,但若我们能够摆正心态,能够窝在角落中静静地品味一杯香茗,阅读完一本好书,或许与自己灵魂对话的日子就不遥远了。1.反问,引用名句,组例式反用,直击社会现实,深挖“喧嚣”之因,2.社会和科技的角度,揭示人们的心浮气躁,在喧嚣的日子里该何去何从?•4、但反观当下,所谓的“专家”、“教授”层出不穷,网友也不禁调侃:让我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人心过于浮躁,最终让个人也无法沉静,而那些名噪一时的专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5、学会在喧嚣中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静”土,从而推动社会在繁荣与喧嚣中发展吧!1.组例式反用,直击社会中不良现象,一些人无法静心真正做学问。2.揭示主旨,简洁干脆,激发深思。辩证的看待喧嚣与宁静,点题在喧嚣中开辟“静”土。2、闭目独静,开牗同喧1、周国平说:“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在尘嚣渐上的世界里,每个如他一般的思考者都渴盼一个安静的角落。安静,是一种思考的自由,理应存在。而安静并非沉默,守静的人更应有睁开双眼、走出静室、与人同喧的襟怀。1.引用材料内容,表明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一阵见血。2.给“安静”下定义,不等同于“沉默”,然后提出观点睁眼,走出静室,与人同喧,呼应标题。2、在交流途径如此广泛的当今,我们愈发难以守住宁静的空间,却愈发渴望守住。安静带来干净,带来别无他物、独我一人的空间。梭罗筑舍湖畔,舍弃雅典执政官身份带来的喧嚣,守住了一片安静的空间,一颗平静的心;阮籍吟咏溪畔,啸歌山林,同样是为了无人打扰、自得其乐的自由,为了乱世中一点清静。守静,也为守独,守住一片心灵的净土。3、也唯有安静的、避开纷纶乱象的世界中,我们才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致虚极,守静笃”,灵感无不来自沉静无言的世界中,但我们通常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凌乱了本心,世上不缺释迦牟尼,不缺七天七夜,缺的是一棵菩提树,一片杳无人迹的静土、净土。1.当今社会,守静的重要性,引用正面例子梭罗和阮籍,他们守住一片心灵的净土;2.直击现实的我们,往往再喧嚣中迷失自我,扰乱人心。从而揭示出“守静”的重要性。组例式反用4、没有不受打扰的独立思考,何来灼见真知,何来冷静的社会氛围?静水如镜,锦鲤中游;乱潮拍岸,退去一空。日本的安静,酝酿出独到的思考,精雅的风俗。中国闹是闹了,看似百家争鸣,细看却珠玉寥寥,大多不过博采之言、附会之辞。安静,不仅让个人凝思昭达,更让社会拥有思考之风。5、然而,守心不等于离群,安静非同于沉默。熊培云认为,要在喧闹中拥有独立思考,以独立思想融入群体,闭户自专,充其量不过何晏;开牗同喧,与人论道,才能成就王阳明。同样,将自己封闭于静乐的世界,于己无益,于人无益。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才能使自己日臻完满,使社会渐趋和谐。苏格拉底在闹市中讨论,孔子在杏坛上与人宣讲,四皓入朝,谢安出山,岂非融于喧闹的襟怀?若在ISIS横行、地沟油当道,外患不绝、内忧未止的今天,我们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做个“希夷先生”,于己何益,于世何益?1.辩证地分析“安静”与“喧嚣”的关系。第四段从国与国之间辨析”安静”的重要性,层层推进,思路清晰。2.阐述守心与离群,安静与沉默的区别,然后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进一步阐述喧嚣与宁静的关系。3.最后运用反问,直击社会现实不良现象。6、闭上眼,我们应守住内心的安静,拥抱灵魂的和乐,应在无扰无涉的世界中,宁静昭达。推开窗,我们更应走向社会,走向现实,在完善自我之时,同此凉热。如此,方能无愧于天地,最终内安于本心。结尾点题,言简意赅,揭示主旨,从两个“应该”中得知在喧嚣社会中,我们要守住内心的宁静,守住心灵的一片“静”土。清净自持,淡看尘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到这句广为人知的词,总禁不住浮想之后的故事。千寻万寻终于寻到那个人了,然后呢?•然后便在阑珊的安静的角落低声絮语,远远看着那边衣香鬓影一夜鱼龙舞,远离喧嚣,恍如隔世。•当今生活中如那个车水马龙的夜晚一般的喧闹已经太多了。每逢佳节,往来拜访的客人源源不绝;杯盏相推,热闹的祝福声不绝于耳;信息不断刷新,各种说法和声音交错碰撞,呈现在眼前的信息纷纭复杂;文学界各路人士各显神通,庸俗作品企图在经典之作中鱼目混珠……然而在这样多的喧闹中,我们忽视了节日凝聚感情的本来意义,忽视了互相祝福中本应存在的真心实意,真相在众多不经考证的报道中被湮没,值得用心品读的沉淀之作被渐渐遗忘……喧嚣本是世界常态,然而当我们越来越难以在喧闹中寻找到一块清静之地时,我们开始疲惫,开始疑虑这样被裹挟在无处不在的喧闹中到底是为何。•心灵从来都需要喘息和沉淀。不论外界多么纷繁复杂如何锣鼓喧天,安静仍然应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远离了车马尘嚣,隐逸自得的王维才能够淡看红萼花发,自开自落,才能写出“犹怜青苔色,欲上人衣来”这样意蕴深长的诗句;在夜阑人静时与自己灯影相对,苏东坡得以唤起心中的哀悯和柔软,才得以带着无限温柔写下“怜蛾不点灯”;选择独居在清净的瓦尔登湖畔,梭罗得以检索自己,探索内心,写下《瓦尔登湖》给后人无数启迪。安静是一切体察和检索的必需条件,在安静中,我们才能沉淀思绪,才能懂得慈悲,才能在心无旁骛的与自己的赤裸相对中,认识自己。•当安静的可贵被遗忘,喧闹便成为了浮躁不安、华而不实之源。多少写作者在喧闹的文化市场中迷失自己,屈服于俗流,再无警世之作;多少新闻工作者追求热闹新鲜的声色资讯,而很久不曾听听那些真正需要被关注的群体的声音。喧闹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如此,寻找并坚守安静也就尤为艰难,亦尤为可贵。•任周围激流渲荡,我自静水深流。在尘世的喧嚣中,努力为自己守得一方净土,清净自持,淡看尘喧。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