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期,我与带领县农工部、农业局、旅游委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全县各乡镇,对全县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和乡村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情况。调研中发现,我县抢抓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的有利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依托“老祖宗”留下的深厚历史人文遗产和“老天爷”赐予的独特自然资源,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带动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一、xx县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情况xx县辖00镇00乡00个行政村、00个社区,总面积00平方公里,总人口近00万人。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00年全县共有贫困村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00万多人。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农家乐00户、旅游扶贫车间0家,发展旅游专业村0个,2019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达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0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00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00万元,有效带动贫困群众户均增收00元以上。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水资源、草原、丹霞地貌、石窟、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各类旅游资源丰富,我县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坚持“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保护为基”的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布局、注重特色、差异发展、助推脱贫”的原则,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扶贫产业发展和“多规合一”等要求,明确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板块特色、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指导引领全县乡村旅游高品位打造、高质量发展。同时,按照乡土化、特色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乡村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产业扶贫和群众增收。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情况。我县按照“政府统筹、资金倾斜、项目聚合”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00亿元,建成了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景区观光停车场、旅游厕所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游客接待中心00个、观光停车场00个、旅游厕所00个,全县乡村旅游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同时,与xx等一批文化旅游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xxx旅游环境提升改造等一批产业型、带动型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比如,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启动了xxx改造项目,计划采用EPC合作模式,按照“保护为主、修旧如旧、体现特色、一院一策”的原则,高标准推进古街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绿化美化、污水收集设施等建设,并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导群众以房屋产权入股,由公司统一管理经营,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畅通工程,xxx等一批通达乡村的“交通大动脉”全线打通,xx等一批重点旅游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50公里。比如,我县自筹资金建设的xx旅游环线公路,打通了xx和xxx两大景区,为沿线群众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已带动xx等村发展农家乐00户,贫困群众就业00多人。大力实施乡村生态绿化工程,以全县00个行政村、高速公路、通村道路和重点景区等区域为重点,投入资金00多万元,栽植樱花、红叶李、樟子松、侧柏等美化苗木00万株,累计造林0万亩,栽植行道树00公里,精心打造了“一条大道、两路风情、三季长绿、四时有景”的乡村旅游生态风情线。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发展情况。我县结合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旅游带贫模式,让贫困农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尝到了“甜头”。一是直接带动。对于有能力、懂经营、善管理的贫困户,通过落实政策性贷款、开展技能培训等扶助措施,动员引导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直接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截至目前,全县有00户贫困户家庭直接开展农家乐接待。二是间接带动。紧紧抓住贫困群众务工和农副产品销售两个关键因素,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农家乐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对贫困户家中有劳动力的,引导其在农家乐从事服务工作,增加工资性收入;对部分从事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贫困户,通过签订供销协议由农家乐收购,增加经营性收入。比如,依托xxx汤浴养生基地,大力发展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温泉村,培育发展温泉生态农庄、温泉旅游生态园等农家乐00户,带动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年均销售贫困户提供的食醋、粉条、土鸡、野菜等农副产品达00多万元。三是股权带动。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乡村旅游“三变”改革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资产入股,获得稳定分红。比如,依托xx镇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在xx村建成了xx等5家冷水鱼养殖小区和xxx等3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该村群众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资产入股获得分红,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00户贫困群众将00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入股到00个合作社,00户贫困群众将00亩土地入股到00个农家乐,00户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00万元。2018年xx农家乐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荣誉称号,xxx农家乐被列入全国“能人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开发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情况。我县紧扣“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要求,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着力开发度假养生、绿色生态、观光农业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依托xxx草原,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养生保健、中医药康体、户外运动等服务项目,打造形成了温泉度假养生旅游精品线路。依托xxx等景区景点,建设了xxx油菜花海观光基地,打造形成了南部乡镇绿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建成了xxx等一批集餐饮、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观光农业体验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旅游对脱贫攻坚的辐射带动效应初步显现。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情况。我县着力在“乡村旅游+”上做文章,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农业、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一是走“乡村旅游+文化”的路子。实施了xx县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人才培训开发项目,建成了xxx等创意人才实训基地,并举办00期了精准扶贫文化创意产品xx刺绣技能培训班,培训贫困群众00人次。比如,在xxx等加工点,建成了文化创意产业扶贫加工车间00家,形成了集文化旅游产品研发、生产加工技能培训、对外销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品发展链条,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截至目前,已有00多户贫困户进入扶贫车间务工,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二是走“乡村旅游+农业”的路子。深入挖掘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旅游资源价值,依托xxx等农业生产基地,扶持扶贫群众大力发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培育田园观光、民俗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野生菜、冷水鱼、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火爆,带动乡村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三是走“乡村旅游+康养”的路子。围绕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热资源和道地中药材种植优势,大力发展汤浴康体、疗养康复、中药理疗等健康养生产业,00个深度贫困村入股的xxx中药饮片生产线正式投产,xx等18个中药材种植集中连片示范点全面建成,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四是走“乡村旅游+电商”的路子。抢抓我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遇,建成了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00个,发展电商企业和网店00多家,xx鸳鸯玉、蔬菜、“三编”等产品纷纷通过电商平台走进了北、上、广等大都市。比如,xx镇每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鸳鸯玉产品00多万元,带动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6000元。乡村旅游发展宣传推介情况。狠抓乡村旅游形象整体包装策划和推广宣传,利用主题宣传片、影视植入等新技术、新媒体,通过实施品牌推介、节庆营销、投放广告、文旅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全景式、体验式营销活动,实现了精准化、高频次营销。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卫视认购、投放旅游广告产品,在《五洲之旅》《中国旅游报》等媒体上全方位推介xx乡村旅游,在周边县区、天定高速沿线设置了一系列乡村旅游宣传牌,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甘肃网等各级媒体对xx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全面宣传,连续举办了xxx文化旅游节等旅游活动,极大地提升了xx乡村旅游知名度。二、xx县乡村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研情况来看,虽然近几年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成绩突出,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群众的需求相比,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项目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大量项目资金支持,特别是发展初期都要经历“高投入、低产出”的过程。近年来,我县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利用有限的财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特别在利用社会资本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我县是国扶贫困县,县级财力有限,加之省上在这方面的项目资金较少,资金投入与旅游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但现有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游客中心、购物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系统不齐全,乡村农家乐的住宿接待档次还不高,对旅游的承载力不足。三是旅游要素发展不够平衡。我县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市场开发层次较低,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主题不够突出,大多还处在“景点+饭桌”的基础阶段,缺乏“农”的特色、“家”的感觉、“乐”的功能,缺乏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消费项目,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四是群众的思想意识还不解放。一些群众对发展乡村旅游认识还不清晰,缺乏长远的眼光,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增加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难度。多数从业服务人员是当地农民,既当管理员,又当服务员,缺乏专业管理与服务素养,缺乏接待大规模旅游团队的经验,有时留不住游客,影响了增收效果。五是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由于乡村旅游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观念超前、敢闯敢干的带头创业人才较少,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加快农村“三变”改革、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还不够快,带动更多群众增收、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还不明显。三、对xx县乡村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下一步,我认为,我县要按照省、市乡村旅游发展统一部署,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大力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助推整县脱贫摘帽。一是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抢抓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的机遇,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全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和xx镇xx村等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加快实施特色精品创建、全域产业融合、基础配套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等“四大行动”,按照“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的内涵品质和“富裕乡民、提升乡貌、留住乡愁、文明乡风”的标准要求,统筹抓好标识标牌、旅游步道、游客咨询点、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民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二是进一步打造精品线路。加快实施xxx大景区建设项目,把xx地质公园、xx林果经济产业园、xxx采摘体验区纳入大景区规划,进行综合打造、整体开发,努力把xx大景区建设成驰名陇上的黄金旅游品牌。加快xx省级森林公园开发,持续抓好南部乡镇油菜花海观光基地建设,不断做大xx生态休闲旅游品牌,着力建设xx南部生态观光后花园。启动xxx保护开发,统筹推进xxx等景区景点建设,全力打造“自由行、自驾游”精品线路。精心谋划xx等景区景点开发,开发养生保健、中医药康体等服务项目,加快培育特色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围绕xx等红色文化资源,抓好创意包装,让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焕发新活力,努力把xx打造成驰名陇上的旅游胜地。三是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xx丰富的仰韶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红色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之中,加快推进宁远文化艺术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包装打造鸳鸯玉雕、xx书画、“三编”、刺绣等特色产品,真正让文物动起来、经典活起来、产品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