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如何写时评[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作文指导如何写时评时评的文体特点“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意见,就是“时评”。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特点:针对性,实效性时评属于议论文,大都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表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一个道理。基本要求是有的放矢,及时评说,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时评的结构时评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论证要有说服力。一般情况下,叙事要根据说理的需要,与所说之理相关的部分要叙述得具体一些,突出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叙或不叙。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说理首先要观点鲜明集中。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你对某件事是赞从或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归纳起来,时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观点集中。时评属于小文章,也许你对某件事有几种看法,但也应该抓住其中某一点来阐析。不要贪多求大,切忌面面俱到。只要求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往往能出奇制胜。二、题目要能吸引眼球。没有好标题,文章再好也没人看。三、选好主题之后一定要多搜索材料。选用最精的上等原料,吸收最精彩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发挥,自然能胜人一筹。四、要注意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就不要用书面语言表达。要善于化繁为简,用形象比喻解读复杂道理。这样文章就增加了信息量和可读性。五、文章一般控制在600-1000字左右,这适合人的阅读习惯。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时评写作练习1题目】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一篇时评。五龄童一听ABC就哭2009年11月20日来源:重庆晚报一说ABC,儿子就大哭大闹。家住渝北区新南路龙湖花园的王超,最近为这事儿伤透脑筋。他不知道,是该继续逼着娃儿学英语,还是该放弃?昨日,他把5岁的儿子送到位于龙湖花园的培正逗点早教中心,希望专业人士能给一些“灵丹妙药”,让孩子开口说ABC。“英语好重要哟。”说起逼迫儿子王思洋学英语,王超显得很激动。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他想把儿子送出国读高中,英语就成了重要的一环。王超的好友周祥记得,从小王的妻子怀孕起,小两口就买来《疯狂英语》等各类碟子,天天放起听搞胎教。在11月9号儿子5岁生日那天,王超买来英语教材,正式开始手把手教孩子学英语。怎料,第一天学英语,儿子拿起字母表,到处乱扔,随便怎样教,就是不肯开口说。“还专门制定了计划表。”王超的妻子李程说,每天早上七点教英语字母,下午五点半,教写英语单词。可是,娃娃一点也不感冒,随便自己怎么教,孩子嘴里只嚷着要吃饭。下午写单词,娃儿只是在纸上乱涂乱画。根据以上新闻事件,选准角度,写一篇800以上的时事评论文章,题目自拟。时评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如下:1、从文体的本质属性上说,时评属于议论文。2、时评是对一个或一类的新闻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3、时评大多都是一事一议,也可多事一议。可以多个角度,但必须一文一主题。4、要有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文章主旨,还得鲜明而有理有据。5、时评要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意准确性和说理性。【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既然“时评”也属于议论文,那么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它的基本思路是:1、开篇引用报刊的新闻报道。【略】2、对报道进行一些解析作为过渡。【略】3、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详】4、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详】5、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详】【“五龄童一见ABC就哭”材料分析】材料所报道的内容:1、王超夫妇很重视小孩的英语教育;2、王超夫妇早早的就为孩子设计好了未来;3、王超夫妇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英语早教措施;4、五岁孩子不愿意学英语,一件ABC就大哭大闹;5、王超夫妇为孩子不愿意学英语而苦恼。审读材料应该思考的问题:1、记者报道这则新闻材料的目的是什么?A、是褒扬还是批评?(批评)B、记者对这则新闻中各个细节潜在的态度是什么?例如是否完全否定早期教育?是否认为不要学英语而要学国语?是否批评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是否批评王超夫妇的“崇洋媚外”?C、记者到底想批评什么?(批评王超夫妇的做法)D、记者通过这新闻报道想引起大家注意什么或什么样的社会反响?2、我们针对这则新闻写时评的目的是什么?A、要抓住新闻的针对性,顺时针或逆时针思考问题;B、要从个案现象联系到类似的普遍现象;要体现作文的高度和意义;C、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只是指责和批评。根据以上两点要求,我们认为:1、记者报道这则新闻肯定是批评;批评的对象不是该不该学ABC,也不是王超夫妇为孩子着想的良苦用心,更谈不上批评中国教育制度;他批评地是王超夫妇的教育方式(方法)。2、记者报道这则新闻的最终目的,是想通过这件事提醒普天之下“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在对小孩进行早期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法,否则,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3、我们就这则新闻写一个时评,目的一方面在于把这则新闻和社会类似现象结合起来,分析父母们在对小孩进行早期教育时“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即为天下父母们提出可以参考的“早期教育”方法,甚至包括对“早期教育”内容的建议。【“五龄童一见ABC就哭”写作思路举例】思路一:《不要让孩子“哭”在起跑线上》1、引述新闻材料;2、假设分析孩子“一见ABC”就哭的原因(是学ABC没学三字经吗?是反感父母的用心吗?是五岁的孩子不需要学习吗?);3、明确孩子“一见ABC”就哭的原因(父母的教育方法失误),并分析具体表现(失误一,失误二,失误三)4、联系社会类似事例和普遍现象,指出这种教育方法的危害(注意不要故意夸大,甚至危言耸听)5、针对原因提出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二、三)。提示:这种教育方法的危害(a、孩子失去了应有的欢乐童年;b、强迫会让小孩产生厌恶,久而久之,不仅仅是对英语,对学习,甚至对父母所要求做到的一切;c、强迫会让小孩产生依赖,失去自立;d、这种片面教育会影响孩子的知识结构和对世界的认知;e、甚至会扭曲孩子的人格;)解决问题的方法(a、教育要循序渐进、因时施教;b、儿童学习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c、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d、儿童学习要寓教于乐[游戏、故事、卡通、影视等];e、英语学习要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等思路二:《超前教育应该教些什么?》1、引述新闻材料;2、先分别简要褒贬新闻中的人和事(王超夫妇的良苦用心无可厚非,但那种连成年人都无法接受的“逼迫”教育方法令人生畏);3、联系社会类似的“英语热”、“钢琴班”、“奥数班”等儿童超前教育、早慧教育、特色教育的社会现象,提出评论的问题:我们的孩子该学点什么?我们的超前教育应该教些什么?4、分析问题: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品德与学识的关系、小时的习惯养成对人生成长的影响等,要举例论证。5、针对问题提出我们看法:成才先成人。写作可以参考的标题:1、不要让孩子“哭”在起跑线上2、早期教育要适度3、强扭的瓜儿不甜4、别让期望成为负担5、可怕的不是“ABC”6、早教失败你找谁?7、教育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8、“超前教育”应休矣9、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关键是抓什么?如何抓?】10、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11、超前教育应该教些什么?【“五龄童一见ABC就哭”时评写作存在的问题】立意的问题:1、胡言乱语:不学ABC,要学《三字经》;2、不懂装懂:中国教育弊端和外国教育先进;3、无视现实:丑化父母的良苦用心;4、危言耸听:学ABC就是忽视中华文化;5、信口开河:让孩子自由选择、顺其自然;篇章的问题:1、只是批驳父母做法而没有确立自己看法;2、杂而乱,缺乏统一而明确的观点;3、思路混乱,没有明确清晰地论证层次;4、过于就事论事,没有从个案到现象的联系;5、对批评过于绝对化,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6、提出自己的做法时,过于抽象笼统,有的很含糊。别让期待成为负担5岁的儿子王思洋从第一天学英语开始,不管怎样教就是不肯开口说。如今一说ABC,王思洋就大哭大闹,这令王超夫妇烦恼不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许是许多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期盼。他们把这一期盼沉甸甸地压在孩子稚嫩的肩膀。试想想,被千斤重的负担压着,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吗?从这件新闻中就可找到答案。“五龄童一听ABC就哭”,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学英语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一个5岁的孩子对“ABC”有如此大的恐惧感呢?新闻中说,这对夫妻每天早上七点教儿子英文字母,下午5点半,教写英语单词。试想想,一个五岁大的儿童本应该和同龄人一样,在玩耍中学习,可他却要每天对着字母表,按照父母的计划学英语,所以这也难怪“ABC”成了孩子眼中的怪物。主动地学习才是快乐的,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强迫性的教育方式只会使孩子原本对学习的好奇心与兴趣逐渐消磨,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严重地损害了孩子尚未成熟的心智。而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应是一种启发性教育,让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在接触各种新事物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从而使他们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形成一种快乐的主动的学习。为什么新闻中所说的父母如此希望儿子能学好英语呢?因为他们想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因此英语就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环。送子女出国留学这一现象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出国读书一定比在国读书有更好的前途,甚至有些父母到处借钱都要把子女送出国外接受教育这就形成了一种“出国效应”。其实,五岁的孩子,或许连母语也说不准,却要被强迫地学习外语,难道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更加出息?难道他们不害怕孩子以后连母语也不会说了?难道他们不害怕他们的做法会使孩子最终什么也学不会——不仅忘了母语,也学不会英语!如果结局真的这样,那么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最后,新闻中的父亲提出疑问:是该继续逼着娃儿学英语,还是该放弃?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不应该逼着娃儿学习,不能因为只为了送娃儿出国读书而学习英语,而应该让娃儿像同龄人一样,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广大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要再因你们的急切期望压得孩子喘不过气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时事评论文章。上海小学为传统违纪行为正名课堂上可插嘴睡觉晨报记者张智丽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同桌……,这些被传统课堂定义为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在虹口区幸福实验小学却被扶正,“翻身”成了学生的课堂权益。记者昨天从这所学校了解到,该校在进行小班化教育中,赋予了学生六项课堂权益,并向老师提出,“请千万不要忽视学生的课堂权益,否则你要违‘法’哟!”首个提出学生课堂权益的幸福实验小学校长俞吉祥认为,传统教学更看重老师,例如在绝大多数让其他教师学习的公开课上,所谓的优秀老师拼命地展示自己的授课技巧和功力,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却被忽视,这是不合理的。在教学中深有体会的学校德育教师瞿晓意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殿堂。课堂中要尊重孩子——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只有“人”的地位被完整确立了,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据介绍,幸福实验小学的前身——第一小学是本市最早推行小班化教育的首批市级试点学校之一。小班化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课堂权益正是从小班化教育中总结出的教学理念。俞吉祥告诉记者,学校将这一教学理念灌输给所有教师,并通过校长随机听课等形式督促教师。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要有分析论述一.叙事要简明扼要。例一:《课堂人本化》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