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典型经验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小城市,大文明。近年来,XXX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文明”作为小城市建设的推动力量,全面巩固深化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一规三会、优秀文化、环境革命、民主治理”为抓手,破旧除陈,移风易俗,为“诗画XXX”小城市注入文明“基因”。我镇连续次通过全国文明镇复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一规三会,“约”出乡风文明。以“一规三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为抓手,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倡导厚养薄葬,狠刹红白事大操大办的歪风,树立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一方面,注重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五老”人员、新乡贤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封建迷信等重点内容,开展乡风民风评议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涌现出了许小芹、姚小仙、梅吉源、袁菊仙、庞亨福等各类先进人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道德讲堂、乡贤馆等场所,构建乡风民风宣传平台,并结合宣传车、广播、微信、横幅等媒介,全方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共悬挂横幅80余幅,发放倡议书2000余份,发放《XXX镇做文明卫生新市民宣传手册》6000余册,发放《XXX镇好家风好家训故事集》600余本,出动宣传车30余次,潜移默化地将乡风文明建设渗透到群众行动中。二、优秀文化,“育”出乡风文明。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优秀文化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广大群众的道德自律和文化自信,让文化生根、让文明落地。第一是注重将优秀文化融入阵地建设。在镇文化站、和合书院、图书馆建设以及广场、公园等项目的铺装、建设中融入XXX文化元素。如在始丰文化广场建设中华“八德”雕塑小品,在镇和合书院建设中将“和合”文化通过书画、史料等实物形式展示。在村一级,把村风村训、历史人文作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板块,挖掘整理、形象物化,构建群众精神家园,引导群众文明娱乐。全镇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0家。第二是将优秀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群众。开展家风家训进学校、进礼堂、进古村、进农户等“晒家训、传家风”系列活动,借助春晚、花海节、青歌赛、乡村音乐节、天天大舞台等平台,举办农村婚礼进文化礼堂、少儿启蒙礼、节庆民俗礼仪教育、和合文化讲课、家风家训宣讲、讲文明树新风文艺演出等活动,将优秀文化讲给百姓听、演给群众看,使拒绝、抵制陈规陋习成为群众的文化认知和内在诉求。我镇的家风家训工作得到了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海燕的高度肯定。三、环境革命,“革”出乡风文明。按照“生态名县”建设要求,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工作,在全镇开展环境革命,全面整治环境“脏乱差”,弘扬生态文明。镇党委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环境革命专项奖励资金,创新推出“一路一街一支部”“一巷一弄一党员”活动,村村比、户户比、人人比,建设大花园,让村村是景区、户户是景点的意识在全镇干部群众的脑中悄然形成,该做法被《浙江日报》专题报道。如镇区三大村从党员干部到老人妇女齐上阵,扫垃圾、清死角、拆违建、补绿化,镇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市创国卫验收组的高度肯定;前山集镇区干部群众用15天时间颠覆15年面貌,公墓变公园、庭院变花园、垃圾堆变节点小品,实现了移步换景。全镇涌现出了一大批美丽宜居村庄、森林人家、旅游特色村、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环境革命已成为XXX革除陈规陋习、接轨现代文明、展示镇村风采的一面旗帜。四、民主治理,“管”出乡风文明。一方面,深化网格化管理,构建“村村有网、网中有格、格格尽责”的管理格局,使百姓诉求得到了充分关注和有效解决,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纳米”。我镇“深化网格化管理,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工作得到市委副书记吴海平的高度肯定,被列为市级试点。另一方面,在全镇农村推行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将村庄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他们摒弃陋习、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同时深化“金钥匙”调解团、民主议事团制度,推动形成干部群众沟通零距离、党员群众互相理解支持、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我镇10小时拆除紫凝地质灾害隐患点2.5万余平米建筑;35天全面完成南部新区800亩土地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