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议论文写作指导系列之一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有一个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1、扣得住•(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2、分得开•(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3、排得顺(小到大,个人到家庭到社会)•(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并列式分解1、并列分解“是什么”(概念分析法)2、并列分解“为什么”(因果分析法)3、并列分解“怎么样”(条件分析法)1、并列分解“是什么”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下这样分解: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方法点拨思考:现实生活、社会观念、历史典故例1、脸。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简称为“类”。•例2:勇敢:•a勇敢是(面对——的————|并不是————)•b勇敢是(面对——的————|并不是————)•c勇敢是(面对——的————|并不是————)1、现实生活:成绩、批评、责任2、社会观念:不公、权威、众人3、历史典故:临危受命、屡败屡战、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冒死直谏、独善其身课堂练习•理想:•a理想是(现实生活层面)•b理想是(社会观念层面)•c理想是(历史典故层面)2、并列分解“为什么”这是因果关系的分解,是在提出中心论点后,从不同的侧面来阐释。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例:2006年湖南高考《谈意气》3、并列分解“怎么样”这是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进行分解,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注意: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