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辩证法》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概论》大纲2014年5月第一讲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科性质和历史发展,尤其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哲学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科学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观、科学技术异化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方面。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建制化过程,突出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和价值取向,强化了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理论教育功能,形成了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案例分析】【思考题】【参考书目】第二讲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人类自然观是如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演化,重点理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一、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自然界可分为广义的自然界和狭义的自然界,广义的自然界指整个宇宙,即整个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社会也是广义自然界的一部分。狭义的自然界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界,是就狭义自然界而言的。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包括两个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一是存在着的“是什么”,二是“如何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回答第一个问题,以关于自然界的系统方式和运动形式的理论回答第二个问题。(一)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自然界的系统性:是指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物质客体。系统既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也是物质间普遍联系的基本方式。自然界的层次性:不同的层次是相互区别的,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物质的承担者和自身的规律。不同的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低层次是高层次的基础,高层次的运动规律不同于低层次的动动规律,又依赖于低层次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物质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对重要性质。稳定性的存在,使人们能够对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从各个角度进行考察;可变性的存在,则使自然界的演化(进化或退化)成为可能。(二)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自然界是一个历史过程,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自然界中除了运动着、变化的物质之外,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无论总星系、天体、地球的演化或生命的进化,都是以要素方面或结构、功能方面的新旧交替为标志的。这种新旧交替有不可完全逆转的性质。刻画这种性质的概念就是不可逆性。不可逆过程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自然物在演化中会有两个方向:进化方向和退化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辩证统一,构成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演化图景。二、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第二,形而上学性。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第三,不彻底性。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四)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此时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与环境抗争,应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获得自然界现成的产品;此时的生产基本上只有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几乎没有物质生产。如此,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远未超出自然的恢复能力,几乎像其他动物一样把自己消融于大自然之中,使得整个生态基本上呈现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极生态相。对自然来说,此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但是,对人来说,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只是表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盲目地、动物式地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受自然主宰;只能通过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祈求大自然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由此形成以自然神话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拜物观念。农业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的。总的来说,自然的制约是主要的,但是,人的作用开始有了彰显。农业文明阶段,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特性,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机制,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使用的物质资源主要是水、阳光、土地,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风力、水力、畜力等,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属犁。由此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是“生物型”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况且那时的环境包容能力强,所以在那一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没有激化,人和自然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的。工业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时期,人在破坏着自然,同时也在寻找自己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改造、修复自然。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理性获得高度弘扬。在机械论哲学和科学的作用下,自然的历史性和复杂性被简单取消,自然成了一个没有经验、没有情感、单调的存在,不具有自我维护、完善自身的功能。人类成了一个神性的、无畏的存在。自然在人类面前不再神秘,而是充满秩序的图景,人类在自然面前也不再毕恭毕敬。既然自然界缺乏任何经验、情感、内在关系,缺乏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志、目的;既然动植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不能感受痛苦;既然自然客体没有内在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以它就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而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被加以利用、改造、操纵、处理、统治的对象,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