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论色彩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应用汉语言文学0602王丽琴指导教师张艳梅摘要:文章首先对张艺谋的电影作了简单评价,然后指出其电影的主要特点是色彩强烈。具体拟从他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英雄》等影片为例来分析色彩在电影中的应用及所起的作用。关键词:色彩;电影;应用;OnthecoloroftheZhangYimoufilmWangliqinInstructor:zhangyanmeiAbstract:Thisarticlefirstbrieflyevaluateafilm,andthenpointoutthefilm'smaincharacteristicisthecolorstrong.SpecificplansfromhisRedSorghum,RaisetheRedLantern,MyFatherandMother,Heroesandotherfilmsasanexampletoanalyzetheapplicationofcolorinthefilmandtherole.Keywords:Color;Film;Application;2目录一、张艺谋电影的评价…………………………………………………………1二、色彩在张艺谋电影中的作用………………………………………………2(一)利用色彩形成影片的整体基调并调节影片的整体氛围…………2(二)以色彩表现人物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3(三)利用色彩体现时空的转换…………………………………………4(四)将色彩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影片的主题…………………………5三、结语…………………………………………………………………………7注释…………………………………………………………………………7参考文献……………………………………………………………………7致谢…………………………………………………………………………83论色彩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应用汉语言文学王丽琴指导教师张艳梅张艺谋的电影可谓是中国电影界的宠儿,就连对张艺谋电影的评价,也向来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虽然说是毁誉参半,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喜欢势必也会有人讨厌,但是,张艺谋的电影却完全不理会众人的议论,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它反而一路向国际影坛高歌猛进,在国际、国内的电影节上不断提名、得奖。“老谋子”也一举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言人,只要是被他选中的演员,都无一例外的一举成名,从巩俐、章子怡,到董洁,再是李曼,甚至是小林妙可,哪一个不是家喻户晓,大紫大红?尽管如此,众多批评者仍然见仁见智:“故事太弱,人物单薄,让眼睛兴奋,让大脑休眠”,“(《英雄》)一出肥皂剧,外表令人爱慕,可实际空空如也。”“一方面是色彩和画面的绚丽和灿烂;另一方面则是人物的苍白和符号化”○1等。虽然人们对张艺谋的电影有弱化故事内容、刻意堆砌画面的批评,但也正因为张艺谋在电影中对色彩的成功运用,才使他收获良多。他对自己影片中所表现的色彩艺术也丝毫不谦虚,正如他自己所说:“两年以后,你会把《英雄》的故事都忘了,但一些画面你会记住,你会记住那些颜色:在漫天的黄叶中,有两个红衣女子在翻卷打斗,水平如镜、美丽的湖面上,有两个男人在水面上像鸟和蜻蜓一样飘忽,交流武功……”○2由此可见,张艺谋电影的主要特点就是色彩强烈了。俄罗斯画家列宾曾说“色彩即感情”,这句话,相当准确地概括出色彩与人类情感表达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张艺谋他甚至将色彩称作“精神色彩”。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之一的他极为注重电影中的造型艺术,惯于使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强视觉效果。也许是出于摄影专业的惯性,他对色彩的运用分外青睐,尤其是在他电影拍摄的早期,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痴迷与偏执的地步。张艺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经说过:“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原素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上摄影课时,老师告诉我们,构成电影造型有四大要素:色彩、光线、构图、运动。我自已认为,从生理上说,色彩是第一性的,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波动。”○3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的确,色彩不再是电影视觉盛宴的附属品,而是被赋予了某种意味,更确切地说是表达出一种意境,一种可以触达至观众心灵的利剑。那么,在中国电影的色彩运用中,张艺谋无疑是“领航之人”了。他拍摄的影片,色彩运用得都很成功,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我的父亲母亲》再到《英雄》,他都通过独特的色彩艺术烘托影片主题所需的情感基调和氛围,使之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经说过:“电影,只有在其变为彩色的时候,才能够获得形象与音响的有机统一的彻底胜利。只有到那时,4我们才能够为旋律的最细微的曲折处找到美妙的视觉等价物。”○4由此可见,色彩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本文拟从张艺谋的几部影片出发,来具体分析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及所起的作用。一、利用色彩形成影片的基调并调节影片的整体氛围。《红高粱》是张艺谋的导演处女作,他大胆运用了色彩的特殊的审美价值,使用了红色这一极其明艳强烈饱满的颜色,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红色的世界。影片以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张扬人性的红色为它的整体基调,片中那种自始至终的红让人热血沸腾,有力地渲染出那种充溢的野性。红高粱、红棉袄、红花轿、红盖头、红被子、红剪纸、红对联、红辣椒、红火焰、红太阳、红鲜血以及红高粱酒等等红色的造型艺术无不呼吁着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坦坦荡荡的生命观,热情礼赞了生命的美好,张扬了生命的野性与韧性。影片开头就是年轻漂亮富有青春活力的“我奶奶”那张充满生命的红润的脸,然后就是占据整个银幕的红色盖头,以及那顶鲜艳到要滴出水来的红轿子,似火焰般的红高粱酒,铁铮铮、血淋淋的人肉,到影片结尾日全食后那漫天遍地的通红……从头到尾,自始至终,整部影片被红色所覆盖。极为偶尔的色彩转换也是天空的湛蓝和高粱地的金黄。在中国,红色传统上表示吉祥、喜庆,比较张扬、热烈、奔放,能给人一种温暖、和谐、活跃的感觉,象征着太阳、火焰,代表了中国人最深层的原始个性:热情豪放、肆意张扬,正适合表现《红高粱》中敢爱敢恨、张扬生命、狂放不羁的生命态度。红色又暗含了性的意味,高粱地里“野合”一场戏,就借助红色表现了这一欲求,使人性的原始欲望在漫无边际的红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无边无际血海般狂舞不止的红高粱地里,“我奶奶”全身都是红色的,“我爷爷”身上赤裸的皮肤也是红色的,两团红色在“我爷爷”踩踏出来的圣坛上疯狂纠缠,使压抑已久的人性得以释放。高粱杆上闪烁的红色阳光以及漫天飞舞的高粱都见证了“我爹”生命的诞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的结尾,“我奶奶”被日本鬼子击中,腥红的鲜血汩汩流淌,“我爹”稚嫩的童音在画面前回荡不绝,之后画面便是一片血红,甚至连同成片成片的高粱地,此时也早已浸泡成了一片血海,然后是日全食,天地相连,一片腥红,陈尸狼籍,世界像是只有红色了,一切都是红的,像血一般红,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高粱,世界一片血红色。整个电影画面单单被一种宽阔、宏伟、壮烈的红色所笼罩,将“我奶奶”的死亡升华为了一种壮丽的美,使红色又进一步构成了影片的感情基调。如果说之前借助红色是为了表现人的原始欲望,那么这里的红色,铺天盖地的红色却是为了表现“我奶奶”牺牲的悲壮、崇高与庄严。或者说这里的红色还表现了导演对日本人对生命无情摧残的憎恨与敌对。当然,张艺谋在拍摄《红高粱》时,并不单单只用了红色这一色调。在影片中,红色只是构成影片整体基调的色彩主调,在这一主色彩下,他还运用了不同的色调组合,以便调节影片的整体氛围,做到有松啊有紧,有张有弛。《红高粱》的整体基调是红色,但影片并没有一味采用这种色彩,而是注意在影片中安插了几段蓝色调的片段,以此来达到调节影片整体氛围的目的。比如罗汉死后的一个画面:罗汉不幸被日本鬼子残酷杀害,在他死后的一个夜晚,深蓝色的夜幕中,一轮明月静静地躺在那里,那么耀眼,5那么安静,那么神圣,但也正是那份安静才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影片中为数不多的蓝色调段落却在影片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二、以色彩表现主观情感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指出,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在银幕上复制物质现实的愿望,正所谓“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5由此可以知道,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色彩即语言,色彩即思想,色彩即情绪,色彩即情感,色彩即节奏”。○6确实,色彩能够为电影画面注入一定的情感,以便烘托视觉要素的表现力。所以色彩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它能够表现人物的主观情感和心理活动。从《红高粱》中,不难看出张艺谋对色彩的驾驭能力是很强的,这在接下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也可见一斑。《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但原著里并未出现时明时暗的大红灯笼,这就是张艺谋在电影中常常使用的独特造型,正如《菊豆》中大红大黄的彩色染布条也并非刘恒《伏羲伏羲》中的创意。幽深、牢笼般的深宅大院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故事发生地。点灯、吹灯、灭灯、封灯,一成不变的仪式在那个没有丝毫生气的陈家大院中每天上演,重复又重复。在这里,橘红的灯笼并不单单只是作为性占有权的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化身,只要前一天晚上在哪院点灯、捶脚,哪院就可以在第二天点菜,这是表现人与生俱来的敌对,极力展现人性的“恶”。点灯、捶脚是陈府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规矩,这个仪式的真实性尽管有待考证,但是代表性和象征性却很强,象征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整个“暂时做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7的历史。在喜庆、吉祥、光明的假相下,大红灯笼成为了一个悲剧的象征,暗含了在中国封建社会下人的虚伪、阴暗、丑恶乃至病态的心理。《大红灯笼高高挂》选用强烈明艳的红色尤其是红灯笼来组织空间造型,并通过生理反映对人造成一种极不舒服的心理冲击,在幽闭的深宅大院里,导演借助红色来否定扭曲的生命,透过铺天盖地的红色来展现它所散发出来的腐朽的美丽气息和血腥的灾难气息及无可避免的绝望气息。这在影片的末尾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深蓝色的深宅大院里挂满了大红色的灯笼,俯瞰过去,却俨然一副葬人的棺材。影片中的深宅大院是传统的铁屋子的意象,代表着封闭、森严、坚固,表达了对封建主义的厌恶与憎恨,俯拍的视角又使陈府显得幽长、封闭、凄清。采用的灰、红、白三色交叠运用形成了凝重冷寂、幽闭窒息的氛围,深蓝色的陈家大院里挂起大红灯笼,橘红的灯笼里又隐隐泛带出淡黄色的亮光,四位太太正在为自己的“性”福生活而费尽心思,相互算计。四太太颂莲为了她的笛子而去雁儿屋子里搜找的那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当她硬推开门的那一刻,霎时,一片红光铺天盖地地席卷了四太太的整个脸庞乃至整个身体,因为她本身也穿了一身红,然后画面切换到屋子的摆设,五个贴着胶布的破红灯笼泛着幽深的红色出现在观众面前,把整个银幕映照成一片幽红,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直到四太太发现那个写着她名字的扎满针的布娃娃,她颤抖的身体和双手出卖了她,那一刻,她是极度痛苦的,“你想咒我死啊?”咬牙切齿的一句话,饱含了怎样的痛苦与绝望?拼命地6扑过去,揪她的头发,死命的疯狂的撕打,整个画面,除了左边小半扇黑色的门就是整片昏暗的红了。委屈的哭喊,颤抖的身体,暗红的色调,怎样的一幅让人心疼与压抑的画面呵!颂莲身上的红衣服本来是一种极其明亮又充满活力的色彩。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她和大太太的儿子相见的那幅画面中看出来。她穿着鲜艳的红衣裳,那么漂亮,那么光鲜夺目,他也穿了大红的衣裳,他和她年龄相仿,男的英俊潇洒,女的聪明漂亮,本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然而,命运却安排她做了他父亲的四太太。红色代表的是喜庆是热闹,然而在这幅画面中穿红衣裳则暗含了讽刺的味道。她的手是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