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课程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景德镇陶瓷学院《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650万件汤盘液化气隧道窑设计学号:2姓名: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二○一二年十月十四日1.前言陶瓷工业窑炉是陶瓷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设备之一,对陶瓷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成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或直接把电能转变成热能,以满足制品焙烧时所需要的温度,在期间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赋予制品各种宝贵的特性。因此,在选择窑炉时,为了满足陶瓷制品的工艺要求,应充分了解窑炉类型及其优缺点,考察一些与已投入生产的陶瓷厂,然后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和必要的技术论证,方可定之。判断一个窑炉好坏的标准,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能满足被烧成制品的热工制度要求,能够焙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陶瓷制品。2.烧窑操作要灵活,方便,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市场多变的要求。3.经济性要高。包括热效率要高,单位产品的综合能源消耗要少,炉龄要长。4.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劳动生产率高。5.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小,环境污染小。以上几点,其中能否满足所烧制品的热工制度要求,是衡量陶瓷窑炉性能好坏的重要技术指标。实际生产中,往往是力求使制品被烧使窑内温差尽量减少,它是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关键所在。隧道窑是耐火材料、陶瓷和建筑材料工业中最常见的连续式烧成设备。其主体为一条类似铁路隧道的长通道。通道两侧用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砌成窑墙,上面为由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砌筑的窑顶,下部为由沿窑内轨道移动的窑车构成的窑底。隧道窑的最大特点是产量高,正常运转时烧成条件稳定,并且在窑外装车,劳动条件好,操作易于实现自动化,机械化.隧道要的另一特点是它逆流传热,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使废气排出的温度只在200°C左右,又能利用产品冷却放热来加热空气使出炉产品的温度仅在80°C左右,且为连续性窑,窑墙,窑顶温度不变,不积热,所以它的耗热很低,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陶瓷,耐火材料制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设计任务书一、设计任务年产650万件汤盘液化气隧道窑设计二、原始数据(一)汤盘1.汤盘坯料组成(%)2.产品规格:9英寸,0.4kg/块3.入窑水分:〈3%4.产品合格率:95%5.烧成制度:烧成周期:16小时,最高烧成温度:1320℃(温度曲线自定)6.窑具:SiC棚板、SiC支柱,尺寸自定(二)燃料液化气H2CH4C2H6C2H4C3H8C3H6C4H10C4H8C5H12C5H10Qnet(MJ/Nm3)1065161515281013110(三)夏天最高气温:38℃SiO2Al2O3CaOMgOFe2O3K2O+Na2OI.L69.2019.960.870.490.883.125.483.窑体主要尺寸的计算为减少窑内热量损失,提高热利用率,根据原始数据所给的清洁燃料液化气,直接用明焰裸烧,并结合装载制品9英寸汤盘的重量大小,选定全耐火纤维不承重型结构窑车:棚板、支柱均为碳化硅材料,以降低蓄散热损失,考虑到全窑最高烧成温度为13200C,故碳化硅材料选用SiC50%,体积密度2.2g/cm3,最高使用温度14000C,导热系数计算式5.23-1.28×10-3t)。棚板规格:长×宽×高:360×360×10(mm)棚板质量=310×310×10×10-6×2.2==2.11Kg支柱规格:长×宽×高:50×50×100(mm)支柱质量=50×50×100×10-6×2.2=0.55Kg3.1窑内宽的确定3.1.1汤盘规格9英寸,9英寸=22.86cm=228.6mm,400g/每块,胚体高度定为20mm。考虑烧成收缩为9%,则:坯体直径尺寸=产品尺寸÷(1-烧成收缩)=228.6÷(1-9%)=250(mm),坯体高度尺寸=产品尺寸÷(1-烧成收缩)=21.97(mm)3.1.2汤盘码放方法采用窑车上设置棚板并7层码放,每块棚板放置一个汤盘坯体。棚板设置规格为:5×6(其中5表示行数,6表示列数),相邻棚板间距为10mm,最底层四周棚板与垫板相距为15mm,每块棚板采用三个支柱,连线成等腰三角形。上下层棚板间距由支柱高度决定,为100mm。3.1.3窑车尺寸确定车长=310×6+10×5+15×2=1940mm车宽=310×5+10×4+15×2=1620mm窑车架高223mm,窑车衬面边缘用四层的轻质砖共4×65+4×2=268mm,在窑车的中部填充硅酸铝纤维折叠棉块上铺1层含锆纤维毡。窑车总高为:223+268=491mm3.1.4窑内宽的确定隧道窑内宽是指窑内两侧墙间的距离,包括制品有效装载宽度与制品和两边窑墙的间距。窑车与窑墙的间隙尺寸一般为25~30mm,本设计中取用30mm,则热窑内宽:B=1620+30×2=1680mm全窑宽(两侧外墙之间的距离,没有包括钢架):根据窑墙所选的材料材在预热带、冷却带单侧窑墙厚度为405mm,烧成带单侧窑墙厚度为455mm,故,预热带、冷却带全窑宽=405×2+1680=2490mm,烧成带全窑宽=455×2+1680=2590mm。3.2窑长的尺寸确定窑车每层装载制品数为5×6=30件,共7层,故每车装载制品数为30×7=210件,干制品质量400g,则每车装制品质量为400g×210=84kg,装窑密度g=每车装载件数/车长=210/1.94m=108.24件/m94.121095.0163302410650244gKDyGL127.69mG—生产任务,件/年;L—窑长,m;—烧成时间,h;K—成品率,%;D—年工作日,日/年;g—装窑密度,件/每米车长。窑内容车数:n=127.69/1.94=65.82辆,取整数66辆,此时窑长=66×1.94m=128.04m。该窑采用钢架结构,设进车和出车室各2m,故全窑长取132.04m,分为64个标准节,每节长2000mm。根据烧成曲线,各带烧成时间与烧成周期的比值,预热带取20节,烧成带取19节,冷却带取25节,则各带长及所占比例为:预热带长=2×20=40m占总长的31.3%烧成带长=2×19=38m占总长的29.7%冷却带长=2×25=50m占总长的39.0%3.3窑内高的确定为避免烧嘴喷出的高速火焰直接冲刷到局部制品上,影响火焰流动,造成较大温差,窑车台面与垫板间、上部制品与窑顶内表面之间都设有火焰通道,其高度(大于或等于烧嘴砖尺寸):棚板下部通道取230mm,上部火焰通道取239mm。因此,窑内高初定为:230+7×10+6×100+239=1139mm由于具体的高度确定还跟选择的耐火砖尺寸厚度的整数倍有关,通常耐火砖厚度取65mm,所以高度方向上耐火砖块数=1139/65=17.52,取18块,则高度为:18×65=1170mm,灰缝:18×2=36mm,则预热带、冷却带窑内高:1170+36=1206mm,对于烧成带,内高增大一块标准砖的宽度134mm,所以内高=1206+134=1340mm全窑高(轨面至窑顶外表面):在内高的基础上加上窑车高,预热带、烧成带为1206+491+350=2047,烧成带为1340+491+450=2281mm。4.烧成制度的确定4.1温度制度的确定表4-1温度制度温度(0C)时间(h)烧成阶段升(降)温速率(0C/h)20---3002.0预热带140300---6002.0预热带150600---9002.0预热带175900---13203.0烧成带1401320---13201.0烧成带(高火保温)01320---8002.0冷却带(急冷带)260800---4002.0冷却带(缓冷带)200400---802.0冷却带(快冷带)1604.2烧成温度曲线图4-1烧成温度曲线5.工作系统的确定5.1预热带工作系统的确定预热带共20节,其中第1~7节为排烟段,第1节两侧墙设置一道气幕,喷入由冷却带抽来的热风,并在窑头上部设1对排烟口,后半节下部各设1对排烟口第2节上部也加设1对排烟口,目的是使窑头气流压力自平衡,以减少窑外冷风和向内侵入,其余每节在下部(棚板通道处)各设2对排烟口。为方便调节预热带温度,在第7~13节上部设置喷风管,每节设3根,一侧2根另一侧则设置一根,反复交替,两侧墙的喷风管成交错布置,这样有利于调节该段温度制度,也能有效搅拌预热带断面气流,达到减小预热带上下温差的目的。为提高预热带后段下部制品温度,进一步缩小预热带后段的上下温差,在13-20节下部设置高速调温烧嘴,每节设3只,高度就设在窑车棚板的下部通道上,两侧墙则交错布置,两侧墙交替设置与喷风管设置相似。5.2烧成带工作系统布置第21~39节烧成带,第21、22节与预热带一样,仅在下部设置3只烧嘴,而从第23节开始,每节上下均布有高速烧嘴,上部设置2只,下部设置3只,上下两侧墙均呈交错布置,这样有利于烧成带温度制度的调节。5.3冷却带工作系统布置冷却带按照烧成工艺分成三段:第40~45节为急冷段。该段采用喷入急冷风直接冷却方式,除急冷首节(第40节)只在后半节设冷风喷管(尺寸67)(上设3对,下设2对)外,其余每节上部设5对冷风喷管,下部设4对冷风喷管,上下喷管交错设置。第46~53节为缓冷段。第48节到50节的侧墙设置二段段间冷壁,每两节作一段,顶部设有不锈钢间冷风箱,间冷壁及间冷箱均设有调节闸板,可根据需要调节抽热风量。第54~64节为快冷段。为加强出窑前的快速冷却,在该段55~61节布置冷风喷管,直接鼓人冷风,每节6对——上部3对,下部3对。5.4传动系统由窑车连续性传动,原理:由于螺旋杆上的活塞在油压的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向前前进,推动窑车在窑内运动。5.5窑体附属结构5.5.1测温孔及观察孔测温孔及观察孔在烧成曲线的关键处设置测温孔,低温段布稀点,高温处密点,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窑内各段的温度情况。观察孔是为了观察烧嘴的情况。5.3.2测压孔压力制度中零压面的位置控制特别重要,一般控制在预热带和烧成带交接面附近。若零压过多移向预热带,则烧成带正压过大,有大量热气体逸出窑外,不但损失热量,而且恶化操作条件;若零压过多移向烧成带,则预热带负压大,易漏入大量冷风,造成气体分层,上下温差过大,延长了烧成周期,消耗了燃料。本设计以观察孔代替测压孔。5.3.3膨胀缝窑体受热会膨胀,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因此在窑墙、窑顶及窑底砌体间要留设膨胀缝以避免砌体的开裂或挤坏。本设计窑体采用装配式,每隔几米留宽度为50mm的膨胀缝,内填矿渣棉。各层砖的膨胀缝要错缝留设。6.燃料燃烧计算6.1空气量所用燃料为液化气,其组分如下表所示:在已知燃料组成的情况下,可根据《硅酸盐热工基础》中相关的燃烧反应式列表计算的方法,较为精确地求出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生产烟气量及烟气组成。1m3液化气燃烧的理论空气需要量L0为:2330222113L=4.76C()10(/)2242nmmOHnCHHSOmm将数值代入公式得Lo=22.06(33/NmNm)取空气过剩系数为α=1.2,则实际需要空气量为:V=α×0L=1.2×22.06=26.472(33/NmNm)H2CH4C2H6C2H4C3H8C3H6C4H10C4H8C5H12C5H10Qnet(MJ/Nm3)10651615152810131106.2烟气量烟气量根据《硅酸盐热工基础》知识用公式计算得,理论燃烧产物生产量V0为:02m2222201()H2+N+H0.792100nmVCOHnCHSCOHOL将数值代入公式得V0=23.767(33/NmNm),实际燃烧产物生产量Vn为:2m222220121()H2+N+H()0.001242100100nnnmVCOHnCHSCOHOnLgL将数值代入公式得Vg=28.179(33/NmNm)6.3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计算公式:ggaaarrdthcVLtctcQt式中cr、ca、cg—燃料、空气及烟气的比热容,℃)3/(NmkJ;La—一定空气消耗系数()下的单位燃料空气消耗量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