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流动资产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学习目标7.1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7.2应收账款管理模型7.3存货管理——经济订货批量决策模型本章小结目录学习目标流动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在掌握流动资产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运用Excel工具建立和使用具体的流动资产管理模型,包括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应收账款管理模型和最优订货批量模型等。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持有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现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选择的过程。通过现金管理,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对于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降低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本:1.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2.管理成本3.短缺成本7.1现金管理——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模型7.1.1成本分析模式模型◦1)成本分析模式中持有现金的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计算,可以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2)成本分析模式模型及应用7.1.2存货管理模式模型◦1)存货管理模式概述假设:假设不存在短缺成本。相关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证券转换成本。基本公式平均现金持有量的确定转换次数的确定例如,全年现金需要量为1000万元,现金持有量为100万元。注意现金需要量1000万元是假定以有价证券的形态存在的,当需要现金时,卖出有价证券100万元获得现金100万元。等这100万元现金消耗完了,再卖出有价证券100万元,获得现金100万元。全年的转换次数=1000/100=10次。也就是现金需要量除以现金持有量。成本确定式中,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每次证券变现的数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为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基本公式根据前面的结论,当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持有量。因此,令机会成本等于固定性转换成本,就可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型:【例】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2)存货管理模式模型的应用7.1.3最优决策分析工具——“规划求解”7.2应收账款管理模型7.2应收账款管理模型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出售商品、物资和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向购货单位收取货款的权利和因其他经济关系应向有关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和待摊费用等。要讨论不同的赊销策略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首先应该测定各种因素的变化同经济效益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制定赊销策略时,将各种相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或收紧,然后考虑企业销售收入和成本的相应变化,这种方法称为增量分析法。如果增量分析的结果为正,则方案可行,否则,方案不可行。7.2应收账款管理模型增量分析的基本公式为:(1)信用标准变化对利润的影响δP=新方案销售额增减量*销售利润率(2)信用期限变化对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影响δI=((新方案平均收账期-原方案平均收账期)/360*原方案销售额+新方案平均收账期/360*新方案增减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7.2应收账款管理模型(3)信用标准变化对坏账损失的影响δK=新方案销售额增减量*新方案增加销售额的坏账损失率(4)现金折扣变化δD=(原方案销售额+新方案增减销售额)*D*新方案的现金折扣率其中,D为新方案取得现金折扣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7.2应收账款管理模型(5)赊销策略变化带来的净收益Pm=δP-δI-δK-δD根据以上公式,下面具体讨论应收账款赊销分析模型的建立。(1)建立基本数据区域。(2)输入公式计算。7.2.1应收账款管理概述◦1)应收账款管理目标◦2)应收账款的成本持有原因:商业竞争;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相关成本: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和新增固定成本。评价: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2)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3)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3)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确定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率等。基本表现方式为2/10,N/30“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1)首先明确两个概念非信用成本包括变动成本与现金折扣成本。信用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与坏账损失、收账费用。(2)决策原则选择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的方案。(3)有关计算公式①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额-非信用成本=年赊销额-现金折扣-变动成本=年赊销净额-变动成本②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信用成本前收益-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4)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型某企业预测的2007年赊销额为36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C.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为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百分比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下表。信用条件备选方案表ABCn/30n/60n/90年赊销额36003960420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30609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0÷360×30=3003960÷360×60=6604200÷360×90=1050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300×60%=180660×60%=3961050×60%=630坏账损失/年赊销额2%3%6%坏账损失3600×2%=723960×3%=118.84200×6%=252坏账损失收账费用3680144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根据上表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三个方案中,B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选择B方案。仍以例所列资料为例,如果企业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在B方案的基础上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D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率降为1.5%,收账费用降为4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有关指标可计算如下: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10+15%×20+(1-60%-15%)×60=24(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960÷360×24=264(万元)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264×60%=158.4(万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58.4×10%=15.84(万元)坏账损失=3960×1.5%=59.4(万元)现金折扣=(3960×60%×2%)+(3960×15%×1%)=53.46(万元)(差额分析法)[例]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2400万元,其信用条件:N/30,变动成本率为65%,资金成本率为2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C)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相关信息见表:项目ABC年赊销额240026402800坏账损失率2%3%5%收账费用244056评价:计算B方案1.相关收入=2640(万元)2.相关成本①变动成本=2640×65%=1716(万元)②坏账损失=2640×3%=79.2(万元)③收账费用=40(万元)④机会成本=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747.6(万元)同理可计算A和C方案相关损益为742万元和693万元。重点:机会成本计算万元2.57%20%65603602640[例]仍按上例,如果企业选择了B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D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率降为2%,收账费用降为30万元。应收账款平均收现期=60%×10+15%×20+25%×60=24(天)(1)相关收入=2640(万元)(2)相关成本①现金折扣=2640×60%×2%+2640×15%×1%=35.64(万元)②变动成本=2640×65%=1716(万元)③坏账损失=2640×2%=52.8(万元)④收账费用=30(万元)⑤机会成本=88.22%20%65243602640(3)相关损益=782.68(万元)(万元)88.22%20%652436026407.2.2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模型7.2.3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动态分析模型◦1)赊销策略决策模型◦2)收账政策分析模型收账政策的制定信用政策由三部分构成: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企业针对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收账政策决策的原则收账总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年收账费用)最低。收账政策的确定已知某企业应收账款原有的收账政策和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如表8-8。假设资金利润率10%,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两种方案的收账总成本如表。收账政策备选方案资料项目现行收账政策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年收账费用(万元)90150应收账款平均账天数(天)6030坏账损失占赊销额的百分比(%)32赊销额(万元)72007200变动成本率(%)6060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项目现行收账政策拟改变的收账政策赊销额7200720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3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7200÷360×60=12007200÷360×30=600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1200×60%=720600×60%=360收账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720×10%=72360×10%=36坏账损失7200×3%=2167200×2%=144年收账费用90150收账总成本378330计算结果标明,拟改变的收账政策总成本低于现行收账总成本,因此,改变收账政策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7.3存货管理——经济订货批量决策模型7.3.1基本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是指企业的生产和供应条件一定时,有关存储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按存储量与其有关经营费用的相互关系,成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订货成本,主要指与订货次数有关的手续费、差旅费、行政管理费和运输费等。二是存储成本,主要包括占用储备物资所支付的利息、仓库设施折旧、维修费、物资存储过程中的合理耗损等1.经济批量控制基本模型如果满足一定的假设条件:企业的存货年需要量和日消耗量是均衡的,从货物发出到货物到达所间隔的时间是固定的,且每批货物均一次到达,不考虑数量折扣以及不会发生缺货。存货的经济批量的原理是:与存货储备直接相关的两种费用,即订货费用和保管费用的变动习性不同。每一订购费用和每一种商品的单位保管费用都是常数,订购费用与订购次数成正比;保管费用与订购次数成反比。设T为年成本合计,即年订货成本和年储存成本之和,则:T=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Q/2)*C+(D/Q)*K其中,Q为订货批量,平均储存量相当于订货批量的1/2;C为单位数量存货的年储存成本;D为货品的年度采购总量;D/Q为订购次数;K为每次订购的订货成本;Q/2*C为储存成本,即保管费用;D/Q*K为订货成本,即订货费用。对上述公式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得出:(1)最优订货批量Q*=SQRT(2KD/C)。(2)每年最佳订货次数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