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第一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神话世界观宗教世界观哲学世界观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的关系问题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一)物质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德谟克利特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牛顿物质=原子“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物质=客观实在性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观实在性个性部分共性共性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一、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多元论主观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客观精神精神唯心主义一元论物质精神二元论物质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客观知识世界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也。——求知是人的本性,可以被探索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可知论代表荀子休谟(1711-1776)不可知论代表康德(1724-1804)辩证法形而上学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坚持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德谟克利特一切皆变,无物常驻。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2.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王夫之)静者动也,非不动也。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绝对性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过去、现在、将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尸子佛教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久,合古今旦暮。”墨子过去现在将来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古人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1/21/41/8……广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时空随着物质运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爱因斯坦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证明,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同物质运动速度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它们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沿运动方向的空间长度就会缩短,而物体内部变化过程的时间持续性就会延长“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苏格拉底(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理解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自在自然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人类自然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的有机系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构成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主要表现(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狼孩卡玛拉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高等动物的感觉和理到人类的意识意识形成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无机物反应特性物质岩石风化空谷回音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细胞膜葵花向日食人草高等动物感觉心理大脑警犬破案马做算术人意识人脑谈虎色变苹果与万有引力物质在本质上都有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的特性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古人类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语言文字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想象F=GM1M2/R2万有引力定律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生理活动的作用苏武牧羊1、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案例:永动机拔苗助长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坚持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辩证统一•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科幻小说《西洋》刘慈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意识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物质性的表现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事物的普遍联系“猫羊可相及”猫一田鼠一丸花蜂一三叶草一羊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方法论意义条件性(二)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原有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事物相互作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新事物: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不是现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和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Why?How?Where?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属性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相互差异相互排斥相互克服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为发展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第三,同一性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含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世界上决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白马非马”吗?公孙龙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1、质、量、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等动物。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冰水汽50C0C100C度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1.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的两种情形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甲醚分子结构式乙醇分子结构式V≥7.9公里/秒V≥11.2公里/秒V≥16.7公里/秒卫星小行星银河系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五四运动(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在事物存在的因素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