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仁义礼智信的传承和发展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言无反覆、诚实不欺。培养“仁义礼智信”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需求。在古代,孔子、孟子和董仲舒对这“五常”的提出做出了贡献,在两汉后,“五常”的价值观念就成了儒家思想的根本,也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伦理能够成为集结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五常”之功不可不谓之大矣。“仁义礼智信”作为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其原始本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社会秩序服务的,其精神实质包含了大量过时的、腐朽的封建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开始重新重视传统文化,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仁义礼智信”的精华:“仁”中的博爱观念,“义”中的正义准则,“礼”中的行为规范,“智”中的理性原则,以及“信”中的道德责任。然而“仁义礼智信”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精神价值,要使其为当今社会所用、为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可,就必须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需要在传承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才可以让它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时发展了“仁义礼智信”的精髓:“仁”即“友善爱国”;“义”即“公平正义”;“礼”即“文明和谐”;“智”即“求真敬业”;“信”即“诚实守信”。只有我们踏踏实实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吸收“仁义礼智信”的精华,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进一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