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河南师范大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10108)一、培养目标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将培养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技哲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体说来,将为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事业部门培养出具有较高能力和水平的,能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人才,或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优秀生源。为此,要求本专业研究生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系统地掌握科技哲学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科技发展规律与机制研究2.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3.科学哲学与科学文化研究4.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研究三、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每年的学习时间一般为9个月。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二分之一左右,科学研究工作(含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全部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四、课程设置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用一年半的时间修完规定的课程。(一)必修课公共必修课(8学分)1.第一外国语(5学分)2.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学科基础必修课(9学分)1.科学技术思想史(3学分)22.中国哲学史(3学分)3.西方哲学史(3学分)专业主干必修课(至少修9学分)1.科学哲学概论(3学分)2.自然辩证法史(3学分)3.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4.技术哲学概论(3学分)(二)选修课(至少修12学分)1.科学计量原理与方法(3学分)2.科学计量学文献研究(2学分)3.科学社会学概论(2学分)4.科学知识社会学选讲(2学分)5.科学认识论原理(2学分)6.科学文化学(2学分)7.科学哲学原著选读(2学分)8.技术哲学原著选读(2学分)9.现象学原著选读(2学分)10.定量分析方法(2学分)五、专业课程介绍包含课程名称、总课时、开课学期、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材和参考书目等内容,见附表(见附表)。六、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1个月的工作量。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七、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根据科研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可以外出进行田野考察、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业务实习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进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均不计学分,但要进行检查、总结及考评。八、学位论文3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35学分才准许撰写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从第三学期开始进行选题、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和做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应得到导师的同意,并经院组织的开题报告会议通过。经导师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对于不合适者,要重新开题,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开学以后的前两个月内完成。在撰写过程中,实行汇报与阶段性学术报告制。每隔3—5个月,硕士生要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由导师、指导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在申请答辩前3—5个月,要向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以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论文。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体现该学科领域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新的进展。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并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创新,资料翔实,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文字流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硕士生应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鼓励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九、学分的计算方法硕士研究生须获得35学分之后方可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及答辩。学位课程要求各科成绩均在75分以上,外语在全省统考时应达到或超过75分。学位课程中经补考及格达二门次及其以上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补修课程不作为学位课程,但要进行成绩考核。十、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导师至少要为研究生开出本专业的2门课程,一门必修课程,一门选修课程。每位导师必须在学术带头人的组织下,为研究生开列出必读书目并及时检查研究生对必读书目的阅读情况。参与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的答辩。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十一、考核必修课均安排为考试,选修课可以安排为考试或考查。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计分制评定成绩。具体考核办法按《河南师4范大学关于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的五、六月份进行中期考核,即对其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测评,具体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十二、其他研究生入学后,要根据培养方案在三个月内制定出个人的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计划既要服从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原则,又要在选课、培养方式、论文、实习等方面具体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个人学习计划一式三份,分别由学院、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保存。科学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ⅠⅡⅢⅣⅤⅥ必修课(学位课程)公共课11_00000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11修8学分09_000003英语21656611_000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2学科基础课09_070101科学技术思想史5433至少修6学分09_070102中国哲学史543309_070103西方哲学史5433专业主干课09_070104科学哲学概论5433至少修9学分09_070105自然辩证法史543309_070106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543309_070107技术哲学概论5433选修课09_070108科学计量原理与方法5433至少选修12学分09_070109科学计量学文献研究542309_070110科学社会学概论542309_070111科学知识社会学选讲542309_070112科学认识论原理542309_070113科学文化学542309_070114科学哲学原著选读542309_070115技术哲学原著选读542309_070116现象学原著选读5423509_070117定量分析方法5423教学实践09_0790012*2学分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70101课程名称:科学技术思想史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重要的科学概念,重要的技术发明及其原理;熟悉不同的分期方法,清楚各类科学、技术分期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把握不同时期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的特点,社会历史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哲学和宗教思想状况;清楚科学思想进步的历史线索(包括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前后关系);技术产品对当时和今后社会的影响;从历史中深刻领悟和体会,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本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科学技术的起源,包括古希腊科学、中国的科学技术、印度及阿拉伯世界的科学与技术;希腊和罗马的工程与技术;二、中世纪的技术和工程、中世纪的科学、占星术和炼金术与科学技术;三、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与技术;四、科学革命时期的科学和技术;五、十八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六、十九世纪的科学与技术;七、二十世纪的科学和技术;八、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R.J.弗伯斯、E.J.狄克斯特霍伊斯:科学技术史,求实出版社,1985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7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近代科学的起源,华夏出版社,19885.高达声等:近现代技术史简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李力钢等:20世纪的科学技术,新时代出版社,19987.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18.王巍:世界中世纪科技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6课程编号:070102课程名称:中国哲学史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哲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了解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与西方哲学不同的特征。掌握中国哲学的发展线索、内在发展规律、诸家诸派哲学对人类认识的贡献对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思维水平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教学内容:一、儒家哲学:先秦孔孟荀思想、两汉儒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朴学)、现代新儒家;二、佛教哲学:魏晋佛学、隋唐佛学(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三、道家及道教哲学:老庄哲学、魏晋玄学、道教哲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9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3.肖蓵父:中国哲学史稿,人民出版社,1994课程编号:070103课程名称:西方哲学史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研究生了解西方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及其思想演进的历程,比较系统地掌握主要哲学流派的基本观点,理解重要哲学家的思想内涵,初步掌握阅读相关原著的路径和方法,同时注重培养研究生多维度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一)古希腊哲学:1、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2、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3、晚期希腊哲学(二)中世纪哲学:1、教父哲学,2、经院哲学(三)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四)近代哲学:1、唯理论;2、经验论;3、法国启蒙哲学;4、德国古典哲学7(五)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之演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2.北大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3.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4.苗力田: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5.张志伟: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课程编号:070104课程名称:科学哲学概论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本门课程是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科学哲学”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科学哲学的发展线索、主要人物、重要思想和研究现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研究方法,培养学术鉴赏力。教学内容: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1.二十世纪以前的科学哲学的成就;2.二十世纪的语言学转向;3.逻辑经验主义;4.证伪主义;5.历史主义;6.后现代科学哲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舒炜光: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江天骥: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课程编号:070105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史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要求:《自然辩证法史》是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史,它为人们学习、研究这门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借鉴。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系统地阐述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的形成过程,概要地阐明它的基本原理及其一百多年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它在中国的历史进程。通过《自然辩证法史》的教学,能够充实科学技术哲学专业8硕士研究生对自然辩证法原理和原著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对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并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了解。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一、自然辩证法的前史、创立和发展;二、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准备阶段、开始阶段、广泛传播和发展阶段、总结经验和开创新局面阶段;三、自然辩证法的近况与发展趋势。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龚育之: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黄顺基、周济: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于光远:一个哲学学派在中国的兴起,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