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9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借景抒情、用典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运用联想想象、把握意象、知人论世、诵读传情等诗歌鉴赏方法,解读词意,把握意境,理解主旨。3.情感与价值:(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辛弃疾智略超群,深谋远虑,当时就有人把他比作“隆中诸葛”。但是回归南宋以后,却受到了种种的猜忌和排挤。他给皇帝上奏《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具体阐述复国中兴大计,均不被腐朽的南宋政府所采用。他曾经三次被罢官。42岁的壮年,就被弹劾去职,居住在江西上饶农村10年。52岁被起用,3年后又遭到诬陷,被迫丢官,赋闲8年。一生中宝贵的近20年的光阴,就是在“闲居”中度过的。1207年9月,辛弃疾在铅山故居含恨赍志而殁,终年68岁。1、抒写爱国情怀的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描写农村风物的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上》)五、朗诵自主学习魅力演绎-张开喉咙,美美地读用你激情的朗读再现诗歌独有的韵味!在朗读中记忆重点;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朗读中把握情感。激情诵读,作一次美的巡礼!全词用了哪些典故?合作探究(4分钟左右)内容:全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要求:1.先一对一讨论,明确答案。2.小组长主持跨层交流,明确本小组意见。目标:参与积极,讨论高效,争取解决所有疑难!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展示与点评题目展示点评典故作用7、9组后黑板8组A1非展示点评同学背诵这首词词的上阕:孙权(孙仲谋舞榭歌台,风流尽去)、刘裕(寄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词的下阕:宋文帝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以古讽今,主张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背诵全词和懒惰说再见!八、苏辛词比较词到苏轼手里进一步扩大了题材和意境,建立起豪放的词风。但豪放词到辛弃疾手里才臻于完善而达到高潮。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