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词语;理解学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理解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地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难点:把握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质疑思考、品读研习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师:请大家说说21世纪初中国的几大盛事。(申奥成功,加入WTO,神州五号载人成功进入太空…)这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每个中国人的爱国之情无不溢于言表------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但同时,新的事情亦在不断发生:先是中国彩电在欧洲市场被征以高额反倾销税,国人不诉而退。中国彩电就这样被挤出欧洲市场;后来,温州打火机在欧洲遭受了同样的待遇,但他们不甘被挤,在诉讼过程中取得胜利,使得温州打火机在欧洲市场占了一席之地。同学们你们对这一系列的事件有什么感想呢?请谈谈你们的观点。(生谈,若提到自信,师可引下)今天的国民谁也知道要自信,然而,七十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中国人有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他们会预言我们的今天吗?当时,有一位思想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走进他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二、解题,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请同学们就收集的作者的杂文作品的资料进行交流。2、回忆写本文的历史状况。3、在走进作品之前,我们先看看文章的题目,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归纳:题目告诉了我们要谈的对象------“中国人”,要谈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4、读文,扫清字词障碍。(出示小黑板,注音释义。)三、探究课文,整体把握。我们面对这么一篇充满战斗力的文章,该怎样去读它呢?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一套好的方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列出你最想提出的问题,你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有: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论据?2)作者所反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自己建立的观点是什么?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4)作者已经认为对方的观点错误,为什么承认“是事实”呢?……肯定学生的问题,并提出要理出个头绪,一点一点来攻破它。驳论文既要“驳倒”,又要“建立”,那我们先看看作者怎样“驳”,又是怎样“立”的?先研讨问题: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她是错误的?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有何依据?(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师引导交流,整体把握,详见板书)四、小结:请同学们小结一下这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概况等。)五、作业:至少读文章3遍,感受作者的激情。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敌方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敌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己方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己方论据:从古至今有满怀信心的中国人第二课时一、深入研习课文师: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溃,那么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而中国民众的精神,在主流媒体的误导下,很容易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之辈给征服的。面对此情此景,以“疗救国人精神”为已任的鲁迅先生,总不免呐喊几声,让国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从勇猛和悲壮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师:面对有人发出的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先生作出了怎样坚决的回击?生: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生:第八段“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师:请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在第八段最后一句话。齐读这句话,并请注意读出愤激之情。鲁迅先生说“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那这一部分人指哪样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有怎样的表现。生: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国联,一味“怀古伤今”。生:先前信“物”信“地”,后来信“国联”。师:那你认为这一部分人是哪一个群体。生:国民党官僚及所谓的“社会名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课文下面有注解。师:同学们能从文章中敏锐地获取信息,很好,抓住了阅读的本质。那么同学们认为这几段中哪些字眼特别吸引你的眼球,你认为需要重读,并说说为什么?生:一系列副词“总”“只”“一味”。生:“总”写出这些人的自得,“只”写出这些人的可怜,“一味”写出这些人的“可悲”。师:这一系列词语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社会名流“的脸谱,开始他们还能夜郎自大,自我炫耀”地大物博“,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自己的国土,他们渐渐觉得“地大物博”不可靠了,转而抓住所谓的“国联”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哪曾想所谓的“国联”居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听之任之,当人世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失掉之后,他们竟然把希望寄托于那虚无飘渺的神灵了,他们从没想到“能拯救自己的惟有自己”。(此一环节试图通过老师的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自信力”多么圣洁的字眼,用在这样的人身上,那简直是糟蹋,所以鲁迅先生说,这部分中国人失掉的是什么吗?生:他信力。师:请同学们齐读1至4段。师:失掉“他信力”后,按理应该发展“自信力”,偏偏他们发展着“自欺力”,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群中国人呀?这一部分中国人不但没有自信力,现在就连曾经有过的“他信力”也没有了,为了掩盖自己恐惧、悲观、失望和丧失信心的心态,就开始发展“自欺力”,就成天叫嚷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发展自欺力。)师:你们自己人失掉了自信力,却污蔑所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多么荒谬。让我们回头来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匕首”“投枪”来批驳这种谬论的。(解决存疑: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生:作者这是欲擒故纵,先承认他们所说的是“事实”,但这些事实却不但不能推导出他们所持的论调,反而得出相反的论调。师(小结):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能成立,这是驳论证。师:要想彻底批驳对方的观点,还需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论据。师:鲁迅先生说“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那这样的一部分人中国人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有怎样的表现?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的解释对应着怎样的一类人,写出相应的成语。1、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普通劳动者和创造发明家。()2、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3、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告,向上级、政府提出意见和要求的人。()4、舍弃自己的肉体而去寻求佛法,本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身,远道求取佛经,后比喻为真理而献身。()积累几个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请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师:同学们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注意“从古以来”的“古”字。屈原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表明自己为国为民九死不悔的决心。林则徐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的诗句表明自己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惜个人生死的情操。文天祥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畏生死折磨,坦然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气概面对敌人的屠刀,从容就义。谭嗣同拒绝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气概,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师(补充):埋头苦干的人:如祖冲之、蔡伦、黄道婆、毕升等。拼命硬干的人: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孙中山等。舍身求法的人:如玄奘、法显。例:古代的剑客,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对手,也一定要把剑亮出来,哪怕被一剑砍死。(拼命硬干的典范,为了剑客的尊严)。师:鲁迅先生说“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八段,例举:1932年“128”事变前,日军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铠、蒋光鼐(nài)率领第十九路军慷慨赴难,英勇抵抗,使日本侵略者受到沉重打击,死伤一万人,四度更易司令,坚持了一个多月,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师:明知前面是坟,而偏要往前走,这是多么伟大的自信,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人我们用什么词加在他们身上,才能显示出对他们足够的尊重。生:民族的脊梁。师: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样的民族脊梁在当时还有吗?想想此时共产党人在干什么。生:红军在长征。师: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的长征,中国共产党20万红军冒着国民党40万大军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翻越了1000座山(其中五座是雪山),横渡了24条河流,穿越了可怕的大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只剩下3万人到达陕北,创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他们不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挑战自身意志和体能极限的最严峻的考验,更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他们用自己的脚,走出了一个新中国。鲁迅先生说“红军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希望和未来”。鲁迅先生曾说,红军的身上寄托着人类的未来和希望。大家回顾一下写作背景,是1934年9月25日,此时此刻红军还没开始长征。(此一环节旨在纠正基本的历史事实,让学生明确历史的真实性)但红军确实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师:正如文中所说,他们“有确信”,“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但还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二、小结师:下面我们看文章最后一段,请同学们齐读。鲁迅先生在《野草》序言中曾说:“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在这样一群民族脊梁的身上,先生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正如先生预言,在这样一群民族脊梁的支撑下,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语):同学们:70多年后的今天,中日两国由于东海石油开采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争端不止,摩擦不断,日本觊觎(jiyù)我神圣国土的野心从来不曾泯灭,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外族的欺侮,有人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愿我们每一位同学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自信、自强,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送给同学们: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作业:说说当今社会中“中国的脊梁”,选取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进行评说。(200字以上)板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竖立靶子:对方论据:信“地”;信“物”;信“国联”;一味求神拜佛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古--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全面深刻,巧妙有力封志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