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虢新锐张力鸽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艺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一些画家反对当时俄国保守的、取自于西方的古典主义艺术思想,希望艺术能为普通人服务,将绘画作品用来鼓舞人心和表达社会理想,他们的作品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这些画家们在一八七O年成立了“巡回展览美术画家协会”,组织流动的画展,使普通人也能接触到画家的作品,因此被称为“巡回展览画派”。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ИльяЕфимовичРепин,1844—1930)就是其中的杰出人物之一。画家生平4.晚年2.崭露头角3.颠峰时期一八四四年,列宾出生在俄罗斯边境的楚古耶夫县,其父是一个屯垦军军官。一家人靠在屯垦地耕作和母亲替人家帮佣来维持生活,童年的列宾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他也不只一次亲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驱赶着由此经过,这些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素材。但列宾的绘画生涯是受到了在画坊当学陡的表哥的影响。表哥经常给列宾带来一些颜料和画纸,引起了他对绘画的兴趣,从此将他和绘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开始列宾自己学着画一些圣像等作品来赚钱补贴家用。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绘画教育,但是他的作品却能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生气。这时,画家布纳可夫发现了这个爱画画的少年,破例收他为弟子。后来布纳可夫觉得列宾是个少有的绘画天才,就鼓励他去彼得堡有系统的学习画画。一八六三年,列宾凑到学费,便到彼得堡美术学校学习。彼得堡美术学校是一所补习学校,列宾在这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考上了皇家美术学院。在皇家美术学院的学习生活,对他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之后他参加了学院的毕业生命题创作竞赛,他的作品《伊阿依女儿的复活》(又名《雅鲁女儿的复活》)获金质奖章,得到一个去欧洲留学的机会。然而为了完成他的成名作《伏尔加河纤夫》,他延迟了出国的时间。•《伊阿依女儿的复活》之后,《伏尔加河纤夫》在维也纳展览会上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也是俄国绘画史上具有进步和革新意义的作品。一八七三年五月到一八七六年,他去了意大利和法国进修,使绘画技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创作了《渔民的女孩》(1874年)、《祈祷的犹太人》(1874年)、《巴黎咖啡店》(1875年)等作品。但是因为当时法国正处于印象派兴盛的时期,他的作品并不太合大众的口味,所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八七六年,列宾回到俄国,开始他创作上的鼎盛时期。在故乡,他相继创作了《祭司长》(1877年)等作品。一八七八年,列宾加入了“巡回展览美术家协会”,开始专注于创作农民题材的作品,如表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在乡政府》、《晚会》;表现农民被征兵参加战争的《归来》、《送新兵入伍》,等等。其中大型的画作《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和《橡树林中的宗教行列》充分地运用了外光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人物的不同身份。•一八八二年,列宾迁居到彼得堡,创作了许多表现革命者的作品,如《临刑前拒绝忏悔》、《不期而至》和《宣传者被捕》等,但是因为不能通过政府的检查,经常从展览会上被拿掉。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和历史题材的油画,如《托尔斯泰肖像》、《穆索尔斯基肖像》、《斯塔索夫肖像》、《索非亚公主》和《一八五一年十一月十六日的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伊凡》等。晚年的列宾受象征主义的影响,作品带有象征主义的倾向。列宾在晚年,曾以自传体的形式写了回忆录《抚今追昔》,用生动的文笔写下了自己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经历,回忆了他和艺术家们的交往,以及他主要作品的创作经过,还附有他对当时欧洲绘画的评论及书信10余篇。这本读物对了解19世纪后期俄国的艺术概况,很有参考价值。十月革命后,列宾所居住的郊区被划归芬兰,体弱多病的他最终在芬兰去世。代表作品成名作—《伏尔加河纤夫》(风俗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参加了当年维也纳国际博览会的展出。国外的报刊评论给列宾以热情的肯定,德国和法国的艺术评论家认为把平民形象画得如此感人,是俄国绘画的奇迹。而俄国文艺界的有识之士则从此画中看到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造成果,同时,他们也预见到了列宾未来的成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品尺寸:131.5cm×281cm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巡回画派艺术家以往的作品都是把人民当作同情、可怜的对象,而列宾在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人物的神态和姿态来充分体现人民身上所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19世纪80年代以后,列宾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旗帜。风俗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和《橡树林中的宗教行列》等1876年借助小城镇的宗教习俗画的一系列风俗画,反映了农村中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导致阶级分化的加剧。《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历史画—《索菲娅公主》、《伊凡雷帝杀子》和《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等表现了悲剧性冲突,刻画了复杂的历史人物精神面貌和心理变化。“通过历史画,为痛苦的悲剧寻找出路。”——列宾《索菲亚公主》(1879)是列宾创作中的第一幅历史画。《伊凡雷帝杀子》历史画《伊凡雷帝杀子》曾经引起俄国画坛的轰动。自伊凡雷帝开始,俄国君主被称为沙皇。他生性暴戾多疑,不惜一切手段镇压人民起义和贵族反对派,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恐怖的伊凡”。16世纪俄国政治上的矛盾和斗争,也反映到他的家庭生活中。1581年11月16日,伊凡雷帝在一次盛怒之下用权杖打死了冲撞了他威严的亲生儿子。从画面上人们可以看到,伊凡雷帝已经意识到亲手消灭了王位继承人的恐怖与悲哀,也承担着父亲杀死儿子后的痛苦与忏悔。列宾对伊凡雷帝那种近乎神经质的外形和极其复杂的感情变化,刻画得精细入微,充分揭示了这个暴君的悲剧。《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历史画《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1880—1891)以英雄的群体形象和乐观的色彩,表现出与《伊凡雷帝杀子》迥异的绘画风格。画面上描绘的是一群17世纪的查波罗什人,他们英勇、豪迈、热爱自由,在首领伊凡·谢尔格的召集下,围坐在桌边给土耳其苏丹王复信。他们用讽刺、嘲弄、尖刻、不屑的语言,回击土耳其人对他们的诱降。人群中有人想起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措辞,引起众人的赞赏和轰笑。整个画面为一片笑声笼罩,这场景充分显示了查波罗什人豪放的性格和平等的、兄弟般的相互关系。政治斗争题材—《拒绝临刑前的忏悔》、《意外的归来》、《宣传者被捕》等描绘了19世纪后期俄国民粹派反对沙皇专制的政治斗争《拒绝忏悔》•在《拒绝忏悔》(1879—1885)一画中,列宾集中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精神面貌。拒绝临刑前的忏悔是当时革命者对沙皇暴政有力的抗议,也表示革命者对无神论信仰的忠贞和视死如归的气节。在创作过程中,列宾抹掉了一切多余的景物,画面上只留下两个人:革命者与神父。昏暗而潮湿的牢房中,革命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神态自若,鄙夷而轻蔑地对待前来接受最后一次忏悔的神父。•这是画家创作鼎盛时期的一幅作品。画家的绘画天赋在该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画面上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袭黑衣的老妇人刚从坐着的椅子中站起来,转向“归来者”,似乎要扑过去拥抱,又抬不动脚步;桌边坐着的两个孩子,稍大的男孩儿欣喜地抬起头注视着,嘴巴吃惊地半张着,好像要喊出声来;较小的孩子有些胆怯地把目光从读着的书本移向“陌生人”,再看归来的“流放者”,个子高高的,瘦瘦的,身穿褪色的肥大的大衣,脚上是沉重的沾满泥土的靴子,他是经历了长途跋涉才得于与亲人相见,他的姿态有些犹豫,甚至有些不自信,似乎在这久违的家中他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但他的神态却透出坚毅、勇敢。从流放者身上我们感觉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列宾抓住“流放者跨进门坎的一瞬间,他及每个家庭成员的表情、行为”向人们展示“惊喜、意外”及其它种种复杂的情感。《宣传者被捕》《宣传者被捕》(1878-1892)一画的创作历经大约10余年。列宾工作得相当艰苦,他画了许多变体画,只在最后的一幅作品中,才确定以宣传者被捕的场面来突出革命者的形象和展示主题。画中一方面表现了革命者的临危不惧,同时也客观地表现了尚未为人民理解的宣传者的孤立处境。从画面上不多的人物中,可以看出只有在里层探头向外的姑娘对他表示同情,其他畏缩在远处的农民,大多为看热闹而来。列宾是早期民粹派的同情者,然而他又是一个深刻的现实主义者,他将英雄人物安排在斗争最尖锐的环境中和失败的场面来表现,是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的。肖像画—《祭司长》、《穆索尔斯基肖像》、《斯塔索夫肖像》、《托尔斯泰肖像》等列宾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他把肖像画称作最有现实意义的绘画体裁。他为同时代的名人作了一系列出色的肖像。《祭司长》《祭司长》的模特,是丘古耶夫教堂的助祭,名叫伊凡·乌兰诺夫,列宾对这位黑暗势力代表人物从内心到外形的描绘,已远远超过了对某一具体人物肖像的刻画。这幅作品表现手法简练大胆,没有多余的笔触。那黑色的袈裟和僧帽,在褐色和赭色背景前,更加给予人以沉重的印象。里边对僧侣阶级典型形象的塑造,使俄国现实主义肖像艺术的水平大大地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女演员斯特列彼托娃演出叶丽扎维塔角色其它作品《萨特阔》(70年代早期)、《在押送下》、《怯懦的农夫》(1877)、《在押送下》、《在单人囚室里》(70年代后期)、《蜻蜓》(1884)、《休息》(1882)、《秋天的花束》(1892)、《国务会议》(1901-1903)、《特列恰可夫肖像》(1883)、后期作品《决斗》《多么自由》《果戈里焚稿》《红色葬礼》《在沙皇的绞架附近》《驱散示威游行》《1905年10月17日的示威游行》什么美,什么不美——是个爱好问题,而对我来说,美就是真实。------列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