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对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物体的反应,才会产生心理现象。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狼孩“卡玛拉”的故事*。心理的反应是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反应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具有主观性。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3【狼孩卡玛拉故事】1920年,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人们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Kamala)、小的叫阿玛拉(Amala)。这两个狼孩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有触觉过敏症状。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孤儿院,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流了眼泪,而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辛格博士下了很大功夫使卡玛拉“恢复人性”,但进展非常缓慢。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两年后,卡玛拉终于学会了直立,但需要有人扶着。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并曾说出用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在智力上,在刚被发现时候,她的智力只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快到15岁的时候,相当于两岁婴儿;卡玛拉17岁那年死于伤寒热病。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的水平。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两千多年前:诸子百家各有其理论观点;希伯克拉底、盖仑把人分为四种气质类型。1840年: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韦伯定律。1850年: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姆霍兹测定了神经传导的速度,研究了视觉、听觉和空间知觉。1860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发现了费希纳定律,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研究领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5年:艾宾浩斯发现遗忘曲线规律。二、学派纷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派创始人学派观点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是如何连结成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研究心理现象的组成元素,认为人的心理是由感觉、情绪和意象构成的。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杜威安吉尔达尔文进化论影响,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2.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强调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实际应用。行为主义华生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提出刺激——反应理论模式研究心理。(S→R)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反对构造主义,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也叫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人的心理包含意识与无意识(潜意识)两个部分;人多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4主要方向代表人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发挥人的潜能,认为人有自我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被称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人知心理学①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②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提取的过程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有科学的研究手段;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2、辩证发展原则心理现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成长的各个时期不同,心理发展也不同);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感性与理性的关系)。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心理学,为解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提供科学的依据。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方法操作方式特点观察法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调查法就某方面心理问题,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提问,就回答分析态度、需要动机、人格特征等。(团体心理趋向)内容:个人资料和心理状态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个案法对某被试者的多方面深入详细研究,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强调个体差异,针对特殊群体。实验法控制和创设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揭示因果关系。(自变量→因变量)分为:自然实验法:日常活动中,适当控制某些条件实验室实验法:专门实验室内,运用仪器设备5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功能: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外周神经,从功能上划分又可以把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内脏器官,不受意识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与情绪的反映关系密切)。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脊髓:传递神经冲动;完成简单反射。2、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三个部分,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结构。3、间脑:由丘脑(感觉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激素调节)、下丘脑(内脏活动、情绪)和底丘脑(运动)四部分组成。4、小脑: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三区: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皮层联合区四叶:额叶(躯体运动)、顶叶(躯体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以沟和列为界限,大脑的半球外侧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大脑半球的机能分工为: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后回。皮层面积与分布:倒置、对侧传导、面积大小与机能有关。五、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布洛卡、斯佩里的研究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补充整理】6一、神经系统构成二、神经组织及功能组织特点及功能脊髓呈柱状,外白内灰;最低级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简单反射脑干最古老的部位延脑紧接脊髓,神经纤维通道;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桥脑联系小脑和端脑的神经纤维通道中脑神经纤维通道;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网状结构贯穿脑干;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丘脑换神经元;大脑皮层下,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除嗅觉)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调节内脏系统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保持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不随意运动端脑大脑外灰内白额叶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顶叶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颞叶颞上回和颞中回,听觉中枢枕叶枕极,视觉中枢边缘系统大脑底面和半球内侧缘的皮层,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情绪调节中枢,与本能活动有关,与记忆活动有关。第二单元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等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相互支配的关系。垂体腺:控制影响泌尿、血压、分娩、生长速度、生长持续时间和其他腺体。肾上腺:人的情绪行为和肾上腺的分泌有直接的关系。甲状腺:促进机体代谢,增进机体的发育。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第三单元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兴奋与抑制兴奋(平静——激动),抑制(激动——平静),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脊髓脑躯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交感神经系统(唤醒)脑干(延脑、桥脑、中脑)间脑(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小脑端脑(大脑)自主(植物)神经系统7反射:有机体对体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馈:效应器活动结果信息的再次获得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先天遗传,不学而会(吃食物流口水;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基础,需要通过模仿、学习(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二、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和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发射也会被抑制。分化抑制:只给条件刺激物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