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实施招标规定已经很多年了,这五年中招标的腐败已经成为了腐败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进行幕后交易最严重的交易之一。工程招标内幕现在工程招标对工程质量与价格是在招标集团内部的一种最腐败的东西。如果一个3亿元预算的项目,不少地方在进行招标中,大概有10%-30%的钱不是用在项目上,而是对项目招标集团以及各个关口的花费上。现在如果一个企业参与投标,首先要支付的第一笔钱是获得招标信息;支付的第二笔钱是派人对项目的招标集团人员及评标人员的了解;第三笔钱是先买通一部分招标集团的人;第四笔钱是购买标书;第五笔钱是与所有招标集体人员的沟通;第六笔钱是对标书内容的一些修改;第七笔钱是对决定权的人的报酬;第八笔钱是买通评标人员。剩下的支付是正常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现在进行一些内幕的揭秘(不妨就作为一个2亿元的项目):1、第一笔钱不是大钱,是招标中心委托自己内部办理的招标网进行项目信息公布,而公布信息是免费的,但是要要知道详细内容,首先要支付费用后才可以获得招标的具体信息,否则你就别想。这笔钱小钱,最多几千元。2、第二笔钱必须要花,如果想中标不花第二笔钱不行,不可能中标。一个几百万的招标也必须知道某人参与才可以。这个钱是小钱,请几个人吃饭就解决了,是小钱,也就几千元。3、要想成功有把握,首先要买通一个内部人员是必须的,所以就需要走这一步。于是花的前要大点,多大?看人家胃口。4、购买标书是小钱,有具体规定,不多收。5、第五笔钱是要花的,要让这个项目参与的人对你有好感才行,这笔钱不太大。要花了才可以投标成功。6、所有标书刚开始的时候均比较按格式,但是格式的内容不一定是符合投标方利益,因此拿到标书后有一个时间让投标方进行答疑,答疑是为了对标书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如果有关系了,可以通过答疑按自己的需要来进行修改,需要您在答疑前先分析项目要求的资质、支付方式、施工条件等等内容进行详细阅读。最后为了让自己中标,需要让招标单位出一个补充文件。要花钱吧,否则怎么听你?7、是进入关键的时候了,这个钱不可以不花。笔者知道的一个项目,决定者收到钱以后,收到的钱购买了几十亩地,可以自己开发项目。而这个项目不是大项目。那么2亿元的工程呢?可以送别墅,可以送钱,可以送决定者的亲属移民,可以几项一起来。这个钱多少?无法估计,刚才例子就是。8、买通评标人员,分两步,一是事先获得标底;二是让他们如何进行中标的评比。笔者知道一个小项目,标底300万人民币的设备。一共参与投标的单位13家,结果投标金额公布的时候就有一家完全是300万的投标价格。不言而语,300万的投标单位中标了。为什么?因为事先他们获得了标底,而且还左右了如何评标。结果超过300万的作为废标,把一些好的投标单位与品牌排在门外,最后只有三家合格,最后的三家分别的投标价格是:300万,249万与220万。中标的是300万。在所有评标中,分数最高的是300万,据说是他的资质高,而资质占的分数只有一分两分啊,这个一分两分顶51万。这个就是如何左右评标人了。水平啊!投标需要水平啊!那么还有其他不花钱的可以中标吗?中标后又如何呢?有一个国家大型项目,其中的设备进行了两次招标,终因投标单位不到三家与不符合要求而无法进行。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家既技术可以符合要求,又能够正式招标的。结果后来的中标了,还很简单,传真发的投标文件中的标。够公平了吧?但是天上从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这个单位中标,按合同完成后,结果有30的款无法收回,有10%的履约保证金无法收回。原因很简单,招标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必须找到一家合适的企业中标,而在中标后不花钱是不可以让你那么轻松的。40%的钱完成后1年多还无法收回。笔者无法更详细地把一些内幕公布,不是没有内幕,而是全部公布了就成为了教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招标早已经违背了原来的规定与实行公平、公开、公证的的原则了,反而滋生了一个巨大的腐败之源。在以前规定所有招标人员与招标项目单位不可以与投标方的任何人接触。现在根本不可能。要是媒体去跟踪暗访,那么这么些内幕完全可以揭露出来。如果审计部门对几千万或亿元以上的项目进行项目与参与人员的财产审计,那么也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注意,必须审计参与人员的财产与收入,否则看帐面是无法看出的)。也许我们听过不少落马的高速公路的承包、招标或领导的事例,这就是通过招标的啊。而招标腐败暴露后如何处理呢?在不少地方即使查了,也查出问题了,政府的头就开会,这个事情是属实的,但是谁也不可以捅漏子,谁捅出去,当官罢官,企业领导撤职。为什么?就是自己没有管好,保护自己的政绩与当地形象啊。或者呢?或者也是参与腐败者!发展中国经济,进行合法的招标是必须的,但是整治腐败要深入,如果整治腐败只是一句空话,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偏,危害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