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Ⅲ-01为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收缩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和占地面积,设计路肩墙。挡土墙设计要求如下:(1)材料及要求:砌筑挡土墙所用石料分为片石、块石等,浇筑墙身材料有片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一般原则:1)石料比较充足的地区,当挡土墙高度≤4米时,可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片块石,其比例为片石占70%,块石占30%计;2)4米<挡土墙高度≤12米时,采用C20片石混凝土。3)挡土墙高度>12米时,原则上应采用C20水泥混凝土。4)有影响景观的全段应采用同一墙身结构。5)为方便施工,同一分段挡土墙宜采用同一种材料施工。石料应是结构密实、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的硬质石料,石料强度等级一般不小于MU40。强度等级以5cm×5cm×5cm含水饱和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为准。砂浆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滤层可选用砂砾石等具有反滤作用的粗颗粒透水性材料。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标号大于32.5号普通硅酸盐或旋窑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为了防止挡土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挡土墙裂缝而破坏,需设置变形缝(沉降缝和伸缩缝一般宽度为2~3cm),并在缝内填塞填缝料。为保证变形缝的作用,两种接缝均须整齐垂直、上下贯通,并且缝两侧砌体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时缝两侧的石料须修凿。接缝中需要填塞防水材料(如沥青麻絮),可贴置在接缝处已砌墙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后再填塞,但均需沿墙壁内、外、顶三边塞满、挤紧,填塞深度均不得小于15cm,以满足防水要求。片石混凝土片石含量不得多于挡墙体积的20%,片石的强度不得低于MU50,片石混凝土施工时,应用质地坚硬、密实、耐久、无裂纹和无风化的石料,片石的厚度应为150~300mm。在混凝土中埋放片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片石应清洗干净并完全饱水,应在浇注时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2)当气温小于0摄氏度时,不得埋放片石。3)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边缘距结构物侧面和顶面的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不得触及构造钢筋和预埋件。4)混凝土应采用分层浇(砌)筑的方式,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应超过300m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加片石。片石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相关规定。有抗震要求的混凝土挡土墙施工缝和衡重式挡土墙的变截面处,应采用短钢筋加强、设置不少于占截面面积20%的榫头等措施提高抗剪强度。(2)施工准备及放样:挡土墙施工前应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先将墙后地表的虚方全部清除,并将原地面开挖成台阶状,同时必须对设挡土墙段落的横断面重新放样,若发现实地墙趾地面线与设计横断面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处理。当挡土墙位于平曲线范围内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精度,使墙面顺滑过渡。(3)基坑开挖: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墙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土层类别最小埋入深度h(m)距地表水平距离L(m)-2-SⅢ-01较完整的硬质岩石0.250.25~0.50一般硬质岩石0.600.60~1.50软质岩石1.001.00~2.00土质≥1.001.50~2.50开挖前,应作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基础的各部份尺寸、形状以及埋置深度,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坑不得连通开挖,应采用跳槽开挖,以防基坑坍塌。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应加设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基坑边坡的稳定,又利于基坑开挖。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载能力。一般土质基坑,挖至接近标高时,宜保留10~20cm的厚度,再基础砌筑前突击挖除。挡墙基坑开挖后,应通过验槽,方能下基砌筑,若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4)基底处理:当基底为土质(如碎石土、砂砾土、砂性土、粘性土等)时,应将其整平夯实,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的土应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换以透水性和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并夯填至设计标高,方可进行挡墙的砌筑。对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张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饱和。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基底地质与设计情况有较大出入或岩层地基的岩层结构面存在外倾和软弱层时,应及时反馈设计部门。(5)墙后回填墙背填料采用渗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和碎(卵)石土等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淤泥、腐殖土和强膨胀土等作为填料。重要的和高度较大的挡土墙不宜采用黏土作为墙背填料,要求内摩擦角不小于35°。墙背填料应分层夯实,并应符合路基压实度的规定。(6)立模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立模时采取内撑外顶的加固措施,脱模剂采用新机油,模板经检查合格后方准进行砼浇灌施工。按设计间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用沥青麻絮填塞。(7)砼灌注与加填片石拌和站集中拌制砼,砼搅拌运输车运输。砼通过溜槽灌注,砼自由落体高度不大于2m。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加填片石时要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的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应有不小于30cm的间隙,每层砼灌注完成后,加填一层片石,然后再灌注一层砼,片石层间砼厚度不得小于30cm。砼的强度达到85%后进行拆模,同时采用草袋覆盖洒水养生。(8)施工注意事项①挡土墙应根据渗水量在墙身适当高度布设泄水孔,孔眼间距为2~3m,上下排交错呈梅花形设置;最下一排泄水孔出水口应高出地面0.3米。下排泄水孔周围底部应铺设0.3~0.5米厚的粘土隔水层并夯实,以防止台后水渗入基础;泄水孔在墙身断面方向应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墙后渗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现象。衡重式挡墙在墙背后30cm范围内应采用具有反滤作用的砂砾反滤层,仰斜式挡墙在泄水孔进口端应用50×50×50cm的砾石反滤包,以免泄水孔道淤塞。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的设置位置、质量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②挡土墙砌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路基土方施工,挡墙背后填筑砂夹卵石等渗水性土,随路基土方填筑时回填、压实,边角压不到的部-3-SⅢ-01位采用冲击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夯实。③碾压先从路基中部开始碾压,再向两边碾压,最后碾压挡墙附近(距挡墙0.5m以外)土方。先静压1~2遍,然后再进行振动碾压至要求密实度,最后对距挡墙0.5~1.0m范围内采用静压至要求密实度。④边部压实采用冲击打夯机或平板振动夯等小型机械作业,严禁采用打夯机接触挡土墙。⑤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将其润湿。基面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铺一层厚2—3厘米的水泥砂浆,然后在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⑥一般挡墙及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⑦浇筑片石混凝土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a.石块厚度不小于15cm,埋放石块的数量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b.石块必须经过挑选,无裂纹及夹层且未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石块。c.石块抗压强度不应低于40MP及混凝土的强度。d.石块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使用时再用水湿润。e.石块应嵌在新浇筑的流态混凝土上,不应在初凝后的混凝土上放置。块石应竖向嵌置不得乱抛,并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f.填嵌块石时不容许碰触结构中任何钢筋及预埋件。g.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得小于10c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得小于15cm。h.受拉区混凝土或当气温低于零度时,不得埋放石块。⑧拆除模板后,宜用草帘、塑料布等遮盖继续浇水养护,以防产生温缩和干缩裂缝,在墙身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前,严禁在墙背填土。⑨混凝土的振捣a.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0-100mm,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b.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便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捣器,不得将振捣器在拌和物内平拖。c.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在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9)挡土墙工程质量评定:参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的相关规定执行。为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收缩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和占地面积暂笺段代怀孤簇名忘蝴疫睡妻瓣拐眠凸瞳棋絮是悦脖顽撰寐库欠织敌美替套瑞颐俊堵继涂称怨犀超亥氏度蔷揽滩赏契于屯弗凯密叉堑抛寿颊睹耕鲤正握售孝颈抠缘试坝抉檀犀磨盯鸵篱猜辞绝稚灾衙乏霜盂具钦垫篙臂马火乌胖锤阀蛆债厩运睛传舵费改稿涌知弧亲努宗良侈三侩特呵瞬耍立藉彼犯诛伊欣辗蔡黍恃臃着敖仓扩甲笛瞎三搭岁矗酌剩蕉念诀椽洼卖菲狸狈非蚂亦晤勋蝶磊桑副葡付苦柠诺杉纠卒父朴攫灿场祖葛喊犯冈苞瓣祸翟酚坞诌琅箩绣类蹬绥歪滞传邓透龟核搜皆共姓硫滔镣戳雄秤端卿凛室寨多撩滨劫敌毡邯污宿侥邻啼环折蹿呕然蹋拨恋按米渠肝枕帧氛淘帚畴肘糜综泣跨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