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考试资料整理1.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财政筹措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总和。2.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不同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对应的税率越高。累进税率又可分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4.直接税与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一般认为,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5.拉弗曲线: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拉弗认为,从政府税收来看,决定税收收入总额的因素,不只是税率的高低,还要看税基(国民收入)的大小。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提高税率不一定都会使税收收入增加,有时反而会减少税收收入。因为,税率过高,税收负担加重,经济主体活动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削弱劳动和资金的投入量,会造成生产下降趋势。6.税收制度:一般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程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狭义的税制是指各种税的基本法律制度。7.税制结构:税制结构是指一国各税种的总体安排,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税收制度的总体格局和内部构造。合理的税制结构能促进税收制度的效率、公平以及财政目标协调一致地实现。8.资源课税:资源课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及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调节因资源生成和开发条件差异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就其销售数量征收的一种税。其特点是:(1)征税范围仅限于矿产资源。(2)主要依据级差收入状况设计税收负担。(3)采用从量定额征收方法。9.国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它是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10.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11.国债负担率:国债规模通常是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为国债负担率。12.政府预算:是政府通过法定的程序制订的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政府收支计划。13.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政府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14.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1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一国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具体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16.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需要政府的干预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财政政策。这是政府利用自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17.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它属于临时应急的短期财政政策,时滞较短,效应呈现快。18.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19.赤字政策:是指国家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亦即通过财政赤字来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1.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答: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从总体上说,增长势头良好。就财政收入本身而言,各年的增速虽然是波折的,但增长速度不算慢。然而,相对于GDP的增长而言,则呈现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1995年以前表现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96年开始回升,并从1998年开始表现为快速回升的趋势。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一样,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一比重也是很高的,但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则逐年下降.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呈现以下四个特点:(1)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加大。(2)预算外以及随之而来的制度外资金迅速膨胀。(3)中央财政在预算内资金的调控上也显得软弱无力。(4)银行扩展业务领域,代替了部分财政职能,这是财政职能弱化的一种表现。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意义?答:从历史上看,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始终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而在财政赤字笼罩世界的现代社会,谋求财政收入增长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因为财政收入来源于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财政收入会随着社会产品总量的增长而提高。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该国财政收入总额大,占GDP的比重也高。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二是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物耗比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产品价值构成看就是产品附加值。因此,促进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3.试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答:税收中性就是针对税收超额负担而提出的。如果在征税过程中没有浪费现象,政府取得的税收收入应该等于人们福利的减少。但实际上常常出现税收少于福利减少。税收收入与福利减少之间的差额就是税收的超额负担。因此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另一方面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所谓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完全税收中性是不可能的。因此,提出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两者取得最优的结合。4.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答: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变动实现的。(1)课税对象的性质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往往难以转嫁。(2)商品的供求弹性税负转嫁与商品需求弹性成反比,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向生产者方向转化,需求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向消费者方向转化;而与商品供给弹性成正比,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向消费者方向转化,供给弹性越小,税负越容易向生产者方向转化。最终,税负的转嫁取决于商品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对比。在商品供给弹性大于商品需求弹性的情况下,税负更多地趋向于向消费者转嫁;在商品供给弹性小于商品需求弹性的情况下,税负更多地趋向于向生产者转嫁。(3)课税范围的大小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关系企业经营都以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为活动目标。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销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销量。11.简述税收的收入效应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政府课税造成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纳税人降低了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收入效应是因征税使纳税人的购买力减少,但不改变商品(或经济活动)的相对价格而产生的效应。收入效应仅说明资源从纳税人转移给政府,不发生超额负担,也不导致经济无效率。12.简述税收的替代效应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当税收影响商品(或经济活动)的相对价格时,导致纳税人以一种商品或经济行为替代另一种商品或经济行为而产生的效应。替代效应的结果是使纳税人的福利水平降低,这种福利损失是扣除政府税收后的净损失,所以是税收的超额负担。替代效应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17.简述“拉佛曲线”及其原理。拉弗曲线说明了税率与税收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具有至少四方面的经济含义:①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必然要求高税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高税率会挫伤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性,削弱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力,直接导致经济的停滞或倒退。②普遍实行高税率往往导致对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的依赖,一是造成对税制完整性、稳定性的冲击;二是容易产生课税的不公平现象。③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可以适用两种税率,如图中的D点和E点处在一条等收入线上,但是体现的税收负担却不一样。D点的低税负能够刺激劳动力、生产要素和资本投入,从而刺激经济发展,扩大税基,形成良性循环。④既然税率和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优税率,即OC。这为确定合理、高效的宏观税负提供了理论依据。1.如何理解税收制度?答:(1)税收制度是税收本质的体现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税收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加以确定的,不得任意制定与税法相抵触的文件、规章。任何人违背税法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制度通过设计税类、设置税种、规定税率、划定计税范围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国家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分配关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税收的本质以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2)税收制度是税收职能实现的保障税收职能是税收的内在固有的职责和功能,要使税收职能成为现实,就必须依赖具体的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对征纳税款的具体环节要素进行明确的规定,才能够满足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需要,保证税收职能和税收作用的实现。(3)税收制度是征纳双方的依据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关于税收的法规和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和纳税的行为准则和法律依据。税收制度规范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征纳双方都应依照税收制度行事,纳税人应根据税制规定缴纳税收,不偷税、逃税、漏税;同时,征纳机关也应根据税法的规定及时足额地征收税收。8.简述商品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答:商品课税是指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就我国现行税制而言,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营业税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对工业和商业企业征收的税种。商品课税是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60%左右都来自于商品课税。商品课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课征普遍(2)以商品或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非常灵活(3)实行比例税率,计征简便(4)商品税的税负容易转嫁(5)税收负担具有累退性和隐蔽性于是,商品课税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①可以稳定、便利地取得财政收入,是收入功能较强的一个税类。商品课税可以随着经济增长而自然增长,不受纳税人经营状况的影响,从而收入稳定。②由于流转税一般可以转嫁并最终以消费领域为税负归宿,所以可以起到抑制消费,增加储蓄和投资的作用。13.简述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答:所得课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税负相对公平(2)税负不易转嫁,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税源广泛,税收有弹性(5)计税方法复杂,征管难度大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①所得税税源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