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1”的量。如“一根5米长的木料截去1/2”,通过题意知道是把这根木料平均分成2份,截取其中的一份,那么就把“5米”这个量看做单位“1”。又如:“男生人数的1/4相当于女生人数”,把男生人数平均分作4份,则男生人数为单位“1”的量。二、和“谁”比,“谁”就是单位“1”的量。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题目里有典型特征的“比”字,“比”后面的量,即为单位“1”的量。如“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多1/3”,“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为单位“1”。无明显标志的,如“现在降价1/9,”通过分析得出“现价比原价降低1/9,”所以“原价”为单位“1”。另一种是题目中没有“比”字,但是题目中的两个数量也可以看作两数的比较关系,如:“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即为单位“1”。如:“乙数是甲数的1/3”,“甲数”是单位“1”。又如:“去年的产量相当于几年的3/7”,即去年的产量同几年的产量比,“今年的产量”是单位“1”。“小兰身高占爸爸身高的2/5”,“爸爸的身高”为单位“1”。需要注意的是:单位“1”与分率是紧紧相连的。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全班人数的1/4,”这里就不能把“比”字后面的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了,真正的单位“1”是与分率相连的“全班人数”。三、总数与部分数,总数一般是单位“1”。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与总数作比较关系,部分数作比较量,总数作标准量,那么总数一般是单位“1”。如:“一堆煤有300吨,第一周用去1/5,第二周用去2/5,两周各用去多少吨?”第一周和第二周用去煤的吨数是部分数,30吨煤是总数,因此,“30吨煤”是单位“1”。四、用“补全法”确定单位“1”。所谓“补全法”即把含有分率的句子补充完整,从而清楚的找出单位“1”。如:“食堂有2/5千克大米,吃了1/2,剩下多少千克?”含有分率的关系句“吃了1/2”其实是省略句,如把它补充完整,即“吃了这桶米的1/2”,就很容易看出单位“1”是“这桶米”。又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把它补充完整即:“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1/10”,所以“水的体积”是单位“1”。又如:“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即:“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少1/12”。“冰的体积”是单位“1”。五、用“靠近法”确定单位“1”。所谓“靠近法”,简单的说就是把分数前面靠的最近的那个量看作单位“1”。如: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4/5。这个儿童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此题中分数4/5的前面有儿童体内所含水分和体重两个量,但是与分数4/5靠的最近的量是体重,故应把“体重”看作单位“1”。单位一已知,用乘法;单位一未知,用除法;多就+,少就—。关于单位“1”:①______字前面的量是单位“1”②______等词后面的量是单位“1”③知道单位“1”的用______,不知道单位“1”的用______.(1)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5。()(2)甲的6/7相当于乙。()(3)乙的5/9与甲相等。()(4)鸡的只数是鸭的7/8()×7/8=()(5)乙数是甲数的1/3()×()=()(6)大鸡只数的4/5相当于小鸡的只数。()×()=()(7)读了一本书的2/7()×()=()(8)三好学生占全校人数的1/10()×()=()(9)完成了计划工作量的3/4()×()=()(10)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3/8。()×()=()(11)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5/3是()。(12)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天。(13)甲走的路程是乙的5/4,乙用的时间是甲的5/4,甲乙的速度比是()。(14)把甲班人数的8/1调入乙班后两班的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15)甲数是乙数的1.5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甲数占两数和的()。例11:商店运来一些水果,运来苹果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3/4,梨的筐数又是橘子的3/5。运来橘子多少筐?例12:某工程队修筑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这段公路的1/4,第二周修筑了这段公路的2/7,第二周比第一周多修了2千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