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一代是祖国的栋梁,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培养中学生一代健康成长是家庭,社会,学校,家庭的重任与使命。中学生的年龄主要之中在12至18岁之间,在这个年龄阶段中学生经历了几个过渡时期。一是从童年时期向中学生时期过渡,二是逐步从稚嫩时期向成熟阶段过渡。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各方面的思想都不成熟,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同时中学生在中学又是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一种矛盾和不平衡的状态。一方面他们进入了身体发育的加速期,身体外形和机能急剧变化,自主意识、自我意识和成人化意识日益膨胀。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矛盾和非平衡的状态会引起中学生自我认知的尖锐冲突,由此带来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矛盾和问题行为,对中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个人成长中的社会性问题。中学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然而在生活中,有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人口变迁,人们居住的密度也越来越大。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的挑战和困扰。目前中学生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屡见不鲜,中学生犯罪,已经被当今世界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通过一些中学生犯罪的案例研究表明,很多的犯罪行为都是从中学生时期的不良行为开始。如果我们能在中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的萌芽时期找到成因和对策,那社会就能将中学生的犯罪扼杀在摇篮之中,就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减少很多的危害。因此,分析和研究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既有着现实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不良行为源自于国外的problembehaviors,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并进行研究,国内在不同的场合也被翻译成“问题行为”、“行为问题”等。①心理学家维克曼(Wickman,E.K.)在20世纪20年代对“problembehaviors”做出了最早的界定,他认为“行为,从社会意义来看,是社会评价和社会规范的结果,而问题行为则表示在个体行为与社会行为的规范和要求之间发生了冲突。”而维克曼(Wickman,E.K.)他本人也成为国外关于“问题行为”定义的第一人.①张连云.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社会行为问题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1):15-17此后,引发的大量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比如对不良行为的划分中,美国心理学家拉特(Rutter,2003)将不良行为分为A行为(违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和N行为(神经症)行为;而对问题行为形成因素的研究中,霍姆斯等(Holmes2001)认为,导致中学生品性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发展的危险因素有个体本身差异(气质、焦虑、学业不良);心里社会或环境因素(严厉惩罚、父母冲突等),遗传和神经化学因素;而帕特森等(Patterson,1989)研究发现,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与子女的反社会行为有着因果关系,家长不良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是致使子女发生问题.①由于对不良行为概念的界定不同,因此对不良行为的划分有很多,主要的有这样几种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和六分法。二分法:很多研究把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分为外向型行为问题和内向型行为问题,前者指的是具有攻击性或者给外界带来伤害的行为问题。二后者指的是自我封闭,对外界不构成威胁的退缩行行为问题。三分法。奎伊等研究人员,把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人格型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平时思维不易集中,胡思乱想,喜欢做白日梦,异想天开,但是一般不会给他们造成伤害。与人格型相对应的就是行为型,行为型顾名思义一定是表现在行为上,带有很强的攻击性,会给外界或他人带去不必要的伤害。比如表现在上课开小差,讲小话交头②接耳等等。三是情绪性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学生情绪烦躁易怒,焦躁不安,对外界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比如学生厌学,脾气暴躁等等(二)中学生不良行为成因研究国外学者对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三层级说。日本学者北尾伦彦认为不良因素可分为三个层级,一次性因素是直接因素,二次性、三次性因素是间接因素。一次性因素分为学生方面的因素和教师方面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二次性因素包括情商、智力、动机等心理性因素。三次性因素是关于环境方面的条件,包括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等因素。北尾伦彦认为:问题学生的形成是有多种的因素③。双因素论。日本儿科医生佐野良五郎从身心发展进行分析,认为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因素;二是生理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①]StaceyE.Holmes,JamesR.Slaughter,avadKashani.RiskfactorsinchildhoodthatleadtotheDevelopmentofconductdisorderand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J].ChildPsychiatryandHumanDevelopment,2001,31(3):183-19③钟启泉编著:《差生心理与教育》[MI.,}二海..卜海教育“j版社1994年版,第19页。父母的养育态度①。同心圆俄罗斯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外因素构成了一个同心圆,核心的圆表示内因,环绕它的一个个外圆表示的是外因.(3)关于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研究行为的对策研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国外强调社会的功能,他们会使用社会和某些慈善机构一些大环境去让他们自己发现也改正。(二)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早在建国初期20世纪60年代对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就有少许的研究,主要是学习苏联的经验和教育理念,以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和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教育论在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国家取消了高考,基本的文化水平多处于停滞状态。当然,关于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研究也就被搁置。改革开放之后,高考恢复正常,国内的学术界也有了新的景象。在历史反省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向西方学习经验,我国的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研究也有新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根据人们对不良行为的不同概念的不同界定研究者一般把不良行为的研究分为很多类。例如,心理学家邵瑞珍(1990)将问题行为定义为“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②而邓世英等认为问题行为是中学生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这种多变的环境,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的生理或精神上的困扰。③徐美琴、徐慧颖、王婷在邓世英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问题行为概念,他们认为“广义的问题行为,指由于个人不符合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定位,使个体产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困扰,并启动一定的防卫机制,从而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不良适应。”[7]④(一)关于中学生不良行为表现的研究随着社会对中学生的关注度逐渐增大,在国家出台的很多法律和条例中也多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说明我国的关于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研究日趋成熟并且还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①关文信:《问题学生教育指南》[MI.北京.首都师范大学fI;版社2007年版,第14页。②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17③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50-54④徐琴美,徐慧颖,王婷.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教师三视角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8(l):49-51④④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品;(九)其它危害社会的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②(二)中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的成因用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导致中学生养成不良行为的大致因素有一下几类。第一是家庭因素,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式每个中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导致中学生养成不良习惯的最大诱因。不良家庭环境主要是指残缺不全的家庭,不当的家庭教育环境。有这样的例子,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他在学校一辈子教书人,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可谓是桃李满天下。但是很多这样的老师他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教育不好他们自己的子女,他们的子女叛逆,没主见,见异思迁,经不住外界的诱惑。我觉得的案例就是因为很多的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当,他们完完全全的把学校的教育方式搬到了自己的子女身上。者样的教育方式在学校很好,但是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可能会适得其反。以上的这是家庭因素都是中学生有不良行为的诱因。第二学校因素,学校是未成年人德育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发生。学校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教育中智育轻德育,对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中国式人口大国,在学校教育的模式上。,要改变就有的观念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比如,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学校一个班的学生都是70多个,学生的活动范围十分狭小。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上百的学生,精力分配不过,导致很多学生出现很多不良行为的初期没得得到及时的管理和制止,到时后来的行为越来越恶劣,更为渗着可能会走上犯罪的歧途。第三社会因素,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良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混乱是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学生时代是对外界世界最好奇的年龄阶段,对什么都充满了新鲜感,外面的世界对他们的诱惑太大,网络,媒体,不良社会青年都会给中学生带去很多诱惑,导致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07月)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07月)中学生染上很多的不良行为。极情绪的困扰;心理承受能力差,道德意志薄弱;不择手段的好胜心;人格特征方面的缺陷。也有研究者认为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高涨,社会成熟度低;学习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动机;道德情感较薄弱,自控力不足;人际协调能力差(三)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对策研究目前国内对中学生的不良行为研究主要从主观和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进行的研究,针对这些因素很多研究者也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汪丽华(2007)在其文章中分别对不同的问题行为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对策建议:对品行问题行为,可以采取惩戒教育法、整体教育制约法、同伴文化影响法、个别谈话法、学生管理教育法、家校联系法几种方法进行教育。对于心理问题行为,要了解当事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开展个别或团体的心理辅导,抓住转化的心理契机,进行师生结对的方式进行解决。三、对已有研究的反思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学生不良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分类,成因和对策上,并且很多研究都采用了太多的心理学研究法。形成了很强的理论性,家庭,学校和社会执行的难度太大。所以现在的很多研究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理论脱离了现实,我国的中学生不良行为矫正与教育手段显得极为匮乏和单一,甚至我国的研究欠缺常规化、制度化相关内容,且可以随时启动运行的一整套针对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