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与灯》读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镜与灯》读书笔记导语:《镜与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镜与灯》读书笔记,欢迎阅读!本书为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教授MH艾布拉姆斯所著,出版于1953年,主要论述了十九世纪开头的四十年年间产生于英国的诗歌理论,其次也涉及其他主要的艺术形式。浪漫主义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八世纪美学的发展,而在更大程度上,则是对它的有意义的反动。本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另一个则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前者概括了从柏拉图到十八世纪的主要思维特征;后者则代表了浪漫主义关于诗人心灵的主导观念。每一个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的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相关的东西。这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模仿说很可能是最原始的美学理论,它被第一次记录在柏拉图的对话录里,在其中,苏格拉底说,绘画、诗歌、音乐、舞蹈、雕塑,都是模仿。在对话录里,被模仿物有三个范畴。第一个范畴是永恒不变的“理式”;第二个是反映这理式的、自然的或人为的感觉世界;第三个范畴又是第二个的反映,诸如水中和镜中的影像以及造型艺术之类。柏拉图人为,艺术模仿的是表象世界而不是本质世界,因此艺术品在现实事物的排行中地位就很低。另外,由于理式王国既是现实的归宿也是价值的归宿,所以假如断言艺术与真理有两层间隔,那么艺术与美和善的关系也就自然同样疏远了。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也把诗界定为模仿。“史诗和悲剧、戏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萧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模仿”;“模仿者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亚里斯多德摒弃了理式世界,模仿成了艺术上的专用语,它使艺术区别于宇宙万物,并使艺术免于同人类其它活动抗争。因此,亚里斯多德认为,所谓艺术,是指它们具有模仿人类行为的特性,而被模仿的行为种类也就成了区分艺术种类的重要依据。艺术的历史起源被追溯到人类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以及从观看模仿中获得快感的天性。实用说是以欣赏者为中心的批评,它把诗歌看做是以引发读者的必要反应为目的的人工制品,并常常根据能否达到既定目的来判断其价值。贺拉斯是较早的实用说的倡导者,他在《诗艺》中说:“诗人的目的或者是使人获益,或者是使人高兴,要不就是把有益的和令人愉快的东西融为一体。”根据上下文来看,贺拉斯是把快感当作诗歌的主要目的。伊丽莎白时代的悉尼爵士认为,正确的诗人就是这样的,他们模仿的目的是给人以愉悦和教导,而给人以愉悦就是要人们把握住善。没有愉悦,人们就会象躲避陌路人一样离开善而去……为了给人以教导和愉悦,诗人不是模仿现在的、过去的或将来的,而只是模仿可能的和应该的,所以模仿对象本身便成了达到道德目的的保证。诗人不同于并且优越于道德哲学家和史学家,他比他们更能驱使听众向善,因为他集哲学家的一般概念和历史学家的具体事例于一身;同时,他寓教义于故事之中,他又能使顽劣之徒也仿佛服下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洗心革面,向往善德。赞美莎士比亚的约翰逊认为,莎士比亚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他的作品“除了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感的欲望外,别无其它原因”。约翰逊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莎士比亚为了迎合他自己时代那些及其愚昧的欣赏者一时一地的口味而使用的成分;另一类是为了与所有时代普通读者的口味相适应的的成分。总之,实用说把艺术家和作品人物的目标指向欣赏者快感的本质、需求和源泉,这是从贺拉斯到整个十八世纪绝大部分批评理论所具有的特征。表现说的主要倾向大致可以这样概括: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源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如果以外部世界的某些方面作为诗的本质和主题,也必须先经诗人心灵的情感和心里活动由事实而变为诗。诗只有一种动因,是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寻求表现的冲动,或者说是像造物主那样具有内在的创造性想象的迫使。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是否能够准确地传达艺术家的感情和才智来评判各种艺术的优劣,并根据艺术所表现的心理能力或心理状态来给艺术分类并评价其具体作品。表现说的主张者不看重读者。米尔说:“诗就是情感,在孤独的时刻自己对自己表白……”诗人的听众只剩下孤单的一个,即诗人自己。雪莱认为,“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卡莱尔认为,诗人已完全取代了欣赏者而成了审美规范的制定者,“总的说来,天才有自己的特权;它为自己选择轨道,如果这真是天体轨道的话,那么只要不过分偏离中心,我们这些区区占星人就必须平心静气,不再对它吹毛求疵,而是开始观察他,推算它的规律。”客观说的原则是把艺术品从作者、世界与读者这些外界参照物中孤立出来看待,把它当做一个由各部分按其内在联系而构成的自足体来分析,并只根据作品存在方式的内在标准来评判它。艺术的模仿对象有两种类型。第一类的是关于艺术理想的经验主义理论,以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为代表。这类理论认为,艺术所模仿的各种原型和形式,是根据感知对象选择或提取出来的。经验主义者对艺术所模仿的“自然”有以下几种认识:各种赏心悦目的事物或现实事物的某个方面。以散见于自然中的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事物。每一种事物的主要倾向或平均数值。人类的总体,而不是个人。内外部世界中突出的、一致的、为人熟知的各个方面。另一类是超验主义理论,它源自柏拉图,更准确地说,是源自柏拉图以后的哲学家。这种理论认为,恰当的艺术对象是理式或形相,它们也许可以通过理念世界的途径而获得,但最终却是超越经验之上的,独立存在于它们自身的理想空间之中,只有心灵的慧眼方能触及。柏拉图派理论家认为,理式具有双重地位,除了存在于超验之所外,还在人类心灵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个普遍的理式,创造者已将它置入每一个理性动物的头脑之中了”。心灵的比喻。约翰洛克认为,心灵犹如一面镜子,只能对事物作原样不动的反映。有时又说心灵是一块白板,各种感觉都在上面留下印记。普鲁提诺认为,心灵是一种行动,一种力量,它从自身释放出光芒投射到感知对象上。柏拉图主义者将人的精神视为主的蜡烛,用以照亮各种对象。浪漫主义作家喜欢以灯之发光来比喻心灵的感知活动,认为心灵会投射出审美的或其它情感的特性。柯尔律治认为,心灵在感知时把生命和激情倾注进它所领悟的世界。维科在1725年出版的《新科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洪荒初消之时,人类的思想、言语、行为都是想象的、本能的,因而也是富有诗意的,它们蕴含着后来所有的艺术、科学和社会制度的种子。有声语言的形成,一部分是模拟自然声响的语音,一部分则是为模拟强烈情感所驱发的叫喊声,因而原始的情感性语言同时也一定是诗和歌,并且必然是高度形象化的。布莱克韦尔认为,语言起始于某些粗糙的、偶然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是那些光着身子爬行的人碰巧发出的,当时的发音,音调比我们现在的要高,“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处于某种情感,如恐惧、惊奇或疼痛状态下而致……”早期的行吟诗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按照天性进行创作,因而都是自然纯朴的,并不事先考虑格式,也不问听众是谁。人们认为这些人就像那些土著居民,诗歌就是起源于他们为情感所迫而发出的叫喊声一样,也是在个人情感的压力下写成的。他们的诗作都具有各种各样使内在变为外在的隐喻,这些隐喻后来成了浪漫主义评论一般诗歌的主要术语。琼斯反对亚里斯多德关于一切诗都是模仿的观点,他断定各种诗歌都来自与之相适应的情感:宗教诗和戏剧诗来源于发现创造的奇迹时的欢乐,挽歌来自悲痛,道德诗来自对邪恶的憎恶,讽刺诗来自厌恨。他说:“按照前面表述的原则,我们可以给原始的、纯朴的诗下各定义:它是强烈情感的语言,它的表达恰如其分,音调铿锵有力,用词意义深远。”1、诗歌是情感的表现或流露,或是情感起关键作用的想象过程的产物。2、诗歌是情感心境的传载工具,它的对象面不是散文,而是非情感性的事实断想,或称科学。3、诗起源于原始的情感吐露,并因机体之故而自然地富于韵律和形象。“一般说来,各民族最早的诗人都出于由真实事件所激发的热情而写作的。他们写的很自然,自然得就像人,由于他们的感受十分强烈,他们的语言也就非常大胆,并充满形象。”4、诗歌能够主要地通过修辞手法和韵律来表现情感,语词也因此能自然地体现并传达作者的情感。5、诗歌的根本就在于,它的语言必须是诗人心境的自然真挚的表现,决不允许造作和虚伪。6、生就的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尤其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情感,极易动情。诗人是什么呢?华兹华斯的回答是,诗人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众多的人讲话,他与一般人的区别不是种类不同,而是在感受性、热忱和表达能力上有高下之分。7、诗歌最重要的功用,是凭借它令人愉快的各种手段,使读者的感受性、情感和同情心进一步发展并变得敏锐。新柏拉图主义者如雪莱认为,诗人们不仅创造了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和绘画,他们也是法律的制定者,文明社会的创造者,人生百艺的发明者。卡莱尔认同费希特的看法,认为从事文学的人是传教士,他教诲一切人说,我们在世上所见的一切现象,都只不过是世界的神圣理念的罩衣,是存在于现象深处之本质的罩衣。主张诗为情感宣泄的作家如拜伦宣称,“诗歌是想象的岩浆,喷发出来可以避免地震。人们说诗人从不或很少发疯,但距离发疯不过咫尺之遥,因此我不得不这样想,韵律这东西真是太有用了,它是混乱的先声,同时也阻止了混乱。”与这种看法有关的是这么个概念:作诗的强烈愿望,是因为人的欲望或者是理想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不调和而产生的。“诗人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中,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创造的。”这种理论认为,文学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一种幻象的形式,它给它的作者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机会。卢梭早就承认,他写《新爱洛琦丝》是因为爱情遭到挫折,为了补偿而被迫做的白日梦。歌德也在《诗与真》中坦率地说,他年轻时所经历的失意和绝望,使他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我觉得就像做了一次彻底的忏悔,自由和欢乐重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我也有信心开始新的生活了。”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