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平仄知识一、为何学习平仄?平仄是构成声律的必要因素,也是汉语音韵的一个基本特点。每个人都能懂得平仄吗?1、古今读音并不相同(粤语最接近古音)。2、各地方言的平仄也不完全一样。二、何为平仄?•平仄是诗文声律的基本概念。•书面文字最早见于公元8世纪唐代殷璠(fan)《河岳英灵集·叙》。在齐梁时代的声律学说主要是四声问题。•先有四声,后有平仄。•古四声:平、上(shǎng)、去、入。实际音质已经不得而知。根据《文镜秘府论》中散见的《文笔式》(作者不详,大约为隋或初唐时作品)的描写,古四声读音特点为:•平声字数量多,平声的音质适合于押韵,因此将“四声”分为平仄。“平”指平声,“仄”也写作“侧”,包括上、去、入三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四声是平仄的基础:中古音调的演变:a)中古音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代汉语虽然仍有四个声调,但是调类已经有了变化。b)现代汉语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古平声分为阴平、阳平2、古上声一部分变为今上声,有一部分有规律地变为去声字:是、似、祀、道、部等3、入声字消失,分别变为阳平、上声、去声。c)口语与方言中的声调问题更为复杂。成都话中的入声字皆归为阳平。昆明话、汉口话也是这样d)如何区分、辨认入声字?1、古代的韵书都是按古四声编排。平声分为上下各一卷,上去入各一卷。2、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音字汇》(此书有字目三千,二十个汉语方言点的字音材料,每个音都有中古音结构的全面展示、还附有“中古音音序索引”。)三、骈体文的平仄结构1.何为骈体文?骈体文,俗称骈文。是介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特殊文体。因曾用于科举、用于公文,应用文等,也被称为“时文”。又因“必谨四字六字律令”,又名“四六文”。2、骈文有何特点?a)骈文:许慎:《说文解字》有云:“骈者,驾二马也。”b)骈文的根本特点:成双成对,像两马并行。字音要对、事类要对、颜色要对、数字要对、词性要对、句内有对、句子之间有对,无所不对。c)骈文:讲究对仗、平仄,不类散文;句子不押韵,不类诗歌。3、骈文中的平仄:A.根据句式,骈体文基本句式有五种:四对四:二二式、节奏点:(第一、三字)六对六:二四式、节奏点:(第二、六字)三三式、节奏点:(第三、五、六字)四四对四四:四六对四六:六四对六四:B.骈体文的变式:五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一四式、二一二式、二二一式。七字句:二五式、三四式、三二二式、二三二式。C.骈体文的平仄并没有律诗那样严格,重要的是节奏点,非节奏点则比较自由。可按四六句式类推四、近体诗的平仄结构: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来说的。划分近体和古体的唯一原则是格律。有格律是近体诗,没有格律是古体诗。A、近体诗与古体诗之辩:1.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八句;律绝四句。2.律诗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3.律诗有严格的平仄要求。4.律诗的对仗要求严格。B、律诗的平仄结构:1、平仄是对立关系,交替关系。2、平仄的结构是由:“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扩展而来。3、扩展方式:加尾、插腰。律诗的基本结构(以五言为例):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七律的平仄结构是五律的扩展:甲: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1.近体诗平仄的要点是:对、粘。对是相对:平队仄,仄对平(本句对)。粘是相成:平粘平,仄粘仄(下句粘)。2.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律诗的“拗”与“救”“拗句”的类型:•“三平调”: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孤平”: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拗句”:不依照一般平仄规律的句子。其中,第一种句型为禁忌,绝对不允许发生。而对于拗句,诗人往往用“救”加以弥补。合起来就叫做“拗救”。常见的拗救格式:1、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常见补救方式)本句第三字拗,第四字救(七言就是五拗,六救)2、平平仄仄平改为仄平平仄平。(救“孤平”)乙句型,第一句第三个字救孤平。3、仄仄平平仄第三个字用仄声,对句第三个用平声救。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改为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五、楹联的平仄结构:1.楹联也叫“对联”、“对子”。往往张贴或垂挂于楹柱上,故曰“楹联”。2.楹联根据对联长短的不同,分为短句联、中句联、长句联三种。3.对联平仄以四字为基础,上联仄收,下联平收多见。4.楹联讲究平仄对立:字数灵活,不若骈文。对仗稍松,不若律诗。拓展训练:对对联:比目鱼独角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好茶。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阎锡山上山西锡山无锡潘长江过长江长江更长球场里跑不动射不准小小国足可笑可笑对手前又击腹又踹裆个个队员提防提防和尚应考•从前,有个和尚,每见读书人应考回来,有的中状元、进士,有的中举人,有的中秀才,荣宗耀祖,好不光彩,很是羡慕,乃决定去试他一试。第一场考试,是口试对对。主考官出上联:孔圣人三千弟子下场去;和尚答:如来佛五百罗汉上西天。主考官点点头,认为还可以。又出一联:子曰:克己复礼;和尚想了想,回答说:佛道:回头是岸。主考官一听,心里有点火,抓起惊堂木一拍,喝道:旗鼓!和尚用手做了一个敲的姿势,高声答道:木鱼!主考官再也忍不住了,拂手起身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和尚以为考试完毕,连忙合掌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主考官一看,和尚还站在那里,转身大喝道:快滚!快滚!和尚不知是什麽意思,以为还要对对,忙说: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