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1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该怎么做?(完)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5.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2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有何区别?(地区发展格局、哪几块、每一块的作用)(完)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发展战略为:“东部率先?、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1.东部率先。东部沿海港口较多,发展较早,在中国率先发展起来。应当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让东部的发展支持推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形成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局面,带动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2.中部崛起。中部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因此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3.西部开发。西部资源丰富,风景优美,但地广人稀,发展落后。因此需要加大对西部的开发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做好社会事业和人才开发工作。4.东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基础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经济发展。因此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做优做强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此外,还要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转型,保护生态环境,解决民生问题。3本次北京APEC会议成果、意义?意义:1.对中国中国声音: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表现抢眼的亚太地区经济也面临不小挑战。此时,世界对中国经济发挥更加强劲的带动作用给予更多期待,对中国在APEC北京会议上所传递出的声音、所提出的方案更加关注。主场外交:作为东道主,中国将借助“主场地利”展示落实正确义利观的诚意与决心,通过启动各种新倡议加强亚太地区合作,巩固和提升与有关国家的关系。同时,“主场外交”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促进自身发展的良机。跨国反腐:利用APEC平台加强反腐合作针对性强,更能彰显中国反腐工作透明化、公开化。2.对各个地区亚太自贸区路线图:亚太自贸区路线图有助于整合亚太地区各种多边自贸安排,改变现有机制碎片化的现状,让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红利惠及整个“亚太大家庭”。互联互通:“不连不通,连而不通,通而不畅,是目前亚太地区内部相互联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互联互通”建设,将有力推动APEC倡导的两个轮子——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亚投行:成立亚投行是合作共赢的产物。亚投行可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相互补充,为亚洲各国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为促进互联互通注入新动力。3.对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对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贸易额等占世界近一半的APEC而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手段之一是改革与创新。APEC的经济增长,不仅关乎这次参会的“半个世界”,而且深度影响未参会的“另半个世界”。4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原因?对中国全面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的影响?原因:1.不只让成员国受惠,还降低了对非成员国的负面影响,对全球经济都有加分作用。2.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3.APEC作为以经贸为主的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然属于每一届领导人会议的重中之重影响:1、使双方获得“贸易创造”效益。所谓“贸易创造”是指在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由于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关税,原来国内成本较高的产品,会被成本较低的其他成员国的产品所取代,使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增加,某些商品的供给来源从国内向同盟成员国转移,新的贸易被“创造”出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由于关税减让(或实行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会大大地刺激贸易量的增加,促进贸易结构改善,促进区域内贸易的发展。2、使双方获得投资增长效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后,采取优惠的投资政策,实现投资自由化,刺激投资的增长。这种增长可以分为刺激区域内投资效应和吸引区域外投资效应两种。例如,由于本国有关企业的产品成本比某成员国高,企业为寻求较低的生产成本就把工厂转移到某成员国,从而获得区域内投资增长效益;一些非成员国由于害怕他们产品受歧视,纷纷到自由贸易区内投资开办工厂,从而使区域外投资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还可以有效避免区内各国及企业间为争取投资所进行的无序竞争。市场范围的扩大及市场的协调将使区内投资环境更优越,待遇更优惠,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区域外资金,也能有效避免区域内资金的外流。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消除投资障碍,相互提供的优惠政策将促进双方投资量的增加、投资结构的改善,使双方获得投资增长效益。3、使双方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产品生产更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即扩大生产规模,每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会有更多的产出。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动,一般会引起产品平均收益的变动,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以市场规模经济的扩大为前提。多个成员国组成自由贸易区后,把若干个小市场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因而企业产品的市场规模相应扩大,在比较优势原则的作用下,成员国之间很有可能通过产品专业化扩大市场规模,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4、推动双方经济发展。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彼此赢得信任与支持,减少经济发展中的摩擦和阻力;有利于彼此经济制度安排日益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彼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在贸易、投资及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有利于增强彼此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促进东盟一体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促进东盟与其外国家建立和发展紧密经贸关系。近些年来,东盟分别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建立了自由贸易区。5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版本一:首先,上海自贸区建设实际上是中国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其核心是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将市场行为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主体、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推进税收改革,因此,自贸区建设将会带动并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同时,这些改革举措可为全国性的改革提供巨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进程中,改革红利将会逐步释放出来,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其次,自贸区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大幅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显得更加重要,而加速资源要素的流通也势在必行。建立自贸区有助于提振外贸,稳定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国际角度看,建立自贸区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欧盟、韩国、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分别为20个、53个、46个、43个,这些国家和地区同其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进出口额占其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7%、27%、35%、73%。与之相比,我国同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为24%,如剔除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则只有11%。因此,加快自贸区建设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第三,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上海自贸区建设也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因为自贸区经济有着巨大的长期发展潜力,辖区内的上市公司(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关系的辖区外公司)将获得经营方面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对于其业绩提升将有明显的裨益。同时,这些上市公司将会受到场内外资金的重点关注。由此,自贸区概念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又一条投资主线。最后,上海自贸区建设获批仅是开始,预计后续会有更多的自贸区获批。据了解,国内部分省市也正在努力争取建立自贸区。比如浙江舟山、广州南沙等国家级新区就提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想版本二1.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2.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3.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4.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刺激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个人认为,自贸区的意义在于大宗商品技术服务无壁垒无关税自由交易。另外,美国企图通过控制TPP,建立新的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同时压制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基础制造业,保持中国血汗工厂地位为西方打工;中国经济增长乏力,需要二次改革刺激新的增长点,内部改革压力大,于是就有了上海自贸区。希望自贸区所展示的红利能反促国内经济改革,所以上海自贸区更多的是战略意义二、政治1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方略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2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版本一1.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2.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党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3.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版本二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是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的一个最集中的体现。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党的十八大提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这次全会公报又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根本保证。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法治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党要为法治建设提供方向,确定具体任务,同时明确推进的思路。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