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教学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方剂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方剂学课程英文名称:Formula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课程编号:ZJ2130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总学时40,理论课学时40)学分:2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课程简介: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配伍意义以及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成方和临床遣药组方的能力,为学习中药学各门课程奠定基础。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指导学生理解治法与方剂的关系。熟悉常用治疗大法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和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功用、主治的影响。了解有关方剂分类、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采用循序渐进,由浅人深,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重视加强逻辑推理的方法,重点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重视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对组成、功效、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对比,引导学生在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能深入理解其相关内容,并为以后的正确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方剂100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主要加减变化,尤其要重视体现控制药物功效发挥方向的配伍技巧及常用配伍结构;二级方剂50首,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三级方剂32首,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一级方剂及部分二级方剂要求背诵方歌。每类方剂首先应阐明其概念、适用范围、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及其运用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功用、主治、组方原理以及配伍技巧要讲深讲透,对部分方剂在剂量、剂型及用法方面有特殊要求者应重点强调。二、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学时数总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方剂学概述及治法、组方原则解表法与方剂泻下法与方剂和解法与方剂清热法与方剂温里法与方剂补益法与方剂理气法与方剂理血法与方剂祛湿法与方剂其他治法与方剂44443342246总计40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总论(4学时)第一节方剂学概念和发展简史[教学要求]1.掌握并理解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2.熟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3.了解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4.熟悉在方剂学各发展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部分方书。[教学内容]1.方剂和方剂学的定义;方剂学的性质、任务及重要性。2.方剂学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3.方剂学形成和发展概况以及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4.重点介绍各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要医籍和方书的时代、作者、主要价值,如《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普济方》《医方考》《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节方剂与治法[教学要求]1.掌握治法与方剂的关系。2.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等)。3.了解治法的多层次、多体系特点。[教学内容]1.明确方剂与病机、?台法的关系。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即方以法为指导、法以证为依据、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八法的涵义、适用范围、常用分类、使用注意。3.治法的多层次和多体系特点。第三节方剂的分类[教学要求]了解历代有关方剂分类的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教学内容]介绍以病证、祖方、功效等各种分类方书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以《医方集解》为代表的综合分类法。第四节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教学要求]1.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的变化形式。2.熟悉方剂的配伍目的。[教学内容]1.方剂的配伍目的。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的涵义及其运用特点,并举例说明。3.方剂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能、主治的关系。第五节剂型[教学要求]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第六节方剂的服法[教学要求]1.掌握汤剂的服法。2.熟悉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其意义:[教学内容]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附录:古今用量考证简介历代度量衡的计算方法及其与现代用量的折算比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掌握(一类方剂,下同):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加减葳蕤汤。3.熟悉(二类方剂,下同):小青龙汤、止嗽散、香苏散。4.了解(三类方剂,下同):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教学内容]1.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2.解表剂方剂讲授要点:(1)麻黄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和基础方。应阐明麻黄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杏仁的配伍意义。(2)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应阐明桂枝汤及其附方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桂枝与白芍等量相配以调和营卫的配伍原理,进而阐明桂枝、芍药用量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主治的影响。同时,作为解表剂运用的通则,对桂枝汤的用法及其临床意义应进行具体阐发。(3)九味羌活汤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的常用方,也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其服法及剂型的变化均对其功效、主治有影响。(4)香苏散以苏叶和香附相配,疏散风寒,理气畅中,为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郁不舒证之常用方。应着重阐明方中苏叶和香附配伍的协同关系。(5)小青龙汤是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咳喘的常用方。应阐明方中麻黄、桂枝与芍药的配伍关系,以及干姜、细辛、五味子在温化寒饮作用方面的配伍意义。(6)止嗽散为治疗表邪未尽,肺失宣降而致咳嗽的常用方。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的用药特点,加减得宜,可用于各种咳嗽。(7)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辛凉解表之常用方,前者偏于疏表,后者偏于宣肺。应重点阐明银花与连翘、荆芥与淡豆豉、桑叶与菊花、桔梗与杏仁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从银翘散煎服法要求领会辛凉解表方剂的用法共性。(8)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为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之咳喘证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麻黄、石膏、杏仁配伍的协同意义,以及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对功效的影响。(9)柴葛解肌汤功能解肌清热,为治疗表寒未解,人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常用方。(10)败毒散与参苏饮皆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但二方因组成配伍的不同,其功用有偏于解表、偏于理肺的区别。尤应重视败毒散中人参的用量特点及配伍意义。(11)麻黄细辛附子汤功能助阳解表,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证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要重点阐明附子与麻黄、细辛配伍的协同意义。第二章泻下剂(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掌握:大承气汤、麻子仁丸、黄龙汤、十枣汤。3.熟悉:大黄附子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济川煎。4.了解:大陷胸汤。[教学内容]1.泻下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泻下剂方剂讲授要点:(1)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应重点阐明三承气汤在功能、主治、用法、配伍关系方面的异同。其中,应明确大黄与芒硝、大黄与枳朴、硝黄与甘草的配伍关系。(2)大黄牡丹汤具有破瘀泻热功效,是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大黄与桃仁、桃仁与冬瓜仁的配伍意义。(3)大黄附子汤是温下法的代表方。应明确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关系和用量特点。(4)温脾汤是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具有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的配伍特点。(5)麻子仁丸是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应从方义分析、用量特点、用法等方面,阐明本方意在润肠泻热的道理。(6)济川煎以肉苁蓉、当归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与升麻、枳壳升清降浊相合,主治肾虚津亏之大便秘结。具有补中有泻、降中有升的配伍特点。(7)十枣汤为峻下逐水的常用方。应着重阐明甘遂、芫花、大戟的配伍意义和使用注意,尤其是大枣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8)黄龙汤以峻下热结之大承气汤,配伍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之品,而成攻补兼施之剂,是主治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之证的常用方。方义分析中应当重视桔梗宣肺以助通腑的特定意义。第三章和解剂(4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及分类。2.掌握: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3.熟悉: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痛泻要方。4.了解:达原饮。[教学内容]1.和解剂的涵义、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和解剂方剂讲授要点:(1)小柴胡汤是主治伤寒少阳半表半里证的代表方,亦是调和胆胃的常用方。应针对病机,全面阐明其治法原理,明确柴胡与黄芩为和解少阳的基本配伍结构。把握本方的配伍特点及运用的一般规律。(2)大柴胡汤由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化裁而成,为和解少阳兼泻阳明实热的常用方。应阐明其主治证候及组方原理。(3)蒿芩清胆汤是主治少阳湿热及痰热证的常用方。应重点分析其组方原理,青蒿与黄芩的配伍关系。比较与小柴胡汤在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4)四逆散既是治疗阳郁四逆证之基础方,又是后世用治肝脾气郁证之基础方。既要阐明本方用于阳郁厥逆的机理,更应重视后世在疏肝理脾、调和肝脾方面的发展和运用。讲授中应突出柴胡与芍药、柴胡与枳实、芍药与枳实等基本配伍结构的意义。(5)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之常用方。在全面阐明其功用、主治、方义、配伍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疏肝、健脾、养血三者的关系。(6)痛泻要方是治疗肝旺脾虚所致腹痛泄泻的常用方,体现培土抑木的治法。应阐明防风在方中的特定配伍意义。(7)半夏泻心汤是用于寒热互结心下所致痞证的常用方,亦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应全面阐明其病机特点、方义及配伍特点。通过与三个附方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比较,说明组方应方随法变、药因证异的道理。第四章清热剂(3学时)[教学要求]1.熟悉: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掌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龙胆泻肝汤、苇茎汤、清胃散、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3.熟悉:犀角地黄汤、普济消毒饮、芍药汤、凉膈散、仙方活命饮、。4.了解:清骨散、当归六黄汤、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教学内容]1.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2.清热剂方剂讲授要点:(1)白虎汤是清热生津的基础方。应阐明其重用石膏、知母,配伍粳米、甘草的意义,明确其适应证与禁忌证。比较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二方功用、配伍及临证运用的异同。(2)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是温热病邪初人营分和热人血分的常用方。应阐明其组方原理及区别运用,尤其是“透热转气”的涵义以及凉血配伍活血的意义。(3)黄连解毒汤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其适应证为热毒壅盛、充斥三焦;凉膈散具有清上泻下、以泻代清的特点,是治疗上中二焦郁热之常用方。(4)普济消毒饮与仙方活命饮皆为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阐明二者的组方特点及主治病证。(5)导赤散是治疗心经有热,心火下移小肠证的常用方。阐明其主证特点及配伍意义。(6)龙胆泻肝汤功能苦寒泻火、利湿清热,为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剂。在阐明配伍意义的基础上,应重视柴胡、当归、生地的运用及其与肝脏生理特性的关系。(7)左金丸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的常用方。应阐明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配伍关系以及二药相配的常用组合对后世的影响。(8)苇茎汤是主治热盛于肺,痰瘀交结所致肺痈的常用方。本方集清热、逐瘀、排脓为一方,体现了治疗内痈成脓的代表性治法。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