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1、以下内容来自本人个人查阅书籍、各种文库精心梳理所得,任何单位、个人、组织、团体都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进行未经本人允许的擅自转载、改版和复制,仅供参考。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2、如您觉得所属文档中有侵犯您的版权、产权或相关任何权利。请与我联系,我将会公开道歉、合理解决、赔付相关问题和费用。绪论部分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内容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及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是假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革命性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他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毫不隐讳自己的阶级本质,公开的申明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第一章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内容是什么?答: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主观辩证法也包括客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既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范畴。二、对立统一规律于自然社会规律的联系。答: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很显然,对立统一规律与自然社会规律是存在联系的,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在自然社会中,自然社会中又表现出对立统一。三、三人成虎、最后一根稻草会压死骆驼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答:(1)这体现了质量互变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表明,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任何事物都是质量度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2)三人成虎,其意思是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谣言”变成“事实”即质变,这个质变是由许多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而达到的,即许多人都说城市里有老虎致使人们信以为真。最后一根稻草会压死骆驼,骆驼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稻草虽轻,但也有其重量,不断往骆驼身上加稻草,总会超过骆驼的承受力,从而把它压垮,使其质变。(3)这启示我们,在对待网络信息、网络谣言的时候要慎重,要重视自己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赞”、“转发”行为,因为无数的“点赞”、“转发”就会把谣言变成害人害社会之“虎”。所以,要重视渺小的变化,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四、既要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时又要强调“对症下药”,为什么呢?答:观点错误。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联系。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4.人类社会也是一张联系之网,是由单个的个人组成的有普遍联系的群体组织,社会的发展是由所有个人的力量结合得以推动的。5.这种观点割裂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普遍联系,否定社会的普遍性、特殊性、多样性,不利于社会发展,因而是错误的。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每个公民团结互助。苦难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顺利时,众人划桨开大船,从汶川地震到奥运会无不说明……是错误的。第二章一、中国古代庄子有个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的故事,反映出不可知论的立场。你认为人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为什么?答:我认为人能认识世界。1.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和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认识的能力的至上性,也否认作为人的认识成果否认真理的绝对性2.马克思认为真理具有绝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即是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3.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互相渗透和互相包含的。相对性的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性向绝对性的转化和发展中4.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性统一的。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任何、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的对立统一。但是,人类的思维按其基本性能力和可能性能力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5.所以,人能正确认识世界,获得真理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2、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三、十七世纪英国经验论者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你怎么评价他的“白板说”?答:1.“白板说”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任然属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只是一种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论2.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改革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绝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摹写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对象信息的分析、抽象、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4.正因为如此,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在头脑中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这说明反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四、胡适认为,真理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真理’的美名的”。你如何评价这个观点?答: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正确把握真理,必须理解它的对立面-谬误。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他们的区别和对立不是绝对的。五、试概述“实践”范畴在辩证唯物主义中的重要性。答: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当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这是因为还要对认识结果加以判定、鉴别,就是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个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就是要用实践来去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科学地解决了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明确地提出试剑石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是根本性地、完全性的。第三章一、试解析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答: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