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勇营制度:清代军制的中间形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 勇营制度:清代军制的中间形态李志茗 [摘要] 不少学者认为勇营是在太平天国期间应运而生的。其实不然,勇营早在雍正、乾隆年间就已出现。刚开始,它并无制度可言,战时募集,事毕解散,影响有限。直至曾国藩创建湘军、制订勇营制度,勇营才异军突起,取代八旗、绿营,成为晚清国防力量的主体。本文即从勇营的起源入手,考察勇营制度的创立及其影响,认为勇营制度是清代军制由八旗、绿营制度向新军制度转变的中间形态,对清末军制变革乃至政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勇营;勇营制度;军制清代的军队经历了一个由兵到勇、由勇到兵的发展历程。嘉道年间,清朝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可是其曾经以剽悍和勇武著称的经制之师——八旗、绿营却衰败了,无法担负起国防的重任,于是勇营异军突起,取代八旗、绿营,成为戡平治乱的劲旅,维护了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然而,勇营毕竟不是经制之兵,可暂不可久,待军务告竣、局势稳定之后,清政府便一方面整顿勇营,或裁撤,或留防,解决心头之患;另一方面想方设法规复经制兵制,先是抽调绿营组建练军,进而则改弦更张,编练新军,走上了军队近代化道路。可见,勇营是清代军队嬗变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勇营在清代的典章制度中没有专门的记载,刚开始也并无制度可言,它只不过是由清军统帅招募、随同八旗与绿营征战的附庸,战时募集,事毕解散。直至曾国藩创建湘军,才使勇营脱胎换骨,令人刮目相看,并实际上成为晚清国防力量的主体。而曾国藩手订的湘军体制,也使晚清的勇营制度得以正式确立,对之后的清末军制变革乃至政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术界对勇营及其制度的研究比较重视,也有一些优秀的成果问世。 1 然而,仔细考察这些成果,仍能发现一些空白点和不足之处。首先,关于勇营的起源问题莫衷一是,多有矛盾和歧异;其次,对勇营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论述不够。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此展开探讨,发表一孔之见。一勇营的起源有关勇营起源的问题,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有学者根据《清朝续文献通考》的记述,认为勇营始出现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福康安镇压林爽文起义之役, 2 有学者则认为勇营“为应太平军之际会而形成”。 3 其实不然,勇营早在雍正年间就已出现,当时称做防军。防军是清初分布地方的、在八旗与绿营之外的非正规军队,兵员都是专征将帅临时招募的,数量多少不定,战时随清军出征,战后即撤。“若乾隆年台湾之役,乾、嘉间黔、楚征苗之役,嘉庆间川、陕教匪之役,道光年洋艘征抚之役,皆暂募勇营,事平旋撤。” 4 防军在清代的军事战争中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仁宗剿教匪,宣宗御外寇,兼用防军,而以乡兵助之。” 1 可见,防军在清政府镇压白莲教起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一度也是清军的主力之一,成为清政府仰赖的基本军事力量。然而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它就被废弃不用了,代之而 1 如论文有王尔敏先生的《清代勇营制度》,载其所著《清季军事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中;金普森、姚杏民的《清代军制的演变述评》,收入吴信忠、张云主编的《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专著有罗尔纲的《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和王尔敏的《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2 张玉田、陈崇桥等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3 王尔敏:《清季军事史论集》,第2页。 4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929页。2 起的是乡兵。但乡兵一开始并不是勇营,这从其在各省的不同称呼便可见一斑,“各直省之乡兵,曰屯练,曰民壮,曰乡团,曰猎户,曰渔团,曰沙民。” 2 不难看出,乡兵其实就是团练,只不过各地的叫法不同而已。团练意为团集训练,始见于唐。宋代以后,它才成为地方民兵组织的专称。团练是保甲制度的产物。“夫团练必自保甲始。保甲者,所以辑和其人心而整齐其风俗也。” 3 清代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保设保长,牌、甲也分别设牌长、甲长。团练即由保甲中每户所出壮丁组成,平时训练,有事则保卫乡里,一般不远行征调。因而团练与勇营不同,团练成员皆为土著,来自本乡本土,主要担负保境安民、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一旦有警,就赴本乡、县境守卫,协助官兵作战;勇营成员系招募而来,鱼龙混杂,战时随清军出征打仗,人数视需要而定,多寡不一,也没有具体的编制。乡兵虽然是团练,但因熟悉地方情况,有时也被清军用于辅助作战。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乡兵,对何路可通,何隘可守,皆烂熟于胸,更经常为清军所征用。他们为清军开路和断后,“有战事则搜剿山路,退兵则为殿后之用”, 4 可使清军免遭困顿。乡兵最早辅助清军作战是在雍正年间。雍正八年(1730),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乌蒙土司叛乱,“调官兵万余人,乡兵半之,是为乡兵之始。” 5 此后,清政府在偏远地区有战事时,往往大量使用乡兵,因为调集清军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劳军伤财不说,还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乡兵都是土著,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动用他们更能够收到实效,所以“不如多用乡兵,人地相宜”。就这样,乡兵成为清军很得力的帮手,不可或缺。到了嘉庆初年,“苗疆事起,傅鼐以乡兵平苗,功冠诸将。” 6 这令嘉庆皇帝很吃惊,但他并不觉得乡兵有多能耐,而是认为傅鼐的练兵得法,遂命令各省督抚用傅鼐练乡兵之法练官兵。其实皇帝的不明真相一方面是因为他并非当事人,易为表象所迷惑;另一方面是出于他的傲慢与偏见,看不到乡兵的优势。可是底下的统兵将领就不一样了,他们知道八旗、绿营已腐朽不可用,所以很重视乡兵,充分发挥乡兵的作用。“川、楚教匪之役,官兵征讨,而乡兵之功为多。”更有甚者,通过带领乡兵征战而建立战功,得到提拔重用。如四川南充知县刘清就因带领乡兵镇压白莲教有功,最后官至四川按察使,而桂涵、罗思举本来都是不事生产、横行乡里的浪荡子弟,也同样因带领乡兵镇压白莲教有功,官至提督。《清史稿》对此津津乐道:“其勋绩最著者,文臣则四川按察使刘清,武臣则四川提督桂涵、湖北提督罗思举,各统乡兵,分路剿寇,大小数百战,遂奏肤功。” 7 正因为这样,乡兵的地位日益提高,也逐渐为清廷所倚重。嘉庆十七年(1812),因云南缅宁、腾越各隘皆瘴疠之地,难驻官兵,乃练乡兵 1600 人,其中一半驻守缅宁丙野山梁等处,另外一半驻守腾越蛮草山等处,可见这些乡兵扮演的是边防军的角色,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乡兵了。道光十五年(1835),清廷“令各省民壮每月随营操演,范以纪律”,开始注重培养乡兵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同年,“调大小金川乡兵千名,给以千人之粮,随营征战”, 8 则已经把乡兵当做勇营了。尤其是随着防军的裁撤,乡兵逐渐向勇营转化。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以后,这个转化就更加速了。当时,太平军如猛虎出柙,发展迅猛,清军一触即溃,望风而逃,根本阻挡不住,清军各方将帅遂纷纷招募乡兵参战,造成了乡兵多于清军的局面,于是“号乡兵曰勇营,以别于绿营经制之兵。” 9 1 《清史稿》,第3859页。 2 《清史稿》,第3950页。 3 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2265页。 4 《清史稿》,第3950页。 5 《清史稿》,第3950页。 6 《清史稿》,第3950页。 7 《清史稿》,第3950页。 8 《清史稿》,第3951页。 9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7页。3 由上可见,勇营是伴随着清军征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出现于清初,先叫防军,后称乡兵,到了咸丰年间,才被正式命名为勇营。二勇营制度的创立虽然勇营存在的时间不短,也曾立过战功,偶尔露峥嵘,但它一直只是清军的附庸,“额数之多寡不齐,器械之良窳不一,饷章之增减不定,良以聚散无恒,故与额兵迥异,无编制之可纪。” 1 勇营之有制度自曾国藩建立湘军始。曾国藩自幼受湖湘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早有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他在京师为官期间,就经常指陈军政败坏、民间疾苦等情状,要求咸丰帝痛加整顿,革除弊政,以纾民困。对于军事,他也有自己的研究,曾上《议汰兵疏》,批评绿营的斑斑劣迹:“漳、泉悍卒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以勾结盗贼为业;其他吸食鸦片,聚开赌场,各省皆然。大抵无事则游手恣睢,有事则雇无赖之人代充,见贼则望风奔溃,贼去则杀民以邀功”,建议裁兵 5 万,“简练军实,以裕国用”。 2 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853 年1 月 21日),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奉命帮办湖南团练。他认为太平军连清军都对付不了,团练更加没用,因为他“经过各省,从未见有团练能专打一役,专守一城者”, 3 所以他阳奉阴违,决定撇开团练不谈,要改弦更张,以练兵为要务。他要练的是什么兵呢?咸丰十年(1860),曾国藩上奏向清廷坦白说:“臣自咸丰二年奉旨办团,初次折内即奏明,自行练勇一千,是臣所办者乃官勇,非团丁。” 4 可见他所练的兵就是勇营。照理说,勇营只有清朝的统兵将帅才有资格招募,曾国藩是在籍侍郎,根本没有资格,但他自说自话,也招募了勇营。这在当时是违制之举,只不过因处在非常时期,没人检举揭发,才使他蒙混过关。等到事后,他大大方方地承认了,清廷也不便计较了。曾国藩创办的湘军虽然属于勇营,但与以往的勇营不一样。其本质的区别就是以往的勇营没有独立性,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其勇丁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也未加以认真的训练,更没有统一的编制,所以面对太平军这样有组织、有纪律的强敌,就束手无策了。而湘军则是曾国藩针对清军积弊、采用戚继光“束伍”之法而建立起来的一支新型军队。它独自成军,又有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为保障,所以战斗力很强,最终取代清军,成为扑灭太平天国运动的一支劲旅。对此,《清史稿》有非常简明扼要的论述:“侍郎曾国藩以衡、湘团练讨寇,练乡兵为勇营,以兵制部勒之,卒平巨憝。” 5 曾国藩用来部勒湘军的“兵制”主要有:1、招募遣撤制度。清军实行的是世兵制,父子相承,世代为业,因而军中老少皆有,难以保证军队的质量。湘军则有严格的募勇裁勇制度。曾国藩规定招募湘军勇丁不得杂入一弁一卒,必须专程去偏僻地区挑选健壮、朴实的山民,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衙门气的一概不要。所招勇丁还须取具保结,并将其姓名、籍贯、手指印及亲属情况等登记造册,以便查验。如果勇丁征战日久,而力穷气惫,尽显疲态,就必须遣撤旧勇,另行招募,使壁垒一新。清代为了防止将领拥兵自重,采取兵将平时分离,战时临时凑合的统驭方针,这就造成将不知兵、兵不用命的弊病。有鉴于此,曾国藩奉行将必亲选,兵必自招的原则。其办法是:帅欲立军,拣统领一人,檄募若干营。统领自拣营官,营官拣哨官,以次而下,帅不为制。故一营之中,指臂相联。弁勇视营、哨,营、哨视统领,统领视大帅,皆如子弟之事其父兄焉。或帅欲更易统领,则并其全军撤之,而令新统领自拣 1 《清史稿》,第3950页。 2 《曾国藩全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3 《曾国藩全集》,第681页。 4 《曾国藩全集》,第681页。 5 《清史稿》,第3949页。4 营官如前制;或即其地募其人,分别汰留,遂成新军,不相沿袭也。 1 也就是说在军队内部,层层统属,下级对上级负责,最终整支军队为大帅个人拥有。如果欲更换哪一级将领或哪一级将领离营,就必须将其军队解散,而令新将领另起炉灶,重新招募,以确保全军的私属性。曾国藩自己也是按照这样的办法来组建湘军的,并且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用书生典兵。湘军将领里,出身书生的占多数,他们与曾国藩志同道合,以所谓的忠义血性相激励。曾国藩还制定了挑选将领的四条标准:“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2 要求各级将领据此挑选下级军官。 2、组织体制。组织体制是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兵种构成、营制饷章和领导机构等方面。湘军有陆军、水师和马队三个兵种。其中陆军的营制饷章最著名,影响也最大。它包括一营之制、营官亲兵之制、一哨之制、长夫之制、薪水口粮之制、小口粮及恤赏之制、外省招勇仿照楚军薪粮之制、帐棚之制、统领之制几部分。据此可知湘军以营为战斗单位,每营 505 人,设营官1 人,辖前、后、左、右 4哨;每哨哨官、哨长各 1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