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1.基本史料①《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濂(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②《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又名《元典章》,不著撰人。有正集60卷,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0门,记自元世祖继位(1260)至仁宗延祐七年(1320)元朝前、中期典章制度;新集2册,不分卷,按国典、朝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8门,记英宗至治元年(1321)至至治二年六月以前典制条例。此书未经文饰,保存著原始面貌,因而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有不少内容为《元史》所未载,故尤为治元史者所重。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③《通制条格》•本书现存22卷,官修。本书的性质与《元典章》相似,亦是元朝法令文书的汇编,故其史料价值极高,研究元代历史尤其是各种制度时,必须参考此书。元仁宗即位之初,即诏令汇编,其大纲有三:一《制诏》、二《条格》、三《断例》;另将错居于《条格》、《断例》之间的内容亦汇辑成《别类》。书成于延祐三年(1316)夏五月,但直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才审定颁行,题名《大元通制》。原书有88卷,凡2539条,现仅有第二部分《条格》的一部分流传至今,故名《通制条格》,现存的22卷是:卷二至九(户令、学令、选举、军防、仪制、衣服),卷十三至二十二(禄令、仓库、厩牧、田令、赋役、关市、捕亡、赏令、医药、假宁),卷二十七至三十(杂令、僧道、营缮)。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④《经世大典》•全名《皇朝经世大典》,880卷,目录12卷,公牍1卷,纂修通议1卷。此书是元文宗时官修的一部政书。天历二年(1329)冬,元文宗下令“参酌唐宋会要之体,会粹国朝故实之文”,命赵世延、虞集等主其事。至顺二年(1331)五月一日成书。全书分10篇:帝号、帝训、帝制、帝系4篇为“君事”,由蒙古局担任纂修;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6篇为“臣事”,由虞集等编纂。《经世大典》是元代官修的政书,其内容大都来自有关机构的档案,故其史料价值极高。惜保存至今的只是极少一部分。尽管如此,它仍然受到史家的高度重视。•《经世大典》尚存的这部分文字,内容涉及市籴粮草、仓库、招捕、站赤、急递铺、海运、高丽、缅甸等事,为研究元代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工艺技术、中外关系的重要资料。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⑤《国初群雄事略》•明末清初,钱谦益编撰。本书共收集元末农民起义及地方割据势力计有韩林儿、郭子兴、徐寿辉、陈有谅、明玉珍、张士诚、方国珍、李思齐、扩廓帖木儿、纳哈出、陈友定、何真等人的起兵或割据的史料,广征博引,使一些今已散失的资料得以保存下来,为研究元末明初历史的一部重要史籍。全书“采自诸书,抵牾处不改定,参差处不画一,仍是长编之例,实非刊定之书”。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⑥《元朝秘史》•原名《蒙古秘史》,是我国蒙古族最早的一部历史和文学著作,记载蒙古族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历史。该书成书于十三世纪中叶,撰者不详,原著已佚,现仅存明初的汉字音译本。该书是我国蒙古族最早用蒙古文字写成的近三十万言的历史文献。从成吉思汗22代祖先写起,记载了许多蒙古氏族和部落的起源。书中突出描述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壮大自己势力,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记载蒙古国南征金、夏,收服畏兀儿,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情况,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以战争手段变革社会制度的过程,风俗习惯的变迁。书中包含关于12、13世纪蒙古社会状况的丰富资料,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史典籍。并交代了《秘史》成书年代和地址,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元朝秘史》是元朝重返草原后遗留在中原的历史文献,重要的历史文献应该都被蒙古贵族带回草原了,可见也不是元朝重要的历史资料,不是用八思巴蒙古文写成,秘史是类似历史演义性质的文献,虽然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可是不能看做是客观历史,与蒙古皇室的金册国史不能相提并论,其内容也有很多错误,研究蒙古和元朝历史还是应该以众多的历史资料为准。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2、元朝概说–国号和年代1206年铁木真受尊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YekeMonggholUlus)首尾163年(1206—1368)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等汉人文臣的建议,建国号为“大元”。1370年,元顺帝之子爱猷识理达腊,退到和林。他和他的继承者们仍称大元和大蒙古国号,明人称之为“北元”。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一、元朝的基本史料及概况–分期1.前四汗时期(太祖、太宗、定宗、宪宗,1206—1259)。2.忽必烈时期(1260—1294)。3.元代中期(包括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诸朝,1295—1332)。4.元代末期(顺帝朝,1333—1368)。二、蒙古的建国和对外扩张(一)蒙古部落的起源及其社会的发展那颜:“土敦”、“太子”、“薛禅”、“蔑儿干、“巴阿秃儿”属民:“哈阑”奴隶:“孛斡勒”黄金家族的历史与传说乞颜孛儿帖赤那(苍狼)豁挨马兰勒(白鹿)巴塔赤罕都瓦锁豁儿朵奔蔑儿干十一世孙不古讷台别勒古讷台感天光布忽合塔吉感天光不合秃撒勒只感天光孛端察儿妻阿兰豁阿孛端察儿林失亦剌脱必赤蔑年土敦长子合赤曲鲁克海都伯升豁儿多黑申察剌孩领忽屯必乃想昆必勒格第六子葛不律妻莫孥伦,生七子生九子咸补海忽图剌生七子长子哈丹次子八里丹蒙哥秃乞颜捏坤太石也速该答里台成吉思汗二、蒙古的建国和对外扩张(二)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又名铁木真(1162-1227),尼伦蒙古孛尔只斤·奇雅特氏人,1162年生于迭里温·孛勒答合(今蒙古国肯特省达达勒县境内)。父名也速该巴特尔(1125-1171年),蒙古军事首领。–铁木真9岁(亦说13岁)时,其父被塔塔尔人所害,母亲诃额伦夫人靠拾果子、挖掘野菜,养活儿子们。铁木真兄弟稍长,在斡难河(鄂嫩河)边捕鱼,以奉养母亲。困境中,诃额伦夫人经常告诫儿子们要为父亲报仇,恢复祖业。札木合势力衰败后,在蒙古草原上形成了铁木真汗、王汗、太阳汗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更引起了王汗的不安。经过“额列特战役和温都尔山战役”,王汗势力也被铁木真消灭了。紧接着,铁木真征服乃蛮。经过10多年的战争,铁木真于1205年统一了蒙古“毡帐百姓”,占领了东起兴安岭、西迄阿尔泰山、南达阴山的广大地区。铁木真于1206年春建立了大蒙古国,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二、蒙古的建国和对外扩张(三)早期蒙古国家制度1.千户制2.怯薛机构3.设置大断事官4.制定札撒5.分封子弟6.创制文字三、蒙古国的强盛(一)成吉思汗时期1.攻西夏2.攻金3.收服西北诸部4.西征花剌子模5.灭西夏(二)窝阔台时期1.灭花剌子模2.灭金3.长子西征(第二次西征)4.攻宋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三、蒙古国的强盛•耶律楚材的汉化措施(1)括户、分民、制订新税法(2)汉地统治机构的建立完成后共籍得一百一十多万户,史称为乙未户籍都行省承制行事投下户包括税粮、科差和诸课三项,后来的包银制1231年,设中书省1234年,设燕京行尚书省三、蒙古国的强盛(三)贵由时期(1246-1248)与拔都相争,神秘死去,死后为夺汗位,各派斗争激烈且残酷。(四)蒙哥时期(1251-1259)1.征服吐蕃(1252)2.征服大理(1255)3.旭烈兀西征(1252-1260)4.征宋(1257-1259)哈佛大学1939年绘制的元朝地图四、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一)忽必烈建国及其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1260年4月中,忽必烈拘禁阿里不哥派往燕京的必腹脱里赤,先发制人,在新筑成不久的开平城宣布即大汗位。–阿里不哥得到消息之后,也迅速在和林即承汗位,蒙古出现了一国两君的局面。–1264年春,阿里不哥被迫向忽必烈输诚。汗位纠纷由此结束。这次纷争,客观上为蒙古军事贵族中主张“祖述变通”以“补偏救弊”的一派把统治中心从漠北移至漠南,从而更加便利于他们采纳汉法,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提供了一个适逢其时的契机。–忽必烈登上并巩固汗位,在蒙元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政治意义。横跨欧亚的蒙古国由此开始走向分裂。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接受阿里不哥归降时,曾郑重地遣使通告钦察汗别儿哥、伊利汗旭烈兀、察合台汗阿鲁忽等宗王,邀请他们参加正式的忽里台选汗大会。但三汗很快相继去世,他们的继承人对此不感兴趣,忽里台会议流产。这表明,过去那个统一的蒙古国已经不复存在了。拔都察合台海都四、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二)改汉制,用汉法1.建立年号、国号及有关礼仪制度2.建立中央集权王朝官僚机构3.定都汉地4.实行重农政策5.尊崇儒学皇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吏户礼兵刑工十道宣抚司后改为行省路府州县提刑按察司四、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三)忽必烈时期的对外征战1.南宋的灭亡(1276)与江南的统一(1279)2.西北边地的争夺与北方、东北边疆的巩固3.征服高丽4.入侵日本(1281)5.对缅国(1280-1285)、占城(1282-1284)、安南(1283-1287)的战争6.远征爪哇(1292)吕将军在守襄阳,襄阳十年铁脊梁。望断援兵无消息,声声骂杀贾平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五、蒙古统治下的中国社会,1215-1368年一.中国历史中的蒙古时期二.社会—心理因素三.社会阶层:传统精英与新兴精英元代中期的文人姚燧曾说过:“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卫,一由儒,一由吏。由宿卫者言出中禁,中书奉行制敕而已,十之一;由儒者则校官及品者,提举、教授出中书,未及者则正、录以下出行省宣慰,十分之一之半;由吏者省台院、中外庶司、郡县,十九(八)有半焉。”儒户精英作用的扩散五、蒙古统治下的中国社会,1215-1368年元杂剧在元代社会史中的意义在过去20年中,有足够的考古发掘证明最晚从11世纪起中国就已经存在受大众喜爱的戏剧传统。这个证据驳倒了早些时候的论断:是蒙古人剥夺了文人的权利而导致杂剧的兴盛。它也驳倒了是文人将杂剧形式推向高峰这样的设想。更可能的结论似乎是:杂剧作为一种自我维系自我发展的传统,到13世纪真正成熟为一种合宜的有吸引力的文学表达媒介。在蒙古人统治下,北方的“精英”作家们发现自己在一个不熟悉的世界中沉浮,与社会的和政治的成功绝缘,而传统的文学形式所能赢得的类似于以往的尊敬也得不到了。由于有时间、有机会与演员长期密切合作,他们开始参加戏剧活动,写剧本,可能还参加演出。这样,从这个过渡时期起,这些“精英”作家就在把杂剧从纯粹的表演艺术发展为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九峰雪霁图》剡溪访戴图溪山雨意图王蒙层峦萧寺图春山读书图葛稚川移居图王蒙具区林屋图青卞隐居图夏山高隐图竹石图倪瓒《渔庄秋霁图》吴镇《秋江渔隐图》•《世说新语·任诞》第47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晋葛洪(283-364)撰。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书成于东晋南渡之后。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葛洪自称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祛祸之事,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葛洪家世居江南,历西晋又南渡,思想敏锐开阔。他在外篇的议论中,包含不少关于孙吴、西晋及东晋社会、文化、思想方面第一手史料。内篇则是最早的道教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