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学习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本文。•2.小组合作,翻译并理解课文内容。•3.当堂训练,积累掌握文中重点词句。预习展示,了解作品《礼记》是战国到秦汉时期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成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读准字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教学相长()yáoqiǎngyuèxiàozhǎng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自由诵读熟读背诵展示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2、有较强的逻辑性,容易背诵。重点词语检测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即使甘美最好的道理好处不通,理解不了所以自我勉强反省自己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和学相互促进“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文意疏通(学习小组形式)以圈点、勾画、批注的形式,结合课文下注释,将组内不能理解的字词勾画出来。翻译原则:逐字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增添删补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我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译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字词归纳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2、古今异义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今义:意义。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3、词类活用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4、一词多义学学学半音xiào,教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其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不知其旨也它的5、文言句式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主旨把握1、文章如果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句?为什么?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拓展延伸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语言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名句积累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