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1、组织:就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立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行为:是有机体所作所为及其活动。3、人的行为的特点:(1)就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即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2)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做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5、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与行为都是有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心理与行为有是紧密相联的。心理指导行为,行为反映心理;心理是人行为的内隐活动,行为是人心理的外显表现。组织行为学是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统一一体来研究的。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范围与行为科学不同,行为科学要研究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而组织行为学只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这一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军队等所有的各类组织。这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既包括某个工作者的个体行为和工作班组、科室、部门的群体行为,又包括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企业、机关、学校等整个组织的行为规律性。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手段。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9、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合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10、领导问题是影响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11、领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12、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最主要的最大量的工作室与组织内外的各种各类人打交道。1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明兹伯格。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两重性学科、应用性学科。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体。3、决定组织行为学两重性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由多学科性决定的。组织行为学既应用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没有阶级性的自然科学原理,有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具有阶级性的社会科学原理。其次是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决定的。再次是有管理的两重性决定的。4、组织行为学属于应用性科学。5、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多层次相交切性。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心理学。2、1988年,美国的罗伯特·维卡教授、富兰克林·斯克伯兹教授进一步提出了“组织科学”的概念。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其应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1、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组织行为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大系统,它从人力的投入开始,通过依次地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这四个层次,最终到人力的产生为止。2、影响组织中入内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仅就组织的个体层次来看,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就是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看,有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和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中,又有组织内部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在主观诸因素的内部仍有更细的因素。3、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不同反应主要取决于哪些影响?其不同反应主要取决于两个大类的影响:一类是人的主观上的特征,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二类是人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各种特征,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等4、请用文字和函数关系式表述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并简要说明。我们可以把影响行为的变量,用函数关系式的高度概括为一个行为的理论模式:行为=f(人的主观特征·所处客观环境的特征)B=f(Pa、b、c。。。·Em、n、o。。。)公式中:B表示人的行为Behavior;f表示函数关系function;P表示人员的主观特征个性Personality;a、b、c。。。表示人的知觉、能力、性格、价值观、气质等主观特征;E表示所处的客观环境Environment;m、n、o。。。表述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外部环境、世界大环境等。5、依费恰特所指,文化的功能有哪几点?费恰特指出,文化的功能有以下五点:(1)文化是区别与不同社会的标志。(2)文化使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更系统化(3)文化为社会的团结和组织的凝聚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4)文化为社会结构提供材料和蓝图(5)文化和组织的文化,能过塑造社会和组织的个性与性格。6、心理学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是“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7、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所谓心理现象的规律,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个部分。8、论述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组织行为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它是在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边简述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一般意义上说,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所以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组织行为学实际是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学。管理人员处理人的问题时,必须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才能制定出游针对性的组织人事政策。(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社会学时“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有很多群体结合而成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人类学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分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其中与研究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与文化的关系等知识。(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与组织行为学。这些学科的知识,也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问题。伦理学的道德规范等,都会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人体犹如一个生物钟,有自己的生物节奏的规律性,有体力、智力、情绪等低潮和高潮,这些也会影响人的行为。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1、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具有如下六个主要特征。(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观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第二节研究的基本过程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过程(1)观察和实验(2)分析和评价(3)预测和推断(4)检查和验收。2、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包括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研究理论和模式、形成假设、提出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案和方法、实地观察和实验、说明研究成果这样六个步骤的循环系统。第三节研究的主要方法1、关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五种主要方法?(1)案例研究法(2)观察法(3)心理测试法(4)调查法(5)实验法。2、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和说明的研究方法是案例分析法。3、观察者在限定条件下进行观察,也就是操纵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被观察者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状态中的那种方法叫控制观察法。4、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含义:所谓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所谓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5、研究人员通过与被调差者直接交谈,来探索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是面谈法。6、具有花钱花时不多,能调查较多的人的优点的研究方法是电话调查法。7、调查法中具有花钱花时不多特点的方法有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8、问卷调查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书信邮寄问卷调查法;一种是直接现场问卷调差法。前者的缺点是回收率较低。尽管心中附上邮票,而真正回复的一般只有45%左右。而后者直接现场问卷调查法,回收率较高,但花的人力和时间又会较多。9、常用的问卷调查法的形式有选择法、是否法、计分法、等级排列法。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第四节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1、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抉择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2、度量集中趋势的最常用的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两种。3、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标准差。4、相关分析方法是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相关系数作为度量的具体指标,相关系数的范围从+1经过0到-1.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任何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均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部分,即知、情、意过程。第一节认识差异与管理1、客观事物在人多认识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应形式是感觉。2、感觉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3、社会知觉是指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4、社会知觉包括:(1)对他人的知觉,也就是对他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等的知觉。(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3)对角色的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每个人的社会中都充当某些角色,如父母的角色、领导的角色、职业角色、群体角色等。(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这是指在有关的一系列是社会知觉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原因和结果的判断。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中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使应外界环境的要求。6、人的知觉过程一般包括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应五个阶段。7、主观因素: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它包括:观察者的兴趣、需要和动机、个性和经验等。8、造成错误知觉的思想方法主要有知觉防御、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9、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指知觉防御。10、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